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维路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螺旋CT
  • 2篇CT表现
  • 2篇CT诊断
  • 2篇肠癌
  • 2篇成像
  • 1篇原始神经外胚...
  • 1篇原始神经外胚...
  • 1篇直肠癌术
  • 1篇直肠癌术前分...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癌
  • 1篇神经外胚层
  • 1篇神经外胚层肿...

机构

  • 6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孙维路
  • 4篇杜瑞宾
  • 3篇郑晓红
  • 2篇范建忠
  • 1篇王聚贤
  • 1篇何慕真
  • 1篇江紫荣
  • 1篇王双玉
  • 1篇马明平
  • 1篇吴建满
  • 1篇蔡仕平
  • 1篇包强
  • 1篇陈德周
  • 1篇罗敏
  • 1篇马明平

传媒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16例CT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GN)的CT影像特点,并结合病理回顾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腹膜后GN的CT影像表现。结果位于肾上腺11例,肾上腺外腹膜后5例。16例均境界清楚,4例形态不规则,12例形态规则,2例可见有伪足或呈嵌入式生长。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0例。伴钙化4例,含脂肪1例。12例轻度不均匀延迟强化,4例中度及以上不均匀延迟强化。3例肿瘤内见穿行血管影,3例GN包绕周围大血管。结论腹膜后GN特征的CT表现有助于诊断。
范建忠孙维路
关键词:病理计算机X线成像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6
2012年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s)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嵴起源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者称为外周性原始外胚层肿瘤(pPNETs)。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改变,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或小样本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pPNE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王双玉包强孙维路杜瑞宾
关键词:神经外胚瘤外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内分泌癌患者2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表现。结果8例位于前纵隔,8例位于前中纵隔,3例位于中纵隔,2例位于中后纵隔,1例位于后纵隔。10例呈类圆形或多结节融合状,1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8例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囊变;9例出现钙化,表现为散在或多发斑片状、弧形钙化。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12例,明显强化4例,静脉期12例病灶内可见多发迂曲小血管影。结论纵隔神经内分泌癌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当前中纵隔出现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肿物,病灶内出现灶性坏死或大片状坏死伴散在斑片状钙化灶,增强扫描不均匀中度强化伴静脉期多发小血管影,则高度提示本病的可能,但确诊仍需病理。
吴靖雯吴建满罗敏孙维路马明平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纵隔
直肠癌的CT诊断(附28例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和(或)肠镜活检确诊的直肠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肠癌的主要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肠壁增厚、肿块边缘模糊、侵及周围器官及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结论CT检查有助于直肠癌的诊断及分期,可以显示病变位置、大小、范围、侵犯周围器官及远处转移情况。对选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定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孙维路江紫荣范建忠郑晓红杜瑞宾
关键词:直肠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CT表现及其在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观察螺旋CT对判断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价值。
孙维路
文献传递
小肾癌CT诊断8例报告
2007年
目的评价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的CT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8例小肾癌中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1例,乳头状癌1例,嫌色细胞癌1例。CT表现:CT平扫为软组织结节,钙化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不均匀结节样强化7例,轻度增强1例。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根据小病灶的密度、边界、强化程度及特点等CT表现术前有助于诊断小肾癌。
陈德周孙维路郑晓红马明平杜瑞宾王聚贤
关键词:小肾癌螺旋CT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螺旋CT诊断(附2例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结果右侧鼻腔、鼻窦1例;左侧鼻腔、鼻窦1例。CT表现均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邻近部分骨质吸收、破坏;2例均无明显钙化;其中1例并行增强扫描,较明显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邻近骨质破坏程度及其与邻近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有助于临床选择活检部位及制定手术方案,提高诊断水平。
郑晓红杜瑞宾何慕真孙维路蔡仕平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鼻腔鼻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