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婷婷

作品数:39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宫颈
  • 15篇宫颈癌
  • 12篇细胞
  • 9篇肿瘤
  • 5篇HELA细胞
  • 4篇阴道
  • 4篇上皮
  • 4篇外阴
  • 4篇宫颈肿瘤
  • 3篇切除
  • 3篇外阴癌
  • 3篇基因
  • 3篇放疗
  • 3篇癌细胞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早期宫颈癌
  • 2篇术后
  • 2篇同源
  • 2篇切除术

机构

  • 28篇中山大学孙逸...
  • 10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南海区...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姚婷婷
  • 20篇林仲秋
  • 6篇彭永排
  • 4篇陈勍
  • 4篇周晖
  • 4篇谢庆生
  • 3篇饶群仙
  • 3篇林荣春
  • 3篇卢淮武
  • 3篇梁金晓
  • 3篇谢玲玲
  • 3篇刘畅浩
  • 3篇李清明
  • 3篇黄素红
  • 2篇庄敏
  • 2篇冯敏清
  • 2篇黄靖然
  • 2篇张定梅
  • 2篇吕汕群
  • 2篇张丙忠

传媒

  • 5篇现代妇产科进...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国际妇产科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9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具有类似恶性肿瘤临床行为学特征的常见妇科良性病变,治疗较困难,复发率高。目前,EM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自噬异常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可对哺乳动物细胞自噬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EMs中存在自噬异常,异位子宫内膜可能存在自噬活性改变或特定自噬基因的减少、缺失、变异以及蛋白质表达异常,但目前关于EMs中Beclin1和LC3表达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尚不统一。
孔志伟姚婷婷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自噬BECLIN1
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8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测听气导水平、治疗后耳鸣、眩晕、头痛残存率及治疗效果,并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预组治疗后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干预组患者耳鸣、眩晕残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临床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姚婷婷李清明曹火太黄穗华黄素红吴思恩刘其洪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高压氧地塞米松疗效
阴式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对比阴式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研究组)与同期87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发热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相对开腹子宫切除术具有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值得推广。
阙兴芹姚婷婷范玉兰张梅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阴道式子宫肌瘤
分割剂量射线照射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分割剂量射线照射的宫颈癌Hela细胞表达肿瘤干细胞相关蛋白情况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探讨经此法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Hela细胞分组接受分割剂量分别为2、4、6、8、10及12 Gy的射线照射,总照射剂量24~42 Gy。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照射组及对照组细胞的ABCG2、CD44及CD133表达率;各组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检测其体内成瘤能力。【结果】各照射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均明显上调,以Hela-R2组(4 Gy×10次)细胞的表达率最高[(46.89±1.20)%],且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各组细胞的CD44及CD133表达率变化均无明显趋势;Hela-R2组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最高,其次为Hela-R5组(10 Gy×3次)。【结论】分割剂量射线照射可在体外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以分割剂量为4 Gy组富集效果最好,诱导Hela细胞株表达ABCG2显著上调,及提高其裸鼠体内成瘤能力。
谢玲玲卢淮武钟沅月吴妙芳陆晓楣姚婷婷林仲秋
关键词:HELA细胞肿瘤干细胞
外阴癌诊治进展和争议问题被引量:2
2016年
外阴癌和阴道癌均为女性生殖道少见的恶性肿瘤。前者发病率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5%,后者占2%。由于发病率低,难以积累病例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难以达成共识,存在较多的争议。
林仲秋姚婷婷谢玲玲林荣春
Hes1对宫颈癌细胞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Hes1在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癌4个细胞系Hes1表达。小干扰RNA(si RNA)干扰下调Hes1后,Transwell检测Hes1下调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es1下调对上皮间质转化(EMT)主要相关分子的影响。结果:Hes1 m RNA在4种宫颈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6)。下调Hes1后,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均显示,穿膜细胞数Si Ha NC组与Si Ha 1组、He La NC组与He La 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1下调后,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Si Ha及He La的E-cadherin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Si Ha细胞ZEB1、Slug表达量增加(均P<0.05);He La细胞vimentin、Slug表达量增加(均P<0.05)。结论:宫颈癌Si Ha、He La细胞中Hes1抑制迁移、侵袭;Hes1下调引起EMT;Hes1可能通过EMT参与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李睿歆姚婷婷刘昀昀谢庆生谢晓飞梁金晓林仲秋
关键词:宫颈肿瘤细胞运动肿瘤侵润上皮间质转化HES1
miR-21在HPV16感染的宫颈鳞状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   宫颈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中鳞癌占80%。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被认为是诱导宫颈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关键因素。宫颈鳞癌患者多伴...
姚婷婷
关键词:微小RNA-21人乳头瘤病毒16型宫颈鳞癌
文献传递
网络平台下PBL联合CBS在宫颈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宫颈癌教学因为解剖结构的隐蔽性,分期分级以及诊疗的枯燥繁琐,一直都是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本项目拟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借助网络平台,将几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宫颈癌病例,以查找资料—交流—讨论—提出新问题反复循环,直到解决问题并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协调性、合作性、针对性,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将枯燥的书本知识通过经典的案例展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姚婷婷翁雪玲卢荣标彭永排林仲秋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宫颈癌医学生
外阴长疙瘩,是不是性病
2023年
私处的“蛋蛋”破了!痛得彻夜难眠30岁的小玲,最近经历了磨人的一夜。起因,是私处的“蛋蛋”。一个多月前,小玲洗澡时发现,私处居然长了个疙瘩。这位置太尴尬,她都不好意思跟丈夫提。幸好也不痛不痒,小玲就没太在意:说不定会自动消退呢!不料,那疙瘩越来越大,变成“蛋蛋”,时大时小,反反复复。只要一变大,就很痛,连走路摩擦到,都痛得双腿打战。不得已,小玲只能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蛋蛋”里是脓液。建议她做手术,把“蛋蛋”切开,将脓液引流出来。
吴啟荃姚婷婷
关键词:性病外阴医生疙瘩切开
干扰ALDH1A1表达的shRNA载体成功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shRNA转染构建干扰乙醛脱氢酶-1(ALDH1A1)表达的宫颈癌HeLa细胞,以进一步探讨ALDH1A1与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加入梯度浓度G418溶液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筛选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将4种干扰重组质粒(ALDH1A1-1719、ALDH1A1-574、ALDH1A1-740、ALDH1A1-921,其中有一种具最佳干扰效果)及1种阴性对照质粒(shNC)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5种重组质粒与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的比例均为0.2μg:1μL,空白对照组中仅加入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6 h后换液,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情况。结果:确定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为400 mg/L;5种重组质粒均成功转染入HeLa细胞中。其中ALDH1A1-1719的转染效率为4.67%;ALDH1A1-574的转染效率为1.16%;ALDH1A1-740的转染效率为12.45%;ALDH1A1-921的转染效率为3.42%;shNC组的转染效率为1.02%。结论:干扰ALDH1A1表达的shRNA载体转染宫颈腺癌HeLa细胞成功可行且效果好。
刘龙阳姚婷婷易娟娟陈勍张丙忠周晖彭永排林仲秋
关键词:RNA小分子干扰转染HELA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