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及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骨质疏松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全身性骨质损伤疾病,美国、日本和欧洲共有7500 万人患骨质疏松,预计到2020 年,美国患骨质疏松的人数将达到1400 万.1980 年至2008 年5 月统计,我国大陆骨质疏松患者人数平均为...
- 秦伟齐玉娟胡占英孟祥慧孟杰张靖溥
- 关键词:斑马鱼骨质疏松药物筛选
- 舒筋定痛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采用斑马鱼胚胎模型评价舒筋定痛片样品的急性毒性。方法以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为实验对象,以不同硼砂含量的舒筋定痛片样品给药处理,野生型为阴性对照,于不同发育时间点观察给药后胚胎的发育情况,包括胚胎致畸、致死检测。结果舒筋定痛片4组测试样品在不同浓度下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影响,高浓度时胚胎毒性以导致胚胎发育停滞为主,中浓度时可致发育滞后并出现心脏、脑、躯干等主要器官畸形,低浓度时大多数胚胎发育接近正常,少数胚胎出现胚胎发育中轻度的滞后。结论舒筋定痛片测试样品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中浓度下的胚胎发育停滞、滞后;同时,研究表明同一企业样品毒性作用与其中所含硼砂存在一定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 刘静王峰张靖溥孟杰戴忠马双成
-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发育急性毒性硼砂
- 自噬相关基因atg12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 自噬机制是近年来发现的继凋亡之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自噬机制与胚胎发育、个体生长、代谢和死亡等生命历程密切相关。在自噬基因家族中,ATG12 为泛素结合系统中一个重要蛋白,ATG12 与ATG5 组成泛素样结合系统,...
- 孟祥慧胡占英秦伟齐玉娟孟杰张靖溥
- 关键词:斑马鱼自噬凋亡
- 非洛地平及其片剂的杂质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系统研究非洛地平及其片剂的杂质,完善质量标准对有关物质的控制。采用HPLC-DAD、UPLC-MS、IR和NMR等方法对非洛地平及其片剂中的杂质进行分离、鉴定,并利用斑马鱼模式动物分析杂质的毒性。由非洛地平以及片剂中分离鉴定了3种杂质,分别为杂质1(2,6-二甲基-4-(2,3-二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杂质2(2,6-二甲基-4-(2,3-二氯苯基)-3,5-吡啶二甲酸甲乙酯)和杂质3(2,6-二甲基-4-(2,3-二氯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斑马鱼模式动物分析4种化合物的致畸作用依次为:杂质3≥非洛地平>杂质1>杂质2;致死作用依次为:杂质2=杂质3>非洛地平≥杂质1。本研究确证了非洛地平的3种杂质,并对杂质进行了毒性研究,提出了标准修订建议,为生产过程中杂质的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张娜庾莉菊李婕佟军威孟杰张启明施亚琴
- 关键词:非洛地平毒性
- 三甲双酮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神经性毒副作用及致畸性,以三甲双酮为探针药建立了抗癫痫药毒性的斑马鱼胚胎模型。结果显示,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三甲双酮后出现浓度依赖性的畸形和死亡。畸形表型有生长迟缓,脑区、眼和听囊变小,半规管和耳石受损,以及心血管系统异常。这些表型与临床病例和文献报道很相似。毛细胞染色显示听囊ML2神经丘毛细胞数明显减少。原位杂交检测发现脑标志基因zic1和xb51、自噬基因atg5的表达图式发生了异常变化。RT-PCR检测显示听觉基因val和hmx2的表达水平也发生了异常变化。这些结果提示脑组织和控制身体平衡及听力的神经感受器是三甲双酮的主要毒性靶位。斑马鱼胚胎和幼体可以模拟三甲双酮对哺乳动物的致畸和神经毒性反应。
- 秦伟胡占英佟军威孟杰游雪甫张靖溥
- 关键词:药物毒性斑马鱼胚胎发育基因表达
- 17α-乙炔雌二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致畸作用及其基因靶位被引量:8
- 2011年
- 随着炔雌二醇临床适用范围的扩大和畜牧渔业中的滥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使得建立准确、简便、快速的体内检测方法和开展对雌二醇的胚胎发育毒理研究愈显重要。本文以17α-乙炔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为代表化合物,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研究了EE2的致畸性、靶组织和靶基因及其对胚胎心律的影响。结果表明,EE2的半数致畸浓度(TC50)为0.8μg.mL-1,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3.3μg.mL-1;其致畸靶位涉及脑和眼、心、肌肉、骨骼、色素和内脏。EE2可导致胚胎心率异常。胚胎对EE2敏感期主要在器官形成期之前,且具有时间积累效应。RT-PCR结果显示,EE2可抑制头部发育基因如boz,促进躯干和尾部发育的基因如ntl、spt和成形素shh基因,干扰多功能的Nodal信号基因cyc、sqt和oep。本研究利用斑马鱼建立了快速、有效体内检测炔雌二醇类化合物胚胎毒性的方法。
