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助产士主导的体重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的专科门诊孕中晚期体重管理对瘢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检的120例单胎瘢痕子宫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产前门诊检查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助产士主导的专科门诊孕中晚期体重管理,对比两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焦虑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焦虑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专科门诊体重管理能有效控制瘢痕子宫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改善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孕妇焦虑水平,同时有助于将新生儿出生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值得临床应用。 夏慧华 范淑丽 吴玉环关键词:孕妇 瘢痕子宫 体重管理 助产士 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中晚期妊娠GDM孕妇225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12例和观察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根据孕周调整运动强度。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0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B M I、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 P G、2 h P G、Hb A1C、BMI及胎儿窘迫、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能够降低GDM孕妇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张玮 王蕾 谈小雪 金芳芳 夏慧华 曾海霞关键词:妊娠中晚期 运动疗法 妊娠期糖尿病 互联网+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究互联网+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15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83)。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孕妇采用互联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方式改变,记录孕妇的围产期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4周、8周,观察组孕妇的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的GDM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社会支持、自我管理方法与行为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顺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水平,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孕妇向健康生活方式转变,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吴玉环 夏慧华 范淑丽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 互联网 助产士压力源、岗位胜任能力及应对方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助产士压力源、岗位胜任能力、应对方式对助产士健康状况影响,为助产士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临床167名助产士运用压力源量表、岗位胜任能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健康状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56人中,有34名阳性筛选者,阳性检测率为21.79%;健康状况九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除偏执维度外,其他八个维度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状况总分分别与压力源各维度、应对方式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岗位胜任能力各维度、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显示健康状况总分影响因素有:年龄、职称、压力源、岗位胜任能力、应对方式。结论:助产士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压力源、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和应对方式水平,改善助产士健康状况。 夏慧华 张玮 曾海霞关键词:助产士 压力源 产科开展流程化疾病护理的实践与体会 2015年 目的:探究产科开展流程化疾病护理的效果,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未开展流程化疾病护理,2014年2~8月期间开展流程化疾病护理。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各项护理操作方案。加强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操作,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变化、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差错发生率。结果:开展流程化疾病护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之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差错发生率也较实施前有了明显的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流程化疾病护理能够使得护理路径更清晰、操作更便捷,可以极大地消除患者医疗风险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玮 曾海霞 夏慧华 潘爱华 范淑丽关键词:产科 基于赋能模型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抑郁的管理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40名妊娠高血压伴抑郁的产妇按诊断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70)和干预组(n=70),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以赋能模型为指导进行健康教育,并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分娩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EPDS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模型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的抑郁水平。 夏慧华 曾海霞 张玮关键词:健康教育 抑郁 产妇 任务驱动联合以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教学在产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任务驱动联合以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产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产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应用任务驱动联合以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产科知识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教学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任务驱动联合以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提高产科护生实习带教质量及满意度。 夏慧华 李静 童惠惠关键词:产科 胎儿异常引产产妇病耻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胎儿异常引产产妇病耻感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本院胎儿异常引产产妇29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引产病耻感量表(ILASS)、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生育压力量表(FPI)收集患者病耻感、一般资料及可能影响因素,Pearson法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胎儿异常引产产妇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发放问卷293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3.9%;275例产妇ILASS评分23.45±6.12分、SES评分18.36±3.04分、PSSS评分49.68±6.11分、FPI评分143.45±30.74分;Pearson相关分析,ILASS评分与SES、PSSS评分呈负相关(r=-0.689,r=-0.765,均P<0.001),与FPI评分呈正相关(r=0.71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学历低、不良妊娠史、人工受孕、自尊水平低、社会支持低、生育压力大均为胎儿异常引产产妇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胎儿异常引产产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耻感,临床应根据病耻感可能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减轻其病耻感,降低不良心理健康影响。 章佩 章佳佳 蒋杭蕾 夏慧华关键词:病耻感 影响因素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哺乳的影响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哺乳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接收诊治的6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氟西汀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泌乳量。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AMD、EP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HAMD、EPDS评分分别为[(7.72±2.38)分、(4.70±1.2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60±3.31)分、(8.63±2.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PSQI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为(9.01±1.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3±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泌乳量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3周、6周后的泌乳量分别为[(128.13±10.62) ml、(482.06±20.18) ml、(992.26±34.05) 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24±10.10) ml、(211.83±15.17) ml、(576.06±28.9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有效促进其泌乳量的增加,临床应用价值高。 夏苗苗 黄文武 夏慧华关键词:产后抑郁 重复经颅磁刺激 氟西汀 睡眠质量 泌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