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涛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大学生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政治
  • 2篇上海高校
  • 2篇社会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教育研究
  • 2篇红色资源
  • 2篇辅导
  • 2篇辅导员
  • 1篇大学生德育
  • 1篇大学生调查
  • 1篇德育
  • 1篇学生德育
  • 1篇育人
  • 1篇育人为本
  • 1篇政治教育

机构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周涛
  • 3篇申国勇
  • 2篇孟志雷
  • 1篇曲德强
  • 1篇李景玉
  • 1篇郑静
  • 1篇谢金平

传媒

  • 2篇科技信息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全国商情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社会分工视域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被引量:4
2014年
目前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大多数是把其作为个体来进行的,强调辅导员队伍自身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相对忽略其作为社会中的职业群体所应具备的社会属性。高校辅导员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辅导员队伍建设应放在社会分工大体系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社会分工的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对其进行内涵界定和逻辑关系厘定,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
周涛郑静
关键词:社会分工辅导员队伍建设社会化
育人为本 管理为基 服务为重——浅谈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被引量:5
2004年
如何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经验,着重从育人、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周涛曲德强李景玉
关键词:育人为本高校共青团青年大学生品德共青团工作
儒家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的现代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从儒家文化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加强儒家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儒家文化对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的论启示和方法论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了在现时期,高校应当重视和挖掘儒家文化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周涛谢金平申国勇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生德育
上海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海是红色资源独特、基础厚实、潜力巨大的城市,但上海高校在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上海高校要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申国勇孟志雷周涛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探析被引量:9
2014年
在综述国内关于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部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首次提出辅导员所应具有的三种核心职业能力:职业化层面的"融合能力"、专业化层面的"钻研能力"和专家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能力",并对这三种核心职业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概念阐释和关系界定。最后,围绕辅导员承担着的"成己"与"成物"双重责任,提出了"构建矩阵式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和"构建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内容与结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引领模式,以将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周涛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
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海高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海是红色资源独特、基础厚实、潜力巨大的城市,但上海高校在利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上海高校要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申国勇周涛孟志雷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探析被引量:6
2015年
汇总相关调研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容易导致大学生知行不一。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引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与内心认同。基于此,本文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内在机理基础上,从"生活化"和"化生活"两个层面出发,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
周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