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作品数:27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2017-2021年北京市20岁以下带状疱疹病原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20岁以下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病例病原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带状疱疹病例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带状疱疹监测系统,包括两个哨点区(密云区和昌平区)7家哨点医院的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病例。首次就诊时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并采集病原学标本,调查其出疹日期、疱疹部位、疱疹数量等;出疹21 d时通过电话随访调查疼痛程度、疱疹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等临床特征;出疹90 d时对出疹21 d随访仍有神经痛者再次调查其疼痛情况判断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提取疱疹液中的病毒DNA后对其ORF62基因区域进行PCR扩增和一代测序获取病毒序列,通过序列比对鉴定野毒株/疫苗株,并比较不同水痘疫苗接种史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2017-2021年北京市20岁及以下带状疱疹病例共计78例,其中61例病例完成随访调查。61例病例的年龄范围为1.83~20.54岁,年龄 M为17.50岁;男性36例(59.02%),女性25例(40.98%);有水痘接种史者29例(1、2剂次接种史者分别为18、5例,剂次不详者6例),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的13例,接种史不详者19例。78例病例中VZV核酸阳性者64例,其中62例鉴定结果为野毒株,2例为疫苗株;2例疫苗株病例均为2岁女童,均有1剂水痘疫苗接种史,分别于接种疫苗后3个月和13个月后发病。29例有水痘疫苗接种史的带状疱疹病例的疱疹数量以10~49个为主,占58.62%(17例);疱疹部位以躯干为主,占44.83%(13例);疼痛程度“无或轻度”占比51.72%(15例);带状疱疹病例最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疱疹完全结痂时间的 M( Q1, Q3)分别为3(1.5,5)分、10(1.5,12.5)d、10(6.5,13)d,均未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接种史、无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者疱疹个数、疱疹部位及疼痛程度的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疼痛持续时间、最痛评分和疱疹结痂时间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均 P> 潘静彬 周涛 索罗丹 袁力勇 权娅茹 王海红 彭兴慧 王涛 朱宗龙 王砚飞 赵丹 卢莉关键词:水痘疫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野毒株 疫苗株 北京市带状疱疹就诊病例疼痛变化及其影响的随访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就诊病例疼痛变化情况及其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密云区医院门诊首次就诊并被诊断为带状疱疹(HZ)的3487例病例纳入研究。登记对象资料并发放记录卡,病例自行记录疼痛时间和出疹时间等信息。分别在病例出现皮疹后21、90、180和365 d进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住院情况、出疹与疼痛出现的部位、开始和结束时间,以HZ简易疼痛量表(ZBPI)评价疼痛对生活的影响。结果纳入分析的2999例HZ病例年龄为(53±16)岁,其中男性1377例(45.91%),50岁及以上1903例(63.45%),出疹后21 d轻、中和重度疼痛分别占20.87%(626例)、37.98%(1139例)和33.81%(1014例),无痛感和不适感者仅占5.07%(152例),无痛感但有不适感者占2.27%(68例)。疼痛部位多与皮疹部位一致,胸背部和腰腹部多见,分别占35.58%(1067例)和29.18%(875例),其次为四肢和面颈部,分别占16.74%(502例)和16.40%(492例)。HZ病例疼痛天数的M(Q_(1),Q_(3))为14(8,20)d,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为6.63%(171/2580)(剔除出疹后90 d拒访或失访的419例病例)。HZ病例出疹后21 d内疼痛评分为(5.19±2.73)分,其中PHN病例疼痛评分为(7.61±2.13)分,明显高于非PHN病例[(5.04±2.69)分](P<0.001)。HZ病例出疹21 d后日常活动、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社交、睡眠和娱乐方面受影响比例范围为60.79%~83.83%,以睡眠所受影响较大(83.83%),其中PHN病例在ZBPI量表中疼痛与生活维度的影响评分范围为4.59~7.61分,高于非PHN病例(2.49~5.04)(t值范围为8.86~11.67,均P<0.001)。结论带状疱疹就诊病例出疹后疼痛比例高,PHN和50岁及以上带状疱疹病例疼痛更明显,对生活影响更大。 