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状况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特点。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2621名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2621名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9.5%。21种基因亚型均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亚型是16,其他常见亚型依次为52、58、31、18、6、68、53、33和11型,高危感染率91.3%,单纯低危感染率6.1%,单一感染率78.3%,多重感染率21.7%。HP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肃地区女性HPV感染常见基因亚型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但有一定区域性,HPV感染年龄主要分布在45岁以上。
- 周庆云田芳杜敏李怡林唐兆瑞张生萍
- 关键词:基因亚型
- 分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与宫旁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宫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所有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出现脉管侵犯,13例患者均为宫颈鳞状细胞癌,9例患者为宫颈腺癌;20例属于ⅠB1期,2例为ⅡA1期。内生型发生脉管侵犯的风险高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见的脉管侵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7例患者均属于内生型,其中6例为ⅠB1期,1例属于ⅡA1期。患者病理分级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腺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是13.33%,而鳞癌患者是5.26%(P<0.05);脉管侵犯患者发生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7.27%,高于未发生患者的1.47%,(P<0.05);发生宫旁侵犯者共计3例均属于鳞癌患者且发生脉管侵犯。结论内生型宫颈癌者出现脉管侵犯的风险较高,若患者病理分型属于宫颈腺癌,则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
- 王东存唐兆瑞周庆云石清芳
- 关键词:宫颈腺癌病理特征盆腔淋巴结转移
- 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分布的研究
- 目的:研究甘肃地区妇女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为甘肃地区临床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本地区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
- 周庆云石清芳赵洁唐兆瑞孙建平
- 宫颈癌中胸苷磷酸化酶与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相互关系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TP、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P在70例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9例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78%,5例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1例腺样基底癌呈阴性表达,1例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70例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57%,9例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44%。5例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0%,1例腺样基底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1例透明细胞癌呈阴性表达。经统计,不同组织学类型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TP、抑癌基因PTEN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统计学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TP与抑癌基因PTE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1.000,P〈0.01)。结论 TP、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的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在宫颈癌的演进发展过程中。TP与抑癌基因PTEN可能发挥协同效应。
- 石清芳俞发荣李淑鸾唐兆瑞周庆云刘江波
- 关键词:宫颈癌胸苷磷酸化酶抑癌基因
-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病3例报道
- 2006年
- 龙丽霞穆荣肖何晓春唐兆瑞
- 关键词:子宫增大下腹包块月经正常末次月经月经规律囊性包块
- 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PTEN与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及其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CD34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检测癌组织中的M VD。结果正常宫颈组PTEN表达率为100%(20/20),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TEN表达率为76.7%(46/60),宫颈癌组PTEN表达率为58.6%(41/70),表达率随癌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癌组中PTEN阴性组M VD值显著高于PTEN阳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TEN的表达与宫颈鳞癌肌层浸润深度(P〈0.01)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TEN缺失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宫颈鳞癌的侵袭与转移有关。
- 石清芳俞发荣李淑鸾唐兆瑞周庆云刘江波
- 关键词:抑癌基因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PTEN
- 阴道中肾管腺癌1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田芳唐兆瑞
- 关键词:阴道肿瘤
- 宫颈卵黄囊瘤报告并临床病理分析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病历资料
患儿,女,8个月,阴道间断性少量流血水样液体2个月,从阴道自发性排出蚕豆粒大的肉样组织2次,间隔1个月左右。查体:一般情况尚可;B超检查提示:子宫幼稚。经妇科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及穹隆处糜烂,有2个黄豆粒大的息肉状突起,活检病理诊断:子宫颈卵黄囊瘤,家长放弃治疗,2个月后死亡。
- 唐兆瑞卜燕燕
- 关键词:子宫颈卵黄囊瘤生殖细胞
- 非典型腺细胞在子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细胞学筛查中非典型腺细胞(AGC)的组织学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果,探讨AGC诊断的临床价值及管理。方法对2014年2月—2018年8月宫颈细胞学筛查中报告为AGC的729例患者的宫颈、子宫内膜组织学及HR-HPV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组织学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作为阳性结果。结果AGC的检出率为0.4%(729/193330)。729例AGC患者中,有效随访681例,组织学HSIL及以上病变(HSIL+)154例(22.6%),其中HSIL 6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5例,宫颈腺癌19例,宫颈腺鳞癌2例,宫颈毛玻璃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癌47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例,子宫腺肉瘤1例,卵巢浆液性腺癌2例。年龄>40岁HSIL+检出率(25.91%,114/440)高于≤40岁(16.6%,40/2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40岁组中HSIL+检出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病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40岁组中严重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相近(P>0.05)。729例AGC患者中有HR-HPV检测结果者501例,其中HR-HPV阳性173例(34.5%)。在154例HSIL+患者中,HR-HPV阳性78例(50.6%),其中宫颈上皮内病变HR-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病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GC的检出率低,但与多种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40岁患者以宫颈病变为主,>40岁患者宫颈病变与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相近。AGC联合HR-HPV检测对临床诊疗有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
- 周庆云蔺茹石清芳王玥元唐兆瑞
-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
- 胸苷磷酸化酶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与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关系及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P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CD34检测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20例正常宫颈组织未见11P表达,2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35.0%)和50例宫颈鳞癌组织(71.4%)均有TP表达,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宫颈鳞癌中TP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与宫颈鳞癌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TP高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宫颈鳞癌的侵袭与转移有关。即可以作为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石清芳俞发荣李淑鸾唐兆瑞周庆云刘江波
-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