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
- 本课题以李碧华中长篇小说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精神塑造文本,文本重塑城市精神”为中心命题,以香港城市精神为指归,在中国文学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把李氏创作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中千丝万...
- 唐丽芳
- 关键词:中长篇小说电影改编
- 文献传递
- 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
- 本课题以李碧华中长篇小说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精神塑造文本,文本重塑城市精神”为中心命题,以香港城市精神为指归,在中国文学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把李氏创作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中千丝万...
- 唐丽芳
- 关键词:香港文学电影改编
- 文献传递
- 新时期传记影片创作的美学思考被引量:13
- 2001年
- 新时期以来,传记影片的创作高潮迭起,有影响的作品不断出现,《廖仲恺》(1983)、《孙中山》(1986)、《周恩来》(1991)、《焦裕禄》(1993)等一系列成功之作的相继问世及其在观众中产生的广泛影响,不仅构成了电影创作中一种引人注目的形象,而且标志着我国传记影片的创作正趋于成熟。但是,由于我国传记影片的某些特殊性,使研究者更多地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角度去分析探讨,而缺少对其特性的美学分析,及对其创作发展过程的概括总结。
- 周斌唐丽芳
- 关键词:影片电影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美学分析传记美学思考
- 香港作家的故事新编被引量:2
- 2004年
- 香港作家的作品 ,对传统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尴尬而矛盾的姿态。一方面 ,文化传统上的一脉相承和厚重深邃使其作品保持着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一方面 ,香港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又在很大程度上使这种联系以一种疏离、质疑的方式得以呈现。因此 ,“故事新编”成为香港作家一个引入注目的书写方式 ,形成一种母题。本文拟从母题学的角度对香港“故事新编”体小说进行疏离与分析。
- 马艳唐丽芳
- 关键词:故事新编母题
- 起点的摆荡:胡适对古典诗歌意象的继承与创造被引量:1
- 2004年
- 古典诗歌意象的高度纯熟化从文化上钳制与扼杀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从诗歌艺术层面也使注重意象营造的古典诗歌基本丧失了诗歌应有的审美感受性,并危及到诗歌本身的存在。“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为突破口,而早期白话诗以胡适的《尝试集》为代表,胡适通过在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对古典诗歌意象的继承与创造,凸现了其在诗歌由旧到新发展史上的意义。
- 唐丽芳张淼
- 关键词:古典诗歌意象
- 认同与排斥的悖论——从《胭脂扣》与《霸王别姬》看香港文化定位被引量:4
- 2004年
- 在后殖民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在摆脱殖民文化影响后,对民族文化的定位多元而复杂。香港文化在多元性和冲突性的文化尴尬中,对民族文化既有认同又有排斥的文化定位显示出独具的香港特色。本文选取《胭脂扣》和《霸王别姬》两部极具代表性的电影,分析电影作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样式和媒体景观,是如何寄托香港人的文化情感和文化想象,并象征性地指认和确证香港的文化定位的。
- 唐丽芳
-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定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