赵丹 索罗丹 潘静彬 彭兴慧 王砚飞 周涛 李晓梅 马莹 李子昂 庞星火 卢莉关键词:疱疹病毒科感染 疼痛 随访研究 疾病负担 应急接种人群麻疹风险认知与信息获取途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大厦应急接种人群对麻疹的风险认知及疫情信息的获取途径,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北京市某大厦麻疹疫苗应急接种人群开展现场调查,分析公众对麻疹传播途径及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和疫情信息的获取途径、信任度。结果本研究调查808人,370人(45.79%)知晓麻疹的正确传播途径。不同年龄组(χ~2=8.42,P=0.02);不同文化程度(Z=16.79,P<0.01);不同交通方式(χ~2=7.53,P=0.02);不同身体状况(χ~2=4.14,P=0.04)人群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感染风险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P<0.01)。公众对于传统媒体及面对面的信息传递信任程度(均>4分)高于自媒体传播(P<0.01)。结论在大厦和密闭商业中心区域加大对麻疹防控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疫情发生后可通过公众信任度较高的媒体形式开展信息公开及健康知识普及。 周涛 彭向东 卢莉 马蕊 索罗丹 翟力军 邸明芝 刘燕 贾运发 于亚辉 胡晓江 李晓梅关键词:麻疹 应急接种 使用分阶段消除狂犬病方法评估北京市狂犬病的消除形势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北京市因犬传播的人狂犬病消除形势.方法使用分阶段消除狂犬病方法(stepwise approach to rabies elimination,SARE)工具完成评估.结果北京市市狂犬病消除处于较为初级的1.5阶段.评估涉及7个方面,其中法律法规及标准完成率为100%;数据收集和犬只管理完成率为59.09%和58.33%;宣传教育和跨部门合作为15.79%和27.27%.消除活动中,卫生部门负责的人狂犬病防控相关活动完成度较高(64.86%),其次为犬只管理相关活动(52.94%),需要多部门协作的活动完成度较低(31.82%).结论北京市具备消除犬传播人狂犬病的基础条件,采取综合措施以提升犬只免疫为关键,以便逐步实现犬传播人狂犬病的消除. 李晓梅 周涛 郭俊林 赵景义 卢莉关键词:狂犬病 联合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早期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弥漫性肺实质损伤所致的肺功能不全.该研究设想,应用调频地荡通气(HFO)的特殊通气模式及恰当的肺复张策略,可扩张ARDS中萎陷的肺泡,促进NO的效果,减... 周涛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通气 文献传递 2004—2015年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疾病谱变化趋势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4 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疾病谱特征和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指导AFP病例的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4 2015年北京市AFP病例监测资料,将12年平均分为三个时间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FP病例疾病谱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2004 2015年北京市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26/10万~3.80/10万之间,临床诊断包括45种疾病,顺位前20名的疾病占所有病例数的87.05%;三个时间段期间,疾病谱顺位发生了一定变化,6种疾病一直居顺位前10名,7种疾病顺位上升至前10名,3种疾病顺位下降至10名外。结论可根据AFP病例疾病谱的变化特征,扩充检索疾病名称和关键词的范围,指导AFP病例的报告工作。 李娟 李晓梅 张朱佳子 赵丹 周涛 张合润 罗明 龚成 李仁清 李爱华 卢莉 吴疆 庞星火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疾病谱 代谢综合征组分及不同组合与冠心病相关性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不同组合与冠心病(CH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为CH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8254名≥18岁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比较各MS组分、组分个数以及组分的不同组合形式与CHD患病的相关性。