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琳琳

作品数:2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教育
  • 5篇主义
  • 4篇教学
  • 3篇道德
  • 3篇政治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
  • 2篇道德修养
  • 2篇新人
  • 2篇修养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思想道德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机构

  • 2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动画学院

作者

  • 22篇姜琳琳
  • 1篇张淑东
  • 1篇范文俊
  • 1篇秦艺书
  • 1篇盛群
  • 1篇杨勇
  • 1篇郑寰宇

传媒

  • 11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成才之路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新时期如何突破村民自治的围城
2009年
村民主自治是我国历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民主实践。20多年来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实践一直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目前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和提出合理建议。
姜琳琳
关键词:村民自治
法治教育一体化贯通的思维向度被引量:8
2021年
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破了法治教育的学段区隔,孕育了新型法治教育课程标准的生成、法治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法治教育资源的协同,赋予法治教育一体化新的时代内涵。系统性思维、递进式思维和关系性思维,是新时代实现法治教育一体化贯通的思维向度。
姜琳琳隋立华
关键词:法治教育一体化系统性思维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三维向度被引量:4
2019年
党的十九大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新时代的呼唤,要从提高政治站位、把握“三因”方式、推进“三进”工作维度入手,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姜琳琳周盼盼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2
2010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积极探求实现这一转化的中间环节。"基础"课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分析研究问题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本门课程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顺利转化。
姜琳琳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教学体系
以教育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慈善意识淡薄、慈善观念滞后、慈善事业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以教育促发展,推动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
姜琳琳
关键词:教育慈善事业
文献传递
浅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就业是民生之本。本文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就业形势造成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我国就业形势的现状以及主要原因,并针对农民工失业和大学生待业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姜琳琳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农民工大学生
文献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意蕴
2025年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汲取人民力量”的发展趋向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指向上。“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铸就了现代化的人民内核;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发扬民主、汇聚民智、挖掘民力,以此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了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着力点,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落脚点,描绘了现代化的民生蓝图。
姜琳琳郑隆茱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
高等教育改革刍议——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2012年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积极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以素质教育思想作为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给出了今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姜琳琳
中华传统美德的三个维度——兼论与传统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流,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视角考察,可界分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彼此联系,又相互促进、彼此融通,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解读中华传统美德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传统道德的优秀部分构成了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了直接理论支撑,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了间接理论支撑。
郑寰宇杨勇姜琳琳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忧患意识是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政治自觉被引量:2
2020年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是一种源于历史使命感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忧党、忧国、忧民的意识。在历史维度上,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夺取胜利的重要经验。在现实维度上,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在党建维度上,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自觉。新时代背景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是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姜琳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政治自觉治国理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