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博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硫酸盐对麦积山砂砾岩风化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麦积山石窟砂砾岩在盐分参与下出现粉化、剥落等现象,这大大加速了石窟岩体的风化进程。通过对砂砾岩进行毛细迁移及循环劣化试验,研究了硫酸盐在砂砾岩中的运移规律,分析了盐分参与下砂砾岩的破坏特征,并得出了其产生的结晶压力。结果表明:硫酸钠结晶使砂砾岩发生显著破坏;硫酸盐在砂砾岩中的运移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硫酸钠溶液的浓度达到0.95~1.13 mol/L区间时,砂砾岩开始破坏,并且得出试验条件下结晶压力理论最大值可以达到33 MPa。
- 王逢睿焦大丁刘平刘平孙博杨鸿锐
- 关键词:硫酸钠溶液
- 乐山大佛胸部渗水病害特征研究
- 2023年
- 为给乐山大佛渗水病害治理及后期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对乐山大佛渗水及大气降水进行定量监测采样,分析大佛渗水来源及其特征,并结合水化学性质和岩石组成对“大佛砂岩”风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乐山大佛胸部渗水在平水期与枯水期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丰水期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大佛胸部渗水含有大量溶解质组分,pH平均值为7.70,2009年之后乐山市降水年平均pH>5.60且逐年增高,至2015年全年降水pH平均值大于7.00,降水已由酸性转为碱性;大佛胸部渗水水化学类型为碳酸盐类-钙组-Ⅱ型与硫酸盐类-钙组-Ⅲ型,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SO_(4)^(2-)与HCO_(3)^(-)为主;大佛胸部岩石主要成分为CaCO_(3)和SiO_(2),在空气和水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溶蚀,岩石风化对大佛渗水中离子贡献超过90%,H_(2)CO_(3)与H2SO_(4)共同参与了“大佛砂岩”的风化.
- 孙博张虎元张虎元申喜旺杨天宇
- 关键词:乐山大佛大气降水岩石风化
- 石墨烯增强传统砂岩文物修复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川渝地区分布有8000余处石窟和摩崖造像,大部分凿刻于砂岩中,长期环境作用导致砂岩性能劣化,对赋存文化遗产的安全造成威胁。为了提升传统砂岩文物修复材料的性能,将石墨烯纳米片加入传统修复材料中,运用传统工艺制备出"CH@G"灰浆。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纳米片的CH@G灰浆的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较传统材料明显提高。当石墨烯纳米片的添加量为质量百分比0.07%时,样品力学性能最佳,56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4.21、2.21、0.47MPa,相对于传统修复材料,强度分别提升了7.36%、19.46%、51.61%。FT-IR、Raman和XRD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对固化反应产物影响较小,并且可以在早期加速水化反应,从而提升早期强度。SEM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作为一种调节相,促使灰浆形成均匀致密的微观结构。
- 乔榛王捷孙博孙博丁梓涵王逢睿
- 关键词:灰浆石墨烯力学性能
- 一种开放式泥石流拦挡坝组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泥石流拦挡坝组,包括至少两个拦挡坝;所述拦挡坝包括主坝和副坝,所述主坝一端与泥石流沟沟壁相接,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副坝靠近主坝开放端设置并与主坝形成T形或十字形结构,且所述副坝远离主坝的一端指向泥石流...
- 彭宁波张妮孙博言志信
- 文献传递
- 土遗址墙体含水量与电阻率关系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多孔介质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对于特定结构的土遗址墙体,电阻率的变化取决于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对交河故城土遗址墙体夯土电阻率模型分析,结合改进的Archie模型,建立特定结构墙体电阻率模型,通过室内电阻率与含水量的关系试验,确定模型公式中的结构参数和土性参数。根据试验建立的墙体电阻率反演含水量关系式,采用高密度电阻率层析法,对交河土遗址现场试验墙体进行尝试性测试。测试结果论证了该模型公式的实用性,为土遗址文物本体水分运移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 周仲华郑龙孙博
- 关键词:土力学土遗址水分运移高密度电阻率法
- 一种开放式泥石流拦挡坝组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泥石流拦挡坝组,包括至少两个拦挡坝;所述拦挡坝包括主坝和副坝,所述主坝一端与泥石流沟沟壁相接,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副坝靠近主坝开放端设置并与主坝形成T形或十字形结构,且所述副坝远离主坝的一端指向泥石流...
- 彭宁波张妮孙博言志信
- 文献传递
- 夯土建筑遗址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被引量:19
- 2011年
- 在国内首次把红外热像仪应用于交河故城土遗址保护中,解决了土遗址表面温度测量的难题。通过对夯土建筑遗址墙体表面温度的监测,得出墙体表面温度随时间、空间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监测结果显示,太阳辐射、墙体朝向、风化程度等是影响土遗址墙体表面温度的重要因素。监测期间墙体的最高日温差达35℃,若在极端条件下则会更高,剧烈的温度变化减弱了土体强度,加剧了土遗址的劣化。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回归拟合的方法,建立了夯土建筑遗址表面温度预报模型,通过气温即可计算出土遗址墙体表面的日温差,为土遗址的水热研究、盐分运移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 孙博周仲华张虎元张永霞郑龙
- 一种开放式泥石流拦挡坝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放式泥石流拦挡坝组,包括至少两个拦挡坝;所述拦挡坝包括主坝和副坝,所述主坝一端与泥石流沟沟壁相接,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副坝靠近主坝开放端设置并与主坝形成T形或十字形结构,且所述副坝远离主坝的一端指向泥...
- 彭宁波张妮孙博言志信
- 文献传递
- 水位变化对砌石坡岸遗址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水库、河流等水位的变化是影响坡岸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遗址中的河堤、护坡等,在水位发生变化时,极易发生崩塌、滑移等事故,严重威胁了文物及人员财产安全。针对贵州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中湘黔古驿道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水位涨落工况下古驿道堡坎的位移及安全系数的变化;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堡坎的最大位移处于坡岸的中下部区域,与现场鼓胀病害位置一致;常水位状态下,古驿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安全储备不足,水位上升阶段,浮力作用造成整个滑坡体的抵抗力变小、稳定性降低。当水位急剧下降时,坡岸中产生渗透水压力,造成稳定性降低,容易诱发崩塌,7 m高坡岸在水位4~5 m处;6 m高坡岸在水位1 m和3.5~5 m处,安全系数较低,容易发生垮塌事故,与之前的垮塌情况相吻合。研究可为此类砌石坡岸遗址的保护提供参考,也为相关加固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 孙博彭宁波王逢睿彭宁波
- 关键词:水位变化稳定性遗址保护
- 土遗址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及预报模型
- 揭示土遗址病害的发病机理及环境控制因素是土遗址风化机理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自然环境对土遗址的破坏因素包括风、雨、温度、湿度、可溶盐运移等。风蚀对土遗址的破坏,雨蚀对土遗址的破坏以及盐分运移导致遗址的破坏都有了一定的研...
- 孙博
- 关键词:土遗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