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宇
- 作品数:39 被引量:4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科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顺应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顺应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实验: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幼年期碘乙酰胺灌胃联合成年期夹尾应激刺激制造FD动物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灌胃,持续7 d。检测3 h进食量,并应用电子恒压器对各组大鼠进行胃顺应性检测。离体实验:制备大鼠近端胃体离体肌条标本,检测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大鼠近端胃体肌条张力的影响。结果在体实验:模型组大鼠3 h进食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3 h进食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胃顺应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顺应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离体实验:300、3000、6000μg/mL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显著降低大鼠近端胃体肌条张力,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可部分抑制其对平滑肌张力的降低作用。结论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改善FD大鼠胃顺应性,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进而降低近端胃体平滑肌张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吴震宇卢小芳张声生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 碘乙酰胺灌胃联合夹尾应激诱导大鼠FD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采用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灌胃刺激联合夹尾应激法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18只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和模型组(9只)。正常组大鼠每只给予2%蔗糖溶液0.2ml/d灌胃,持续6d;模型组大鼠每只给予0.1%的碘乙酰胺与2%蔗糖的混合液0.2ml/d灌胃,持续6d。灌胃结束后各组大鼠正常饲养至7周龄,7周龄起以郭氏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大鼠刺激1周,正常组不予任何干预,直至大鼠8周龄。大鼠8周龄时检测大鼠胃敏感性(以胃扩张刺激时大鼠颈斜方肌肌电均方根变化率为评价指标)及顺应性(以胃扩张刺激时大鼠胃内球囊容积/压力为评价指标),并于术后第二天检测各组大鼠3h摄食量及胃排空率。[结果]在IA灌胃期间(大鼠10日龄至15日龄),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大鼠7周龄时,各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7周龄开始予夹尾刺激1周后(大鼠8周龄),模型组大鼠体重较正常组显著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8周龄时胃敏感性及顺应性检测结果显示:在胃内球囊压力为40-60mmHg时,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颈斜方肌肌电均方根变化率显著升高(P<0.05),胃顺应性显著降低(P<0.05)。胃排空率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较正常组大鼠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IA灌胃法与夹尾应激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FD大鼠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FD的临床症状及内脏高敏感、胃顺应性降低、胃排空延缓等病理状态。
- 吴震宇张声生李培彩卢小芳汪正芳王佳佳李晓玲
- 关键词:内脏敏感性胃排空率
- 从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探讨及三七治疗的实验研究
- 目的:对从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理论探讨,并研究常用活血化瘀药物三七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是否能够对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起到保护作用,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对中医文献的研究,...
- 吴震宇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从瘀论治三七总皂苷
- 文献传递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与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1979年-2011年有关NAFLD中医辨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168个证候类型,规范为53个,出现频率>5%的证候依次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肝郁痰阻。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8个,其中病位类8个,频率>5%的依次为肝、脾、胆、胃、肾;病性类10个,频率>5%的依次为湿、热(或火)、气滞、痰、虚、血瘀。结论:目前NAFLD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对本病进行常见证候的研究,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本病奠定理论基础。
- 陈剑明张声生吴震宇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证候证候要素
- 中西医整合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方案”与“个体化治疗”的协调统一被引量:3
- 2024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HP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但根除成功率始终不能令人满意,根除方案不断更迭。遗憾的是,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多,疗程越来越长,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升高,难治性HP感染(refractor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RHPI)应运而生,成为当前亟需攻克的严峻课题。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逐渐探索出中西医整合治疗RHPI的新路径。笔者试梳理RHPI的治疗难点,解析相关共识处理方案,汇总中西医结合治疗RHPI的研究进展,寻找中医药治疗RHPI的优势环节与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西医整合治疗RHPI的相关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发展方向与思路。
- 吴震宇张声生
- 关键词:个体化治疗
- 仁术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功能及Ghrelin、5-HT、CGRP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研究仁术健脾理气方对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诱导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功能及胃促生长素(Ghrelin)、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初步探讨仁术健脾理气方治疗FD的机制。[方法]雄性10日龄SD幼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0只)和造模组(70只)。采用0.1%IA灌胃诱导大鼠FD模型。大鼠8周龄时进行模型评定,将造模成功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中药低剂量组(10只)、中药中剂量组(10只)、中药高剂量组(10只)和阳性药组(10只)5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1ml/100g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含量0.477 5g/ml、0.955 5g/ml、1.911g/ml的中药煎剂1ml/100g灌胃,阳性药组给予0.3mg/ml多潘立酮溶液1ml/100g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胃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血清中Ghrelin、5-HT、CGRP的含量。[结果]胃排空结果显示,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3h摄食量和胃排空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3h后胃内食物残余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学结果显示,中药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组FD大鼠血清中Ghrelin和5-HT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升高(均P<0.05),且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组FD大鼠血清中CGRP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均P<0.05),且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仁术健脾理气方对IA诱导的FD大鼠具有加快胃排空、降低胃肠感觉过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外周血Ghrelin、5-HT含量升高、CGRP含量降低有关。
- 李晓玲张声生杨成汪正芳吴震宇储益平熊鹰孙晓玮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胃促生长素
- 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香砂六君丸组、吗丁啉组,每组各12只.各药物治疗组...
