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艳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4篇肿瘤
  • 4篇扩散
  • 4篇扩散加权
  • 4篇扩散加权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软骨
  • 3篇膝关节
  • 3篇细胞
  • 3篇关节
  • 3篇T2值
  • 2篇青年人
  • 2篇膝关节软骨
  • 2篇细胞癌
  • 2篇健康青年
  • 2篇健康青年人
  • 2篇关节软骨
  • 2篇厚度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门子(中国...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作者

  • 12篇唐艳华
  • 5篇安宁豫
  • 5篇叶慧义
  • 4篇王海屹
  • 3篇徐贤
  • 2篇董天明
  • 2篇韩邵军
  • 2篇陈穗惠
  • 2篇王英伟
  • 2篇康素海
  • 2篇袁静
  • 2篇陈敏
  • 1篇刘新球
  • 1篇陈志晔
  • 1篇张晓晶
  • 1篇王叶
  • 1篇李光明
  • 1篇李雪
  • 1篇江波
  • 1篇张君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6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对移植软骨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对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MACT)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4例接受MACI治疗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0处软骨损伤),分别在术后1、3、6个月进行磁共振T2 mapping检查,测量各时间点移植区与正常区软骨全层的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个时间点移植区与正常区T2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移植区T2值的纵向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ACI术后1、3、6个月移植区的T2平均值分别为(82.40±15.23)、(71.09±13.06)、(53.80±4.86)ms。术后6个月内移植区T2值均大于正常区,1、3个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个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术后1、3、6个月移植区T2值纵向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能够无创、动态地监测移植软骨的修复过程,可作为软骨修复术后评估的有力工具。
陈敏徐贤韩邵军唐艳华张君董天明左盼利安宁豫
关键词:T2值软骨膝关节
3.0T磁共振成像健康青年人膝关节软骨T2值及厚度的定量分析及运动对膝关节软骨T2值及厚度值的影响研究
第一部分,目的:采用3.0TMRI磁共振成像比较健康青年人膝关节软骨T2值及厚度差异。  方法:将BMI指数体重指数为18.5~24kg/㎡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8~30岁)40人进行3TMRI膝关节磁共振成像膝关节扫描,...
唐艳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软骨运动员
文献传递
ADC值诊断结节或弥漫生长外周带前列腺癌的价值初步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ADC值诊断结节状及弥漫生长外周带前列腺癌的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5例外周带前列腺癌及22例外周带非肿瘤性病变的最小ADC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结节状外周带前列腺癌,两位评估者所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s)分别为0.713(95%CI:0.566~0.866)及0.748(95%CI:0.605~0.890),诊断弥漫生长的外周带前列癌,评估者1及2的AUCs分别为0.943(95%CI:0.854,1.033)及0.876(95%CI:0.729,1.023),当ADC截断值设为1.02×10-3 mm2/s时,两种形状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67.4%~70.5%及84.0%~85.7%。结论:ADC值对于外周带弥漫生长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外周带结节状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中等。
陈穗惠韩邵军刘新球李雪唐艳华李璐安宁豫
关键词:前列腺癌边缘区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放射性肝损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放射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其反映照射后不同时期肝脏病理学改变的能力。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6组:C0组,即对照组,不行照射,C1、C2、C3、C4、C5组,均行虚拟肿瘤靶区照射,处方剂量50Gy/10F,隔Et1次,并分别于照射后ld、3d、2周、1个月、2个月行DWI和病理学研究。上述6组兔均在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50、300、600、800、1000s/mm2的情况下,测定肝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C3、C4、C5组照射区出现特征性的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当b为300、600、800、1000s/mm^2时,C2、C3、C4、C5组受照射区较未照射区ADC值降低(尸〈0.05)I当b=600s/mm^2时,ADC值与病理分期相关性最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呈负相关(,=-0.459,P〈0.01);在预测正常组(C0)与照射区组(≥C1),b=600S/mmm^2时,ADC值为1.9550×10^-3mm^2/s为阈值时诊断效能最大;在预测HE染色正常组(≤C1)与HE染色异常组(≥C2)和C0~C2组与C3~C5组,b=1000s/mm^2时,选ADC阈值分别为1.5250×10^-3mm^2/s和1.5150×10^-3mmm^2/s时诊断效能最大。结论选择适当b值,DWI能够于照射后3d即发现放射性肝损伤;并能够通过ADC值的测量较为准确地判断其部分时期的病理演进过程,有着早期预测放射性肝损伤病理异常的潜力。
董天明马林周震鸿徐贤唐艳华陈穗惠陈敏安宁豫
关键词:肝损伤放射性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扩散加权成像(DWI)是采用MRI无创检测活体组织功能状态的一种技术,目前已成熟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和定量评估中。在平面回波成像快速序列的应用下,DW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腹部影像检查中,尤其是在肝脏影像方面。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最主要的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本文就DWI在HCC中的临床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唐艳华叶慧义
关键词:肝肿瘤扩散加权成像
