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繁勇

作品数:31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清代
  • 4篇清朝
  • 3篇行政
  • 3篇行政管理
  • 3篇清代前期
  • 2篇大一统
  • 2篇大一统思想
  • 2篇东北边疆
  • 2篇兴衰
  • 2篇入关
  • 2篇入关前
  • 2篇清入关前
  • 2篇晚清
  • 2篇晚清时期
  • 2篇文化
  • 2篇旅游
  • 2篇喇嘛
  • 2篇喇嘛教
  • 2篇华夷
  • 2篇华夷之辨

机构

  • 15篇辽宁社会科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作者

  • 20篇孟繁勇
  • 2篇李学成
  • 1篇王雁

传媒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满族研究
  • 3篇兰台世界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商贸
  • 1篇理论界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前沿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代前期盛京将军研究
清代盛京将军在封疆大吏中是极其重要的人物,这是因为清朝统治者把东北地区视为“根本重地”,而东北地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又以盛京地区为核心,盛京地区又以盛京将军为最高军政长官,因此盛京将军的地位可以说是“重中之...
孟繁勇
关键词:清代前期政治制度社会作用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清代前期东北三将军选任制考察研究
2011年
清代在"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先后设立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辖区。清代前期,先后担任东北三将军的共有178任,119人。清廷对东北三将军的选任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体现了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王朝的鲜明特色,也体现了统治者的执政风格和用人风格。这种选任制度虽然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满洲贵族的统治地位,但也有很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
孟繁勇
关键词:清代前期选任制
清前期东北三将军研究
清代在“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设立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衙门,分掌三省之地。东北三将军作为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在清代封疆大吏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因为东北地区是满族的故乡和清王朝的发祥地,还缘于在清朝统治者...
孟繁勇
关键词:行政管理制度边防建设清朝前期
清代前期东北三将军研究综述
2010年
清代前期的东北三将军对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群体。对其的研究,自清代开始,国内外学者便多有涉及,虽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加以深化和完善。
孟繁勇
关键词:清代前期
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与清朝兴衰被引量:2
2020年
盛京地区是关系历代中央王朝兴衰的边疆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入关前,定都盛京,盛京地区成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是清朝崛起和入关统一全国的战略基地。清入关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盛京地区成为清朝大后方东北的核心和枢纽,被视为“根本重地”,是清朝前中期实现国家“大一统”盛世的重要支柱。晚清时期,在列强的入侵之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盛京地区也成为遭受侵略战争次数最多、列强争夺最激烈、战争破坏最严重、边疆危机最深重的“受祸最深”之地。甲午战争后,盛京地区相继沦为俄国、日本的势力范围,由此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与清朝的兴盛衰亡休戚相关,相互作用,并且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清朝由崛起到兴盛,又由盛转衰直至最后灭亡的全过程。盛京地区的历史是清朝历史发展的缩影,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反映了清朝兴盛衰亡的历程。
孟繁勇
清代督抚满保与东南海防被引量:1
2009年
满保是清皇室觉罗,从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先后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达14年之久。在任期间,尤其是任闽浙总督10年间,他大力加强沿海防务,在东南沿海的海防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加强海防的措施,虽然有一些起了消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其功绩还是主要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孟繁勇
关键词:朱一贵起义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年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促进新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对新宾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以及新宾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发展新宾旅游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孟繁勇李学成
关键词:旅游业
盛京将军耆英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盛京地区海防
2024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扰了辽东半岛。在宣宗的高度重视和严厉督催下,盛京将军耆英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海防的措施。耆英后来调到东南沿海抗英前线,了解到英军“船坚炮利”的巨大优势之后,遂对战争前景悲观失望,开始一味主和,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因此受到谴责,但其在盛京将军任内对加强盛京地区海防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也不应漠视。
孟繁勇
关键词:耆英鸦片海防
清入关前满族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因素被引量:2
2014年
清入关前,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佛教采取了尊崇的政策,佛教在满洲民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佛教文化也逐步融入到满族文化之中,并对满族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成为维系和凝聚汉、满、蒙、藏等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纽带,客观上增强了各族人民对清朝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也证明了清入关前宗教政策的成功。
孟繁勇
关键词:佛教喇嘛教
清代“大一统”思想与东北边疆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制被引量:2
2015年
清朝统治者突破了以往历代王朝"华夷之辨"的思想局限,倡导并积极实践"大一统"思想。这一思想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即清入关前皇太极提出"满蒙汉一体"的新的民族观,是其开端;顺康时期基本形成,圣祖废长城而不用;雍乾时期趋于成熟与完善,世宗提出"中外一家"理念,高宗最终实现国家"大一统";晚清时期又有新发展,筹划在边疆地区"设行省、改郡县",实现边疆与内地管理体制的一体化,以抵御列强侵略。随着"大一统"思想的不断发展,清廷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清入关前至清初实行八旗制,清代前中期实行以八旗驻防制为主体、多种体制并存的管理体制,晚清时期则普遍设立州县,最终建立行省体制。东北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是清朝践行不断发展的"大一统"思想的例证。
孟繁勇
关键词:大一统华夷之辨东北边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