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春子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百合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3篇MRI
  • 3篇成像
  • 2篇胆管
  • 2篇胰胆管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根管
  • 2篇梗阻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胰胆管
  • 1篇大息肉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管梗阻
  • 1篇胆管疾病

机构

  • 9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吉林百合口腔...
  • 2篇长春市人民医...
  • 1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13篇姜春子
  • 7篇陈志仁
  • 7篇李凤霞
  • 3篇方浩
  • 2篇方昊
  • 2篇梁妍
  • 2篇王丽娟
  • 2篇李敏
  • 1篇杨淑琴
  • 1篇孙长玲
  • 1篇孙东杰
  • 1篇来颖
  • 1篇赵艳
  • 1篇吴祥才
  • 1篇董长安
  • 1篇赵锋
  • 1篇丁君

传媒

  • 7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09
  • 5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巨大息肉并发套叠一例
2001年
陈志仁方浩姜春子李凤霞
关键词:输尿管息肉肠套叠病例报告
CT和MRI诊断颈部鳃裂囊肿一例
2001年
陈志仁姜春子李凤霞方浩
关键词:CTNMR成像
氢氧化钙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封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后患牙疼痛率和细菌总量的比较,进一步探讨氢氧化钙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慢性牙周炎患牙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自酸蚀组采用氢氧化钙进行根管封药处理,而对照组使用甲醛甲酚进行根管内封药处理。封药后一周记录疼痛率。在初诊和治疗后一周时,收集根管内细菌。使用细菌通用引物测定细菌总量。结果实验组根管封药后疼痛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封药后,两组细菌总菌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根管封药后,实验组总菌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氢氧化钙进行根管封药的临床效果优于甲醛甲酚组,更适合应用于慢性根尖周患者。
李敏姜春子
关键词:氢氧化钙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慢性根尖周炎
颅内多发脑膜瘤一例报告
2001年
陈志仁李凤霞姜春子方浩
关键词:NF2罕见病
肺癌的CT、MRI诊断评价被引量:2
2001年
陈志仁梁妍方昊姜春子李凤霞
关键词:肺癌影像学检查肺癌诊断CTMRI
Z350纳米树脂美容修复前牙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采用Z350纳米树脂美容修复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78例采用Z350纳米树脂美容修复前牙的疗效与对照组78例采用Z250复合树脂美容修复前牙的疗效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修复效果为优的49例(62.82%),总有效率91.03%;对照组,治疗效果为优的31例(39.74%),总有效率69.2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Z350纳米树脂美容修复前牙有美观,使修复体的表面光滑、形态完整、边缘密合程度提高,降低修复体变色或着色、台阶或折裂的可能,消除牙龈炎或继发龋的发生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姜春子王丽娟董长安
关键词:前牙疗效
疑难星形细胞瘤的CT分析
1995年
疑难星形细胞瘤的CT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MRI室姜春子,李凤霞星形细胞瘤发生在任何年龄,可见于脑内各个部位,其CT表现亦较复杂,有时很难与其它肿瘤相鉴别。本文回顾性地复习了12例误诊为其它病变的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探讨了CT对疑难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姜春子李凤霞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CT
先天性幽门膈膜型狭窄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1995年
先天性幽门膈膜型狭窄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吉林省人民医院儿外科李凤霞,唐明臣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姜春子,陈志仁先天性幽门膈膜型狭窄是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由于少见,早期常被误诊,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我院自1970年至1995年收治7例,现就其早期...
李凤霞唐明臣姜春子陈志仁
关键词:幽门狭窄先天性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道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 R C P)与 C T、 U S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 M R C P 显示胆道梗阻部位、范围,确定梗阻原因的能力。方法:38例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在 B U K E R0282 T 常导系统上进行了 M R C P 检查。结果: M R C P 对胰胆管梗阻的定位准确率为100% ,结合常规 T1 加权和 T2 加权 M R 影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72% 。结论: M R C P在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中是一种安全、可靠、无损伤、无需造影的适应证广的影像学技术。
姜春子陈志仁吴祥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疾病胆管疾病
CT、MRI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 CT、MRI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 80例肝外恶性黄疸病人行 CT及 MRI检查 ,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相近定位诊断价值。对于显示肝外胆管呈软藤状或枯树状扩张较特异征象 ,MRCP最有意义。在定性上 ,CT、MRI在各段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上各有优势。对于肝门段和胰腺上段 ,梗阻胆管部位显示 ,CT、MRI大致相近 ;在胰头段 ,对于显示梗阻胆管部位胆壁增厚 ,胰头增大 ,钩突形态 ,增强薄层 CT显示较好 ,而对于无胰头和钩突增大情况下 ,肿瘤侵及胰头和钩突 ,MRI显示较好。对于胰头癌患者 ,MRCP还可显示较特异的扩张胰胆管呈分离状态 ;对于壶腹区小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 ,在屏气口服造影剂情况下 ,CT薄层扫描有意义 ,辅以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结论 判断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部位、性质、侵及范围、切除可能性评估、有无转移 ,CT、MRI检查相互结合 ,必要时辅以其它检查 ,起着决定性诊断作用。
陈志仁姜春子梁妍方昊李凤霞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胆管梗阻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MR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