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骨科导向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导向器,包括左导向杆、右导向杆、连杆、左十字通孔块和右十字通孔块;所述连杆横向贯通左、右十字通孔块;所述左导向杆和右导向杆分别纵向对应贯通左、右十字通孔块;所述左导向杆上部设置有三个螺套;上下螺套...
- 周伦
- 文献传递
- 两种方法冷冻保存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观察细胞毒反应、细胞活性、最大载荷和形态学变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与自体移植组对照。结果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髌腱的最大载荷无明显下降,细胞活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组织学观察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处理的移植物在术后未表现明显的排斥反应,且免疫反应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③移植后3周,各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移植后8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优于-80℃深低温保存组,但和自体移植组相近。④和-80℃深低温保存组相比,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移植物在术后的愈合过程和组织学行为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冻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 赵永生滕学仁胡光亮周伦
- 关键词:交叉韧带重建动物实验
-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 后交叉韧带(PCL)在膝关节运动中,起着重要的稳定和制动作用,受损后不仅使膝关节产生动力性异常,还可导致膝关节继发严重的退行性改变。近年来,随着关节镜外科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日趋成熟,在自体肌...
- 滕学仁胡光亮赵永生周伦赵而海
- 关键词:膝关节韧带韧带损伤韧带重建肌腱移植
- 文献传递
- 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与欣维可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对比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和对比分析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与欣维可(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单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组、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组和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组。采用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8、、12、24和52周进行治疗效果评定。所有治疗在同一医院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采用单盲(病员侧)方法。借助Stata软件,采用混合模型的方法对重复测量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单纯关节腔灌洗、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和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均在治疗后8、12和24周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后两组在52周仍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②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和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关节腔灌洗(P<0.05);③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治疗后1周,在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P<0.05),在其他时段上无明显治疗差异(P>0.05)。结论单纯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及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二者联合应用并不能明显增加疗效。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佳较单纯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明显,且持续时间长,操作简单。
- 滕学仁胡光亮赵永生周伦李建民
- 关键词:骨关节炎欣维可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全身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全身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氨甲环酸的不同使用方式分为A组(氨甲环酸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给药,31例)、B组(氨甲环酸静脉滴注给药,29例)、C组(氨甲环酸口服给药,35例)和D组(不使用氨甲环酸,33例)。比较4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输血率、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D组均大于A、B、C组(P<0.001);A、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输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4组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D组均低于A、B、C组(P<0.05),A、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口服、关节腔内局部注射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均可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出血,且3种用药方式效果无明显差异,均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周伦丁源吕洲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出血输血
- 骨科取钉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取钉器,包括台架、滑块、螺杆、电机、螺丝刀和电源线;所述“E”形台架的上设置有固定板滑槽,所述E”形台架的中间板安装在固定板滑槽内;所述“E”形台架的上板为中空状,上板两边设置有滑块滑槽;所述滑块...
- 周伦
- 文献传递
- 手部创面的分类与处理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手部创面的分类及处理原则。方法 6 0 0例手部创面患者据其创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一次手术修复成功 5 40例 ,二次手术或换药愈合 6 0例。结论 手部创面可依其原因、深度、性质、范围四方面进行分类。尽早手术覆盖创面 ,选择适宜的覆盖物 ,避免形成挛缩线 ,减少瘢痕形成 ,兼顾骨关节、肌腱、神经及血供的重建需要 ,进行一期重建或为二期重建创造条件 ,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并辅以理疗 ,均是处理手部创面的要点。
- 宋修军吴鸿昌曲永明张国庆周伦
- 关键词:创伤
- 自体半腱+股薄肌腱移植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双束重建
- 膝关节后外侧角(PLC)是膝关节后方重要稳定结构。临床上单纯的PLC损伤的发生率较低,常合并交叉韧带特别是后交叉韧带、半月板等结构的复合性损伤,临床上容易漏诊,影响膝关节手术的治疗结果。PLC损伤分为急性损伤和慢件损伤,...
- 滕学仁周伦胡光亮赵永生赵而海
- 关键词:肌腱损伤肌腱重建肌腱移植
- 文献传递
-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lligament,PCL)的方法并观察其早期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8月,对10例PCL受损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术。其中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lligament,ACL)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ACL;3例合并半月板后外侧角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角。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2个月,其中6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患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50.3分,术后平均91.2分。客观检查结果显示,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胫骨结节后沉,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阳性;术后所有患者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有3例病史较长(大于1年)的患者胫骨结节有轻度后沉。合并ACL损伤的2例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轻度受限(5°~20°)。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可减少自体取材造成的损伤及相应的并发症;提前制作供材,软腱端容易通过骨道,缩短镜下操作时间,减轻手术创伤。
- 胡光亮滕学仁赵永生周伦赵而海
- 关键词:关节镜后交叉韧带同种异体
- 关节镜下重建膝交叉韧带的技术经验与体会被引量:2
- 2005年
- 滕学仁赵永生周伦胡光亮赵而海
- 关键词: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