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以楷

作品数:46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哲学宗教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老子
  • 11篇哲学
  • 7篇庄子
  • 6篇道德
  • 6篇道家
  • 5篇墨子
  • 4篇儒学
  • 4篇中庸
  • 4篇理学
  • 4篇《老子》
  • 4篇《庄子》
  • 3篇儒家
  • 3篇荀子
  • 3篇今本
  • 3篇本性
  • 2篇道家文化
  • 2篇道教
  • 2篇对立
  • 2篇对立统一
  • 2篇学术

机构

  • 46篇安徽大学

作者

  • 46篇孙以楷
  • 5篇陆建华
  • 3篇谢阳举
  • 1篇解光宇

传媒

  • 9篇安徽大学学报...
  • 4篇学术界
  • 3篇江淮论坛
  • 3篇中国哲学史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哲学研究
  • 2篇孔子研究
  • 2篇安徽史学
  • 2篇学术月刊
  • 2篇华夏文化
  • 2篇东北史地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人文杂志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开封大学学报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职大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4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88
  • 1篇1985
  • 1篇198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子——中国哲学之父被引量:9
2006年
孙以楷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道论完全源于现实,不应把道玄虚化、神秘化。老子开辟了中国人寻求天地万物本原本体的致思方向,提供了本体论理论、体系架构和范畴。李霞认为老子是中国生命哲学之父。老子以深具生命意蕴的“道”作为核心范畴,以生命崇拜意识为根本观念,建立了一个以生命本源论、生命机制论、生命本质论、生命价值论、生命存在论、生命修养论以及生命境界论为主要内容的生命哲学体系,对中国传统哲学、宗教乃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陆建华认为老子的道具有有物与无物两种状态,老子之物亦有道中之物与道外之物两种形态。所谓道物关系表现为道之“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与道中之物、道外之物的关系。徐小跃认为分析和挖掘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其任务就是看这一思想在何种程序上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本质、社会的本性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老子思想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他对人的存在方式给出了符合人性的解释,而人也只有在与自然合一的状态才能完成关系双方各自的价值和性命之情,老子以“返本还原”的回归意识给人类指明了方向。
孙以楷
关键词:中国思想史老子哲学生命哲学人伦道德中国传统哲学社会道义
毛泽东伦理思想之民族特性试探
1985年
毛泽东的伦理思想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作风和民族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它的基本原理在解决中国社会人与人的行为关系的实际问题中获得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它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学说以及与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和思维方式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的伦理思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六九九页)
孙以楷
关键词:毛泽东伦理思想传统伦理学道德规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华民族传统
孔子——圣之时者
2004年
孔子的学说超越了旧的局限 ,做出了合乎时代需要的选择。在宗教观方面 ,他高扬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 ,表现出从主宰之天向自然之天过渡的时代特征。在政治观方面 ,他改革周礼 ,解放主体精神。他发现了中庸 ,试图为道德本位主义的儒学奠定本体论基础。
孙以楷
关键词:孔子中庸
“孔颜乐处”和“鱼之乐”论析
1992年
儒道两家向来非常重视人生意义问题。庄子对他所在的那个大动荡时代的人的痛苦境遇体验深切,他始终以哲人的慧识关怀着个体的解脱。他发问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在深思:芸芸俗生终日忙忙碌碌,疯狂地追逐名利,无情地侵害争夺,获得了什么成功?这样活着岂不丧失了人的内在价值?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人的归宿,人们难道不是确实存在着蒙昧吗?人生“果有乐无有哉?”庄子这样的发问已直接取向于对生存的意义的具体感受——苦乐——的思考。
孙以楷谢阳举
关键词:孔颜乐处道德范式觉解天道世俗生活
儒家的精神表现及其现实意义
1997年
儒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最主要的并不是她的文化知识、治学方法和道德说教,而是她的精神。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并发展光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坚挺,而儒家精神正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成份。相对来说。
孙以楷谢阳举
关键词:儒家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终极关怀治学方法儒者忧患意识
超越与和谐——老子玄同论解读被引量:9
2002年
老子五千言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道论 ,另一部分是论述如何消除异化 ,超越现实 ,寻求和谐 ,这就是玄同论。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超越和寻求三个方面的和谐 :( 1 )超越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 ,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2 )超越世俗的价值观 ,寻求人自身的和谐 ;( 3)超越世俗的有为 。
孙以楷
关键词:老子价值观社会政治制度
《大学》与道家被引量:2
1998年
(一)《大学》的作者与成书《大学》是《礼记》之第四十二篇。宋以前似未独立成书,也未明作者是谁。北宋司马光、吕大临等以《大学》独立成书并为之解说。二程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大学章句》)继承与发展二程理...
孙以楷
关键词:《黄帝四经》明明德修身为本《中庸》修身之道
孔孟与朱熹仁学阐释——兼论仁的历程
1996年
儒学的根基是仁。自从孔子在人生诸德中择取了仁,仁的人人关系及'爱人'原则便确立了儒家始终不变的视域,拟定了这个视域中人的永恒的、排脱不去的价值内涵。从孔孟到程朱,世易时移,儒学随世而变,因时而化,但在其常更常新的形式、形态下,所包裹的无非是'仁'.仁,儒家的生命所在。生命之树常青,取决于适时适度的自我转换与更新。毋庸置疑,仁也是发展的。
孙以楷陆建华
关键词:生命之树不忍人之心仁义礼智
先秦仁学与宋代理学──兼论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2
1997年
孙以楷陆建华
关键词:宋代理学气质之性儒学发展陆九渊仁学
儒学“自我”的发展历程
1995年
“自我”既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也是一个哲学范畴。心理学上的“自我”是哲学性质“自我”的推广运用。
孙以楷谢阳举
关键词:道德理性宋明儒学儒家哲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