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腹膜后(包括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囊变及坏死、病灶强化幅度、病变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征象。结果 6例肿瘤均单发,3例位于腹膜后,3例位于肾上腺区,肿瘤大小平均为(7.7±5.1)cm。6例病灶CT平扫相对肌肉呈均匀低密度,CT值为(36±8)HU,1例合并细粒样钙化。所有病灶未见囊变或坏死。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轻度强化,5例未见明显强化,实质期6例病灶呈不同程度的轻、中度强化,增强幅度相对于平扫CT,CT值增加(23±9)HU。结论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边界清晰、密度较低、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的良性肿瘤,把握其影像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
吴瑜唐艳华王海屹王英伟叶慧义袁静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神经节瘤儿童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不典型常规MRI影像表现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不典型常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来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做肝脏MRI检查患者影像,不符合FNH典型常规MRI表现,且经病理证实为FNH者共13例(男10例、女3例),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12例(22个)局灶性病灶,1例弥漫性病灶。局灶性病灶:3个有脂肪变性;1个有出血;7个有假包膜。动态增强扫描:12/22个渐进性持续强化;20/22个病灶做特异性对比剂,均摄取对比剂。弥漫性病灶:女性,有明显脂肪变性,均摄取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结论FNH不典型影像表现主要发生在中年男性患者,可表现有脂肪变性,出血,假包膜,增强方式多样,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检查可帮助其诊断。
唐艳华张峰王海屹康素海张晓晶王叶李杰叶慧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疾病增生
颈部冬眠瘤一例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2011年10月就诊于我院,行MRI扫描。发现椎前及上纵隔巨大占位肿物2年余,肿物缓慢增大。MRI表现:口咽及下咽部咽后壁可见巨大软组织肿块,病变在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上呈等和稍高信号(图a、b),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呈高信号(图c),脂肪抑制T1WI呈等或低信号影(与邻近肌肉比)(图d),增强扫描后病变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图e、f)。病变内可见线样稍长T1信号影。
唐艳华陈志晔安宁豫
关键词:冬眠瘤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成像对健康青年人膝关节软骨T2值及厚度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采用3.0T磁共振成像比较健康青年人膝关节软骨T2值及厚度差异。方法将体重指数为18.5~24.0 kg/m2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8~30岁)40名进行3T膝关节磁共振成像扫描,按性别及左右膝关节分组,对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平台、胫骨外侧平台及髌骨5个区域进行T2值及厚度值测量。结果健康青年无论男性、女性,左、右膝关节间软骨T2值及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青年男性及女性膝关节分组的5个区域软骨的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青年男、女膝关节5个区域软骨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健康青年志愿者中,性别可能是软骨厚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而软骨T2值可能不受性别影响。
唐艳华徐贤江波陈敏武鸿坤戴勇鸣安宁豫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T2值厚度
多层CT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可行性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多层CT表现诊断病理分级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NET,术前均行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21例pNET患者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病变位置、数目、最大径,观察有无钙化、囊变坏死、胰管扩张,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恶性征象等。测量计算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动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门静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依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数和ki-67指数将病灶进行病理分级,分为G1、G2、G3级。采用Kruskal-Wallis法比较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间年龄、性别、是否存在内分泌功能、病灶形态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或Kruskal-Wallis法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组间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参数的差异。结果21例pNET患者共检出24个病灶,其中G1级13个、G2级7个、G3级4个。不同病理级别pNET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级病灶中,9个有内分泌功能,G2级病灶中,1个有内分泌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5,P=0.012)。位于胰头、钩突或颈部的G1、G2、G3级病灶分别为11、5、2个,位于体尾部病灶分别为2、2、2个。G1、G2、G3级病灶最大径中位数分别为1.5、2.5、6.7cm,包膜完整的病灶分别为13、4、0个,囊变坏死病灶分别为2、3、3个,钙化病灶分别为0、2、2个,胰胆管扩张病灶分别为0、1、2个,合并恶性征象的病灶分别为0、1、4个。不同病理级别pNET病灶的最大径、包膜完整性、钙化、胰胆管扩张和恶性征象的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位置和出现囊变坏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级别pNET病灶具有相似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对于动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
刘黎明唐艳华王海屹王英伟叶慧义袁静
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