- 佟军威张靖溥孟杰
- 关键词:致畸作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敏感期
- 牛黄镇惊丸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牛黄镇惊丸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胚胎为实验对象,体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牛黄镇惊丸不同给药浓度(40、200、400、800、1 200μg/m L)时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情况,包括胚胎致畸、致死检测。结果给药浓度不高于200μg/m L时,未见胚胎发育异常。浓度高于200μg/m L(约相当于成人用量30倍,远超出正常有效剂量)时对胚胎发育具有一定的毒性,胚胎出现头和眼发育较小,瞳孔无色;心脏畸形、心率较弱、血池充血-回心血流不畅;腹部透明度较差、尾干扭曲,卵黄囊延伸结构变粗,脊索变细,无正常胚动,体长变短;撤药后畸形表型未见恢复,且毒性呈浓度相关性;半数致畸浓度(TD50,受精后3 d)约373μg/m L,半数致死浓度(LD_(50))约为485μg/m L。浓度为1 200μg/m L时,胚胎在受精后1 d之内全部死亡。结论牛黄镇惊丸给药浓度大于200μg/m L时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其毒性作用发生在胚胎器官形成期,主要对胚胎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等发育有影响。
- 刘静张靖溥孟杰戴忠马双成
-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毒性畸形
- 苯甲酰基哌嗪型青霉烯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设计并合成青霉烯类苯甲酰基哌嗪型新化合物并测定其抗菌活性。方法根据已报道的相关活性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设计出一系列2-取代苯甲酰基哌嗪甲基取代的新青霉烯类化合物,以2-羟甲基青霉烯双环母核为起始原料,经两次取代、两次脱保护基关环4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4组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新青霉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MS1、H-NMR谱确证。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所测试的8个新化合物对MRSA、MRSE、MSSA、MSSE均有较好抗菌活性。
- 陈晓芳孟杰金洁武燕彬刘浚
- 关键词:抗生素青霉烯类抗菌活性
- 骨刺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两批骨刺片样品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以斑马鱼胚胎为试验对象,观察骨刺片样品A(0.01、0.05、0.10、0.20、0.30、0.50、1.00 mg/mL)、样品B(0.01、0.05、0.10、0.50、1.00、2.00、10.00 mg/mL)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包括胚胎致畸、致死检测;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两批样品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两批样品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相似,主要表现为高浓度下的致死作用,低浓度下主要以发育滞后表型为主;但二者作用浓度存在一定差异,样品A的半数致畸剂量(TD_(50))为225.4 mg/mL,半数致死剂量(LD_(50))为292.0 mg/mL;样品B的TD_(50)为60.3 mg/mL,LD_(50)为1.382 mg/mL。UPLC-QTOF-MS分析结果显示,两批样品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但某些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初步分析显示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的士的宁含量与斑马鱼胚胎试验结果呈正相关。结论斑马鱼胚胎模型可用于评价骨刺片样品的急性毒性,两批骨刺片样品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均表现为高浓度下的致死作用,低浓度下,特别是样品B表现为轻度非正常表型,且均可逆。
- 刘静张靖溥孟杰戴忠马双成
-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