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建设

作品数:21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学派
  • 3篇家学
  • 3篇教学
  • 2篇质量保障体系
  • 2篇儒家
  • 2篇实验教学
  • 2篇历史考察
  • 2篇封建
  • 2篇高校
  • 1篇大学教育
  • 1篇道家
  • 1篇道家学派
  • 1篇德治
  • 1篇德治主义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地主阶级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夷夏
  • 1篇夷夏之辨

机构

  • 2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1篇姜建设
  • 3篇陈隆文
  • 2篇张景华
  • 2篇宋毛平
  • 2篇刘一飞
  • 2篇俞海洋
  • 1篇张子蛟
  • 1篇李洵
  • 1篇刘承
  • 1篇刘爱玲
  • 1篇王晓全

传媒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史学月刊
  • 1篇孔子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山西档案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新乡师范高等...
  • 1篇南都学坛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二年律令》看汉律对渎职罪的处罚被引量:10
2004年
《二年律令》严厉打击失职行为和渎职犯罪。小至使用驿传不当化公为私、监管偷税漏税失察,大到把守关卡不严、打击"强盗"不力等等。因行贿受贿而徇私枉法、"鞫狱故不直"、"故纵弗刑"、狱吏殴打刑徒致死等司法失职渎职行为,受到汉律的特别关注。对于失职渎职的处罚,有罚金、徒刑直至死刑,轻重的依据是情节、性质和后果的不同。对于勾结诸侯、司法渎职等犯罪行为,汉律处罚起来特别严厉,"弃市"、"腰斩"、灭族等残酷刑种在《二年律令》中都出现了。汉律所惩治的渎职行为涵盖了社会公务的方方面面,表达出汉初统治者对吏治状况的焦虑和整顿吏治的决心,体现了汉王朝为建立一个高效廉洁政府所做的努力。
姜建设
关键词:《二年律令》渎职
古代中国婚姻法发生问题驳议被引量:4
1998年
古代中国婚姻法发生在战国早期,法制史教材讲婚姻法从商周时代开始的作法不够严肃。云梦秦简中关于结婚、离婚和家庭问题的三十多道条文,才是真正的婚姻法律。婚姻法是春秋以来社会变革的产物。礼坏乐崩之后,华夏社会要求法律向民事领域——包括婚姻家庭领域拓展,聚族而居生活方式的打破,个体小家庭变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原始群婚遗俗进一步被涤荡,又为婚姻法的产生开辟了道路,于是才有婚姻立法的事实发生和婚姻法律的正式出现。
姜建设
关键词:《法经》
在反欺诈中提升:春秋时代对于诚信的体验、认同与诠释被引量:4
2003年
春秋时代的大变革和大国争霸,为欺诈肆行提供了社会条件;一次次上当受骗之后,华夏社会发起了反欺诈行动,诚信观念从中被实践、总结和提升起来。就国家层面而言,如何取信于天下和取信于民,是春秋时代统治集团中有识之士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反对短期行为,主张从长远处看问题,呼吁国家无论大小都要以诚相待,大声疾呼国与国之间的互信。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民保于信”,“民无信不立”,信誉是聚拢民众的先决条件。背信弃义就会丧失民心,没有民众的支持就会失败。春秋时代所主张的个人诚信,基本内涵为个人对国家诚实守信与一般人伦上的互信两个层次。华夏社会赞扬诚实守信,谴责欺诈行为;呼唤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把守信看作立身的根本;“守命共时”,不做非分之想;要求人们“信不叛君”,守信“以卫社稷”,把守信与爱国联系起来。孔门师徒在总结这些观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取信于神明是春秋时代诚信观的另一个侧面,祭祀和盟誓都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取信于神”的旧瓶子被装上了“取信于民”的“新酒”。轻亵祭祀和肆意渎盟事件时有发生,鲜明地表征着华夏社会的主体性自觉,这是春秋时代诚信观念提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春秋时代的诚信观,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姜建设
关键词:春秋时代欺诈反欺诈诚信
夷夏之辨发生问题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1
1998年
周秦时代的夷夏之辨,发生在华夏民族逐渐形成、文明风格日益显露的过程中。夷夏对流是其发生的现实基础。夷夏之辨在两个层次上展开:一是现实生活中夷夏之间种姓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族际冲突;二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对夷夏文化的认同别异和对夷夏关系的明确定位。华夏文化主导论、朴素的民族平等论以及本位文化批判主义等,是这个时代文化审识中的基本认识。夷夏之辨的发生,表征着华夏民族主体性自觉的基本形成。
姜建设
关键词:夷夏之辨
建设高水平大学背景下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2
2011年
继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自身的内涵建设,构建适合实验教学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笔者通过剖析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及其特点,结合学校发展现状,探索构建新形式下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张景华刘一飞俞海洋姜建设宋毛平
关键词:大学教育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先秦儒家王道释义被引量:1
1993年
“王道”概念是儒家正式提出的。王道学说诞生以后,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发展。为了准确把握这一学说的思想实质,本文拟就王道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阐明它的基本涵义。一、王道范畴的由来“王”、“道”是两个古老的概念。王是君主的称谓,它的出现至迟在夏商时代。
姜建设
关键词:王道政治先王之道儒家学派基本涵义释义荀子
庄子学派人生理想浅论被引量:2
1992年
庄子学派的人生理想是一个老问题,在这个题目之下人们已经作了不少文章,认识在一步步深化着。然而,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探讨还将长期继续下去。本文打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循着庄子学派的思想脉络,结合战国的时代特点,也对这一理想体系作一简单的剖析。
姜建设
关键词:庄子学派封建领主道家学派人生观
“大同小康”溯源被引量:6
1994年
“大同小康”溯源姜建设大同小康学说是古代中国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学说,对此前人已经作过不少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打通《礼运》全篇的思想义蕴,清查一下这一学说的思想归属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期对其发生问题作一历史的说明。一、...
姜建设
关键词:礼运墨家学派尚贤礼义
传统德治主义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1年
德治的理念孕育于夏商 ,诞生在西周初年。春秋战国时期传到民间后 ,经过儒家学派的阐释和发展 ,演变成为一种系统的政治理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传统德治主义重又回到官方哲学的地位上 ,遂成为后世封建政治的指导思想之一。这样一个发展演变过程 ,事实上成为古代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尺之一。德治本是一种治国方法 ,后来拓展到社会职司的本质层次上。以德治国要求统治阶级明德慎罚 ,教化先行 ;要求他们以身作则 ,不懈于治 ;要求他们勤劳民事 ,以民为本 ,然而这些要求都是从主体方面提出来的。被治理对象——广大人民群众在传统德治主义中的主动地位是不存在的。缺乏来自于下层人民群众的参与 ,没有一个有力的法律监督机制做保障 ,这是传统德治主义实践失败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姜建设
关键词:德治主义历史评价人民群众
中国早期监察学说初探
1993年
商鞅学派和韩非子的监察学说,属于中国早期的法学、政治学理论范畴.本文阐说了这一学说赖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剖析了它的基本内涵.作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封建政权正处在结构转换的阶段,为解决官僚制度的种种弊端,逐步形成了以御史衙门为标志的封建监察制度.法家学派论证了确立监察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为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出谋划策,有些观点是颇有见地的.法家监察学说的诞生,顺应了地主阶级以法治代替礼制的时代潮流,然而,其学说在根本宗旨上的失误和关于监督机制的某些狭隘看法,明显表现出阶级偏见和历史局限性.
姜建设
关键词:监察制度韩非子御史商君书地主阶级封建政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