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沉积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反射资料
  • 1篇新生代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预测
  • 1篇生物气
  • 1篇生物气藏
  • 1篇气藏
  • 1篇气藏预测
  • 1篇圈闭
  • 1篇圈闭条件
  • 1篇重矿物
  • 1篇重矿物组合
  • 1篇物源分析
  • 1篇矿物
  • 1篇矿物组合
  • 1篇构造发育

机构

  • 2篇青海油田公司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周苏平
  • 1篇房亚男
  • 1篇郭召杰
  • 1篇陶宗普
  • 1篇管树巍
  • 1篇侯泽生
  • 1篇张晨晨
  • 1篇李林林
  • 1篇王明振

传媒

  • 1篇青海石油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船形丘构造石油地质基本特征及油气藏预测
2004年
通过对船形丘构造的地层沉积、生储盖组合、圈闭条件、构造发育史等石油地质特征的讨论,揭示了它们在形成油气藏中的作用,并应用地震反射资料所包含的气显示信息,提出船形丘构造具备形成规模生物气藏的结论。
陶宗普侯泽生谭万金周苏平
关键词:油气藏预测地震反射资料构造发育史地层沉积圈闭条件生物气藏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演化被引量:20
2015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层中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发现,柴西南重矿物组合具有典型分区特征,反映区内主要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两大物源体系的控制.其中干柴沟-狮子沟-花土沟地区(A区)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山地区,其重矿物组合显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时期,重矿物以锆石、钛的氧化物和硅灰石为主;中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重矿物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其中角闪石的含量显著增加;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重矿物仍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同时绿帘石含量明显增加,角闪石含量相应降低.七个泉-红柳泉地区(B区)物源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双方向的控制,重矿物以绿帘石、石榴石和角闪石等矿物为主.绿草滩-东柴山-昆北地区(C区)物源主要来自祁漫塔格-东昆仑山方向,古近纪时期,其重矿物以锆石和钛的氧化物为主,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石榴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矿物的含量明显增加.跃进-油砂山地区(D区)重矿物组合显示明显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物源来自多个方向.柴西南新生代物源体系的演化指示,阿尔金山在古新世-早始新世时期地形起伏不大,物源区以低洼丘陵地貌为特征,中晚始新世时期,阿尔金山开始快速隆升,并导致A区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含量的增加.阿尔金断裂古近纪时期走滑速率缓慢,走滑位移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时期以来,走滑速率显著增大,走滑位移量超过300 km.祁漫塔格-东昆仑断裂带古近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祁漫塔格山地形起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开始活跃并导致了祁漫塔格山的强烈隆升.
李林林郭召杰管树巍周苏平王明振房亚男张晨晨
关键词:新生代重矿物组合物源分析古地理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