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叶
- 作品数:33 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中国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地壳运动趋势分析被引量:28
- 1995年
- 本文对中国现今地壳形变场、断层位移场、地应力场、地质灾害场、地壳深部结构构造等分别研究和分区。首次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讨论了中国现今地壳运动问题。对中国地壳运动的某些过程、时空发展演化及运动规律的新认识,为中国地壳运动理论补充了现今构造应力场资料,同时也为国民经济规划、减灾防灾提供了依据。
- 孙叶谭成轩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地壳运动
- 长江三峡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球物理场研究
- <正>据长江三峡地区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及各种监测、测试和模拟实验等数据,采用地质力学综合分析评价,其结果表明,该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良好,三斗坪坝址地壳稳定程度高,适合修建巨型水利工程。
- 孙叶
- 文献传递
- 宁波地区燕山晚期以来地应力场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探讨
- 本文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共轭节理、断层擦痕和显微构造分析定量反演宁波地区燕山晚期构造应力场的应力方位,同时利用岩石破坏准则,方解石e双晶和变形石英的位错密度定量估算其差异应力。进而结合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采用...
- 吴树仁孙叶叶定衡
- 文献传递
- 中国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内动力地质工程灾害
- 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实测构造应力的三维空间分布与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区域展布关系,提出区域岩石力学与工程灾害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原位应力可以划分为构造应力与非构造应力,二者对工程建筑具有不同影响和不同意义。
- 孙叶阎全人谭成轩杨贵生
- 关键词:构造应力
- 文献传递
- 构造应力场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0
- 2001年
- 由李四光教授开创的构造应力场研究自 2 0世纪 2 0年代至今已经历 70多年。回顾其研究过程 ,展望未来发展 ,可以分为两个研究时期 :①开创研究时期( 1 92 6— 1 96 6 )。主要运用构造形迹力学性质及组合规律分析推断构造应力状态 ,重点研究构造体系及其典型构造型式的构造应力场。②实测研究时期 ( 1 96 6— )。最初通过实测地应力、地形变、断层位移以及现今构造活动的各种相关资料 ,配合模拟实验研究现今构造应力场 ;尔后对地质时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 ,主要采用应力、应变矿物进行应力状态定量或半定量分析 ,并配合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实测研究时期可分为 3个研究阶段 :实测平面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主要以进行平面构造应力场研究为主 ;实测三维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以三维构造应力场研究为主并对构造应力场学科进行研究总结 ;深部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未来将会开展对地壳整体及地壳深部进行全面的构造应力场研究。构造应力场研究对认识地壳运动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在地质找矿、地质环境与灾害。
- 孙叶谭成轩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地壳运动地应力地形变断层位移
- 深圳市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针对通过深圳市的莲花山断裂带的活动性问题,地质矿产部特地组织了有关力量,对深圳市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评价研究,从1985年起至1987年止历时3年。 通过研究发现广东东部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东向断裂带和北西断裂带与东西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特别是北东向断裂有较大垂直运动的地段。东西向断裂带看来控制着前两个断裂带上发震地点。这也为数学-物理模拟所证实。
- 陈庆宣戴广秀杨超群孙叶施普德赵娴
- 关键词:物理模拟中强地震地质矿产部岩浆活动热变质作用
- 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与现今地应力环境变化的思考被引量:5
- 2007年
- 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罗家16H天然气井和罗家2天然气井分别于2003年12月23日和2006年3月25日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和渗漏事故。2次事故除与人为因素有关外,是否有地质原因,值得深思。讨论了三峡水库蓄水可能引起的局部现今水动力学环境和地应力环境变化,提出了预防天然气井喷事故再次发生的建议。
- 谭成轩韩淑琴孟宪刚雷伟志孙叶王连捷
- 关键词:孔隙水压力
- 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变化分析
- 本文以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前预测分析、现场和室内测试等的基础上,对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增...
- 谭成轩孙炜锋张春山吴树仁彭华孙叶
- 关键词:地应力状态
- 文献传递
- 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本文以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前预测分析、现场和室内测试等的基础上,对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原始应力区,原始应力区(即构造应力面)的深度大致等于地应力测点周围山体和沟谷之间的相对高差.
- 谭成轩孙炜锋张春山吴树仁彭华孙叶
- 关键词:地应力状态
- 地应力测量及其地下工程应用的思考被引量:48
- 2006年
- 国内外地应力实测资料证实,地表附近构造应力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经常叠加着非构造应力(如地形等引起的应力)。为此,本文讨论了地应力测量及其地下工程应用值得注意的问题。地应力测量前应充分考虑测量孔位的选定和地形地貌、岩性、断裂等的影响;地应力测量后应对测值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可靠性进行分析、进行岩石力学性质校正和对比分析以及测值的代表性分析等;工程应用应考虑具体工程所处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岩性、不同岩体结构、不同深度等局部地应力状态的变化和差异,此外,工程本身不同的设计结构、尺寸等引起的局部地应力状态变化也需予以充分考虑。
- 谭成轩孙炜锋孙叶王连捷
- 关键词:地应力构造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