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油气井筛管顶部固井完井提拉预应力地锚装置的应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井筛管顶部固井完井提拉预应力地锚装置的应用方法。装置是在中心管外部套装液缸外套、活塞、推动底座、拉杆、锚爪和固定套;在中心管开设数个径向进液孔。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向油气井内下入包括固井循环开关、管外封...
- 孙荣华周广清杨启贞徐鑫杨海波商瀛心刘中海王家新王爱民冯德杰张建国李国锋彭志刚余金陵郭新军任永光李文才唐明马明新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试曲线类型的新认识被引量:1
- 2002年
- 高压或常压极低渗透层压力曲线特征表现为流动平缓 ,压力恢复缓慢 ,实践已证实具有此类曲线特征的地层增产措施无效。但近年来 ,胜利油田连续出现多口具有此类曲线特征的地层经压裂或酸化获得增产的好效果。从试井理论基础入手 ,认真分析了出现这类特殊测试曲线形态及其措施有效的原因 ,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对今后该类曲线的认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太斌鲁宜全黎洪周广清
- 关键词:油层改造压力恢复曲线试井理论
- 济阳坳陷陆相页岩油气藏组合缝网高导流压裂关键技术被引量:4
- 2023年
- 济阳坳陷页岩油气藏具有埋藏深、构造复杂、沉积相变化快、纹层发育、原油黏度高等复杂特征,采用常规缝网压裂技术时改造效果普遍不理想、压后产量低且衰减快,亟待攻关能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长期高导流能力复杂缝网的压裂新技术。为此,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开展了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四级组合缝网构建、主裂缝脉冲加砂理论与技术研究,形成了组合缝网高导流压裂关键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充分考虑页岩油气富集、可动性、页岩纹层发育情况等特征,建立了考虑“岩屑—岩心—井眼—储层”的“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模型,井位布置、压裂层位及射孔位置优选更加精准;②构建了CO_(2)与酸液联合降低破裂压力,低黏度压裂液造复杂缝、高黏度压裂液促缝高的组合压裂液新模式,增加了压裂后缝网的复杂性;③形成了多层叠置储层压裂后的“大缝宽主裂缝+分支裂缝+自支撑裂缝+酸蚀蚓孔缝”四级组合缝网体系,提出了主裂缝脉冲加砂、分支裂缝连续加砂的高导流缝网加砂压裂新方法,提升了缝网的长期导流能力。结论认为,“双甜点布缝+CO_(2)与酸液降破促缝+压裂液变黏高黏+主裂缝脉冲加砂”的组合缝网高导流压裂关键技术,促进了济阳坳陷陆相页岩油气藏的高黏度原油经济高效开发,为类似地区页岩油气藏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参考。
- 朱海燕焦子曦刘惠民周广清王建东张潦源
- 探井试油连续计量装置
- 一种探井试油连续计量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分离器、流量计、阀及管路等。分离器上部的进液管路至井口生产管路上顺次安装有除砂器、手动阀、温度计、压力表;油井气体测量管路上的手动阀之间安装有旋进旋涡流量计;分离器顶端的气体计量管...
- 李新华宋明水马珍福周广清魏斌邱明文崔滨源郭海滨孟宪波盖王磊徐文庆刘常福杭发琴马恩才
- 文献传递
- 探井试油连续排液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井试油连续排液装置,包括基座、控制柜、刹车、电机、减速器、滚筒及其上缠绕的钢丝绳、下定滑轮、支架、上定滑轮、行程传感器、动滑轮、悬绳器、光杆、井口、油管柱、井下泵、输入联轴器、制动器和输出联轴器,所述控...
- 张振海李雪邱明文徐文庆杭发琴周广清
- 文献传递
- 探井试油连续计量装置
- 一种探井试油连续计量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分离器、流量计、阀及管路等。分离器上部的进液管路至井口生产管路上顺次安装有除砂器、手动阀、温度计、压力表;油井气体测量管路上的手动阀之间安装有旋进旋涡流量计;分离器顶端的气体计量管...
- 李新华宋明水马珍福周广清魏斌邱明文崔滨源郭海滨孟宪波徐文庆刘常福杭发琴马恩才
- 文献传递
- 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对可压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针对性的压裂未取得预期效果。立足于岩石学特征,从脆性矿物类型、含量、产状及成因、黏土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岩作用强度、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对泥页岩可压性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与美国相关盆地的页岩有关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泥页岩脆性矿物以硬度较低的方解石为主,总体抗嵌入能力较差;陆源的石英碎屑颗粒弥散状分布,影响压裂应力集中造缝,但含量仍与岩石脆性正相关;结晶形成的碳酸盐纹层导致岩石纵、横向非均质性增强,不利于压裂形成复杂网状裂缝;有机质含量与岩石脆性负相关,与源岩质量正相关,有利可压层段的选择需辩证综合分析;地层年代新、成岩时间短使岩石相对呈塑性,岩石脆性破裂难度增加。泥页岩可压性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既取决于岩石学特征又受围压条件及地应力差异等地质条件影响;压裂效果还受压裂液体系及施工参数的选择等方面的影响。
- 郝运轻宋国奇周广清李政王伟庆李博张存霞
- 关键词: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可压性古近系
- 非自喷井高压物性资料录取工艺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结合油田生产实际 ,对非自喷井录取高压物性资料工艺 ,尤其是对电控式高压物性取样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优化了系统配置和地面控制器的部分参数 ,增加了压力预测模块功能 ,扩大了非自喷井取高压物性资料范围 ,形成了一套适合胜利油田的非自喷井取高压物性资料工艺。
- 鲁宜全鹿天柱张钦东庞尚海周广清
- 关键词:非自喷井抽油井
- 柴油基压裂液高温流变性实验研究
- 1997年
- 使用RV2粘度计研究了柴油基压裂液高温表观粘度随剪切时间和剪切速率的变化,配液方法和粘度计内转筒几何尺寸对测得的表观粘度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基压裂液的表观粘度与稠化剂磷酸酯铝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而剪切速度、pH值(配液方法)对其表观粘度也有明显影响,剪切时间对表观粘度的影响不大。
- 李爱山李青慧鞠玉芹马利成周广清
- 关键词:压裂液油层
- 柴达木盆地马海东地区古近系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微观致密区成因
- 2024年
-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东地区古近系的油气勘探已经取得发现,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认识不清是影响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揭示马海东地区古近系砂岩储层微观特征,综合运用岩石薄片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压汞测试等试验技术,开展了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及各储层非均质性对比研究,用变异系数定量表征了储层非均质强弱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古近系砂岩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方解石。②路乐河组Ⅰ砂组储层孔隙度较大,下干柴沟组Ⅱ砂组储层孔隙度中等,路乐河组Ⅱ砂组储层孔隙度最小。③储层岩石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成岩作用,路乐河组Ⅱ砂组储层非均质性最强,路乐河组Ⅰ砂组储层非均质性最弱,下干柴沟组Ⅱ砂组储层非均质性介于两者之间。④富塑性岩屑纹层或富杂基的低渗砂岩为致密储层,方解石胶结和塑性黏土质岩屑变形是致密储层形成的重要原因。
- 阮壮徐睿王杰常秋红王大华王建东周广清于炳松
-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低渗透砂岩储层古近系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