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新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曼吉天灸贴治疗支气管哮喘112例
- 2007年
- 何青孙建新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灸贴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研究观察BiPAP无创通气对重症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急性发作期的重症难治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19),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同时予鼻(面)罩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试验组pH值、PaO2、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效果好,并发症少,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张海清孙建新郭汉强陈亚宽李世闻
- 关键词:BIPAP无创通气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CRP)测定,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变化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36例COPD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42例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对照组94例为缓解期COPD患者。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CRP及炎性细胞,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等。结果实验组:CRP测定平均值为(55.31±14.81)mg/L,对照组:CRP测定平均值为(7.2±4.0)m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9.3096,P<0.01);实验组CRP值的阳性率、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值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通过测定CRP可以有效诊断COPD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世闻孙建新陈亚宽郭汉强张海清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反应蛋白白细胞
- 经鼻(面)罩通气应用不同呼气阀对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呼气阀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50mmHg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A、B组各2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无创性人工通气,A组选用“鱼嘴型”呼气阀,B组选用“单向圆盘型”呼气阀;A、B组由经规范化培训1周的医护人员按无创性人工通气程序操作,每次2~3小时,每天1~2次,疗程5~7天。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查血气分析。结果:A、B两组与对照组相比PaCO_2明显下降(P<0.05),症状明显减轻:A、B两组相比PaCO_2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但B组患者感觉舒适,易于接受。结论:无创性人工通气时使用“鱼嘴型”及单向圆盘型”呼气阀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显著影响。
- 李章生李世闻孙建新尹梅祥
- 关键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气分析
- 急性肺栓塞37例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提高该病诊断率。方法 1 997年 1月— 2 0 0 3年 8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 37例 ,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特异 ,表现为呼吸困难 (84% )、胸痛 (59% )、咯血 (35 % )、咳嗽 (32 % )、惊恐 (41 % )、晕厥 (2 2 % )、心悸 (2 4 % )。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表现 ,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误诊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 ,无创性检查在确诊中占重要地位 ,及时溶栓抗凝等治疗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 孔祥裕周志梅孙建新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胸痛咯血咳嗽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慢性咳嗽63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6年7月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63例慢性咳嗽患者纤支镜所见,镜下活检,刷检和肺泡灌洗术的病理及细菌学检查结果。结果63例患者中,镜下观察到鼻息肉2例(3.2%),鼻甲肥厚2例(3.2%),鼻腔粘膜暗红、增厚3例(4.8%),咽隐窝和咽后壁较多粘液附着3例(4.8%),咽后壁滤泡增生呈鹅卵样观4例(6.3%),鼻窦口见脓液、充血肿胀2例(3.2%),声带结节1例(1.6%),支气管粘膜轻度充血8例(12.7%),局部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4例(6.3%),局部管腔狭窄4例(6.3%),新生物3例(4.8%),小结节2例(3.2%),局部见白色附着物1例(1.6%),未见异常24例(38.1%)。找到抗酸杆菌4例(6.3%),找到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细菌6例(9.5%),其中细菌培养出菌株5株,找到真菌2例(3.2%),找到癌细胞4例(6.3%)。结论纤支镜对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 孔祥裕尹梅祥孙建新邵红李世闻曾运祥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慢性咳嗽病因
- 早期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的研究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的预后价值。方法 8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慢阻肺评估量表(CAT)评分、急性加重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VC、FVC%、FEV1、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3.04±0.18)L、FVC%(83.14±5.70)%、FEV1(1.81±0.22)L、FEV1%(74.27±4.4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4±0.17)L、(75.82±5.57)%、(1.68±0.31)L、(70.04±3.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10.75±2.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1±2.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急性加重事件4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发生急性加重事件14例,发生率为35.0%;观察组急性加重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68, P=0.007<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其病情恶化程度,同时可降低急性加重发作频率,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 陈亚宽孙建新植秋月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干预治疗肺功能
- 舒利迭吸入对中重度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舒利迭吸入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COPD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茶碱缓释片口服,并酌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舒利迭吸入。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明显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可减慢COPD患者FEV1的下降速率,改善肺功能,增加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陈亚宽孙建新郭汉强李世闻张海清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利迭血气肺功能
- 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易反复发作,需长期用药控制。老年人并发病较多,用药种类较多,不同层次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较大。我院专科门诊对132例老年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患...
- 孙建新邵红尹梅祥孔祥裕
- 文献传递
- 专著:磁共振临床应用
- 徐梓榕尹梅祥梁显球张广智刘楚芹黄志繁陈绍宗陈广幸孙建新李卫红吴保忠冯阳宁谢广文谈瑞芳于芳邓群谢雷冯丽红卢奕南陈启华杜志恒
- 本书是一本临床与影像诊断相结合的专著。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磁共振概论,简释复杂的磁共振的成像原理、扫描方法和阅片方法。第二至第九章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序,分述颅脑、脊髓、五官、胸部、腹部、泌尿生殖和少儿科各系统适宜于使用M...
- 关键词:
-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