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春
- 作品数:85 被引量:53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呼吸循环异常的分析与护理被引量:42
- 2005年
- 报告了39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后病人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的异常情况,发生率约占全麻病人的1.6%。低氧血症(SaO2<90%)有28例,其中10例发生在拔管前,给予呼吸气囊加压辅助呼吸、吸痰、调整气管导管;18例发生在拔管后,其中4例需重新气管插管。严重低血压7例,高血压6例,术后早期活动性大出血4例(由PACU再次转入手术室止血),心律失常1例。以上病人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转危为安,无一例死亡。认为应密切观察全麻术后恢复早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确保病人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 郑文美周大春陈肖敏
- 关键词:病人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PACU低血压心率
- 一例大熊猫腹腔镜及上消化道手术的麻醉管理
- 2021年
- 从麻醉前准备、麻醉方案、麻醉监护、输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1例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腹腔镜及上消化道手术的麻醉管理,总结了麻醉效果及注意事项,可为大熊猫的胃肠道手术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 郑应婕周大春王成东罗娌胡新波江志应志豪陈玎玎
- 关键词:大熊猫麻醉管理胃肠道手术麻醉监护
- 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剖胸肺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全凭静脉麻醉联合静脉镇痛(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点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除CD8^+各指标术后均有所上升(P<0.01)外,其他细胞学指标(CD3^+,CD4^+,NK细胞)术后均有所下降(P<0.05或0.01);B组各指标在术后72h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均P>0.05),但A组仍与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硬膜外镇痛是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干扰较小且恢复较快的一种麻醉方式。
- 朱韵甜陈亦蛟周大春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镇痛细胞免疫
- 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患者芬太尼呛咳反应的观察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能否通过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方法将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8月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优化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方法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1min时芬太尼1μg/kg(1s内注入)、1min55s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2min时静脉注射丙泊酚1.5—2mg/kg、2min20s时将3μg/kg芬太尼在28内注入、5min时行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方法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1min时芬太尼4μg/kg(3s内注入)、1min55s时维库溴铵0.1mg/kg、2min时丙泊酚1.5—2mg/kg、5min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芬太尼呛咳的发生率和程度、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差异提示都能成功抑制插管反应。优化组比对照组呛咳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60和23/60,P〈0.01),呛咳强度明显减弱(重度呛咳率分别为0/60和8/60,P〈0.05)。结论全麻诱导时分次注射芬太尼不影响对插管反应的抑制,可以明显降低呛咳发生率和强度,对预防麻醉诱导期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 王磊姚锦华朱君健刘斌朱建国周大春
- 关键词:全身芬太尼呛咳
-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应用于气管插管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05年
- 乔庆顾晓静章岚何非方周大春
- 关键词:罗库溴铵维库溴铵气管插管
- 地氟醚麻醉对手术病人苏醒和周转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周大春丁勇何非方鲍军明郑文美张柯萍
- 关键词:地氟醚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吸入麻醉药苏醒时间
- 有创诱导降血氧法评估可孚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准确度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根据ISO 80601-2-61:2017的要求,验证可孚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准确度。方法:纳入12例志愿者,同时用受试设备和质控设备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监测,通过调节志愿者吸入空气和氮气的比例逐步降低其SpO_(2),分别在5个SpO_(2)区间内,记录受试设备数据并采集对应时间的动脉血样本测得SaO_(2)。比较受试设备SpO_(2)和动脉血SaO_(2)并进行统计。结果:以血气分析SaO_(2)为对照,受试设备SpO_(2)准确度为1.98%,符合SpO_(2)准确度在非运动条件下均方根差为≤3.0%的要求。其脉率检测结果与质控设备的心率对比,偏差为(1.19±1.33)次/min。试验过程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可孚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准确度符合ISO 80601-2-61:2017以及中国YY 0784-2010的要求。
- 王高坚陈亦蛟林姣姣王方旭周克祝继洪裘燕周大春
- 关键词: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
- 盐酸多沙普仑减轻晚期癌症疼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期嗜睡的效果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盐酸多沙普仑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应用芬太尼+氯胺酮+咪达唑仑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期嗜睡和镇痛的影响。方法 20例需要接受PCIA治疗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均先后给予两种不同配方的镇痛药液进行自身对照。C配方为芬太尼+氯胺酮+咪达唑仑,D配方为C配方+盐酸多沙普仑。随机选择其中10例患者首次应用C配方,48 h后改用D配方;另外10例患者首次应用D配方,48 h后改用C配方。观察所有患者应用不同配方时期的镇痛镇静程度、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血气分析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两种用药方案时期均获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两种配方在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用药后2、12、24 h,D配方的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C配方(P值均<0.05),而QOL评分则显著高于C配方(P值分别<0.05、0.01)。D配方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剩余碱均显著高于C配方(P值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则显著低于C配方(P<0.01)。D配方镇痛期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配方(P值均<0.05)。结论晚期癌症疼痛患者PCIA配方中加入盐酸多沙普仑可改善患者的清醒程度,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袁孝忠周大春梁敏黄兵
- 关键词:多沙普仑静脉镇痛
- 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的新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肺保护性通气是指在机械通气时使用合适的通气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损伤的主要机制为机械通气时肺泡反复开放塌陷造成的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炎性反应。通过应用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可有效预防肺泡过度膨胀及完全塌陷,最小化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其最早应用于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肺保护性通气在全麻机械通气中应用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本文就肺保护性通气原理及术中应用进行综述。
- 王高坚周大春
- 关键词:潮气量呼气末正压
- 头位预防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04年
- 姚永兴张励才周大春曾因明
- 关键词:头位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穿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