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高压氧对家兔面神经撞击伤后面神经核内生长相关蛋白变化的影响(论著)被引量:4
- 1997年
- 目的:研究面神经撞击伤后面神经核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家兔右侧面神经干损伤,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损伤后1、3、7、14和21天(分别用HBO治疗及不用HBO为对照)面神经核内GAP-43的变化,并用电镜观察面神经干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面神经损伤第1天,伤侧面神经核区GAP-43样免疫反应性神经元(GLIN)开始增多,第14天其增多达到高峰,第21天逐渐下降。HBO治疗组伤后不同时期GLIN的增多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第21天,与对照组相比HBO组面神经干电镜观察可见较多的新生髓鞘。结论:HBO治疗可使伤后面神经核内GLIN增多,因而有助于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
- 姜建平姜燕平王国强王国强宫明利刘宝松宫明利
-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神经核生长相关蛋白
-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分析临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损伤分布规律。方法收集近年来入院治疗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交通事故是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额、颞、顶及枕多部位损伤。颅脑损伤病人以年轻人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额部受力时,额叶脑挫裂伤发生率最高;顶部受撞击可致明显的脑干挫裂伤;枕部受撞时表现出明显的额、颞叶对冲伤。结论交通事故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随受力部位的不同颅脑损伤也发生相应变化。
- 姜燕平刘宝松王正国杨志焕
- 关键词:颅脑损伤交通事故撞击伤流行病学
- 家兔面神经撞击伤后生长相关蛋白的变化及丙酸睾丸酮治疗的影响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研究面神经撞击伤后面神经核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变化及丙酸睾丸酮(TP)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家兔右侧面神经干损伤,SP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损伤后1、3、7、14和21天伤侧面神经核内GAP-43的改变,电镜观察面神经干超微结构变化,以及TP对这些改变的影响.结果:面神经损伤第1天,伤侧面神经核内GAP-43样免疫反应性神经元(GLIN)开始增多,第14天达到高峰,第21天逐渐下降.TP治疗组各时相点GLIN的增多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伤后第21天TP组面神经干电镜观察可见较多的新生髓鞘.结论:TP治疗能促进伤后面神经核内GLIN的合成。
- 姜燕平王正国朱佩芳刘宝松周元国王国强
-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生长相关蛋白丙酸睾丸酮
- 兔面神经撞击伤模型及丙酸睾丸酮的促修复作用
- 面神经撞击伤在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中有效高的发生率,自行恢复的难度较大.该实验旨在研究兔面神经撞击伤后面神经核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丝蛋白(NFP<,200>)的变化及丙酸睾丸酮(TP)治疗对其的影响.该研究...
- 姜燕平
-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撞击伤
- 模拟颅脑受撞击致伤时颅内应力的光弹性法测定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 采用模拟人体颅脑和光弹性法 ,观察颅脑受撞击时颅内在不同位置 (额、顶、枕和颞部 )的剪应力变化。方法 采用光弹性材料制做矢状面、冠状面两种颅脑光弹性模型 ,两种模型均包含颅骨和脑体两种结构 ,脑体由对应于人体脑解剖分叶的几部分组成。在模型的不同位置分别施加相同的撞击载荷 ,用动态光弹性仪记录模型每次受载后 0~ 12 0 0 μs之间的 3 2幅等差线照片。根据瞬时等差线照片计算最大剪应力。结果 在模拟人脑的颅骨中 ,以矢状面受顶载、冠状面受顶载、颞载时的应力为最大 ;在光弹材料模拟的脑体中 ,以矢状面受顶载、冠状面受顶载时的应力为最大。结论 应力最大部位 (应力集中点 )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是发生骨折、脑挫伤、撕裂损伤的常见部位 ,说明剪切应力是造成上述损伤的主要原因。
- 姜燕平刘宝松王正国宋锦良
- 关键词:脑损伤生物力学光弹性法
- 颅脑撞击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 该研究旨在探讨颅脑载荷机制和应力波在颅脑的传播及分布规律;观察不同致伤条件下颅脑的动力学响应和损伤的病理学特点;探讨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和动物神经行为学的变化;通过流行病学方法总结分析颅脑闭合性损伤的伤情特点和发生机制...
- 姜燕平
- 关键词:应力波神经行为细胞凋亡
- 颅脑创伤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
- 1998年
- 生物力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对阐明颅脑撞击损伤的发生机理起到了很大作用。近年来,对二维、三维侧向撞击有限元颅脑模型的研究发现,脑内最大剪应变发生在受力点,这种应变可能是撞击部位脑损伤的致伤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剪应变导致弥漫性轴突损伤。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颅脑创伤生物力学方面变化的研究进展。
- 姜燕平
- 关键词:颅脑损伤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颅脑创伤模型与生物力学机制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4
- 2000年
- 颅脑创伤的致伤及理论分析模型是研究损伤发生机制的基础 ,本文综述了有关颅脑创伤研究的动物、物理及数学模型 ,介绍了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内容及适用范围 。
- 刘宝松姜燕平杨志焕
- 关键词:颅脑损伤撞击伤生物力学
- 颅脑撞击伤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 姜燕平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氦氖激光对面神经撞击伤后GAP—43表达的影响
- 1996年
- 氦氖激光对面神经撞击伤后GAP—43表达的影响姜燕平,刘宝松,王国强,宫明利,王德苓(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63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内科,6300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七二医院,天津300020)GAP—43是一种...
- 姜燕平刘宝松王国强宫明利王德苓
- 关键词:氦氖激光GAP-43光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