结果18254名≥18岁体检者中,MS患病率为29.83%,CHD患病率为1.05%;MS组分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或糖尿病5个MS组分均为CHD患病的危险因素(均P〈0.01);MS组分个数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当组分数为4个(OR=3.16,95%a=1.94—5.14)和5个(OR=4.12,95%CI=1.59~10.72)时CHD患病风险较大;MS组分个数相同时不同组合情况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组分个数为2时,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低(OR:0.06,95%CI=0.02~0.24),血压(BP)+空腹血糖(FPG)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高(OR=4.60,95%CI=1.44~14.69);组分个数为3时,BP+FPG+HDL—C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高(OR=5.08,95%CI=1.15—22.40);组分个数为4时,BMI+BP+甘油三酯(TG)+FPG组(OR:4.38,95%CI=1.03—18.61)和BMI+BP+FPG+HDL—C组(OR=4.33,95%CI=1.20~15.66)CHD患病风险均相对较高。结论MS组分是CHD的危险因素,CHD患病风险随MS组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组分个数相同时不同组合与CHD的相关性不同。 郭靖文 周涛 陶丽新 霍达 李丽 罗艳侠新疫苗引入免疫规划后培训与信息传导效果调查 2018年 目的评估北京市免疫规划引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后培训与信息传导效果,总结新疫苗引入培训经验与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方法在西城、海淀、大兴、怀柔区,按接种门诊级别AAA级、AA级和A级,每个区选择预防接种门诊3个,共调查接种医生83名、携带孩子接种免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家长40名。均由调查员现场询问调查对象后填写问卷。结果接种医生对疫苗程序、接种部位、禁忌症等实际操作知识知晓率均能达到96%以上,对疫苗毒株等理论知识知晓率低于45%。医生在接种过程中告知家长信息以疫苗名称(74.70%)和不良反应(73.49%)为主,其次为预防疾病病种(45.78%)。77.5%家长知晓IPV接种后不良反应,只有32.5%家长自述了解IPV且能够正确说出IPV预防什么疾病,但知晓信息由医生口头告知的仅占全部调查家长的5%。结论引入前培训具有明显效果,但医生传导信息给家长的过程中存在信息衰减,建议在不同岗位制定针对性的宣传信息,提高信息传导效率,同时避免单一信息宣传渠道。 赵丹 李晓梅 卢莉 马蕊 周涛 杨帆 吴劲 孙昊 刘方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免疫规划 信息传导 文献计量学视角下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研究进展 2024年 目的分析2001—2022年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研究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1—2022年发表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775篇,刊载于1480种期刊。核心作者257位,形成了3个较大的研究团队。研究涉及401所研究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发文量位列前3位,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关键词网络形成10个聚类,研究重点包括信息化设施建设、技术支撑,以及信息化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业务实践。结论公共卫生信息化研究和实践应更加深入,需加强学者和团队间的跨学科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各地平衡发展。 杨帆 崔永强 周涛 霍达 赵月娟关键词:公共卫生 信息化 文献计量学 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中潜在类别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肝炎的中医症状、体征分类,探讨潜在类别模型在多个二分类反应变量聚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1年全国56家医院接受中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肝炎患者信息,建立肝炎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的数据库,最终得到737例肝炎患者症状和体征信息。利用潜在类别模型对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SAS软件Proc LCA模块),以探讨显在变量(中医症状)和潜在变量(中医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最少的潜在分类来解释显变量的关联程度。潜类别分析过程包括模型参数化、参数估计、模型识别、模型评价、潜在分类和结果解释。结果以BIC最小为标准,5个潜类别的潜变量模型是数据拟合的理想模型(BIC=2 601.43)。依据中医证候(中医症状、体征),对各种潜在类别依据其下各项目的条件概率特点进行潜类别解释,按照后验概率,737例肝炎患者可以分为5类,分别为:肝肾阴虚,湿阳脾胃,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各组的人数分别为:148人,170人,46人,265人,108人。结论潜在类别分析是描述一组分类变量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数学模型,综合了结构方程模型与对数线性模型的思想,潜变量的"降维简化"技术既可以从群体角度帮助我们确定肝炎的证候分类,也可以从个体角度确定其属的证候,达到中医辨证的目的。 周涛 赵枫朝 陶丽新 潘蕾 张磊 闫傲霜 郭秀花关键词:肝炎 中医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