- 王佳佳张声生吴震宇卢小芳李培彩赵鲁卿常雄飞
- 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多巴胺信号通路离子转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多巴胺信号通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影响,旨在探讨疏肝健脾方对IBS-D的疗效机制。[方法]将体质量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和疏肝健脾方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2组进行造模;采用体外短路电流测量技术测定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的短路电流变化。[结果]3组大鼠在基础电流、基础电压及跨上皮电阻三项电参数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DA)引起的最大短路电流下降值(△Isc),疏肝健脾方治疗组较IBS-D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将Cl-,HCO3-,Cl-/HCO3-从K-HS液中替代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非选择性Cl-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DPC阻断顶膜侧Cl-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上皮Na+通道阻断剂Amiloride阻断顶膜侧的Na+转运后、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Ba2+阻断顶膜侧K+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基本不受影响,疏肝健脾方治疗组较IBS-D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采用抑制剂Bumitanide抑制黏膜基底侧Na+-K+-2Cl-共转运体的离子、抑制剂SITS抑制黏膜基底侧Cl-/HCO3-转运后,3组大鼠的△Isc均减小但3组间△I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对IBS-D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其对大鼠结肠黏膜多巴胺通路相关的Cl-及HCO3-转运的调节作用有关,这一过程主要由结肠黏膜顶膜侧Cl-通道,基底膜侧阴离子交换体及Na+-K+-2Cl-共转运体等膜通道蛋白共同介导。
- 张声生郭前坤汪正芳陈剑明吴震宇李萍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疏肝健脾方多巴胺
- 芍药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疗效与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疗效及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1只)和模型组(51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分别从正常组和模型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5组:空白模型组、芍药苷高、中、低剂量组、双环醇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5mL/次,芍药苷治疗组分别以200、100、50mg·kg-1·d-1芍药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mg·kg-1·d-1双环醇混悬液灌胃。持续4周后处死动物,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及肾周和附睾脂肪,分离血清,检测、计算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等指数及血清脂联素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RT-PCR法评价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的mRNA基因表达。结果:第1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表现出内脏型肥胖,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APN)水平、肝组织内AMP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同时脂质合成基因SREBP-1c和FAS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高、中、低剂量组、双环醇组可改善胰岛素抵抗(P<0.05,P<0.01),上调血清APN水平(P<0.05,P<0.01),减轻各治疗组大鼠内脏型肥胖(P<0.05,P<0.01),提高肝组织内AMPK磷酸化水平及抑制脂质合成基因SREBP-1c和FAS的mRNA表达量。结论:芍药苷可以提高肝脏内AMPK活性,并可以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IR,减少肝脏细胞内脂质堆积,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和抑制肝细胞脂质合成途径有关。
- 陈剑明张声生郭前坤李琳吴震宇汪正芳高月马增春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芍药苷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治体系构建和应用及效应机制研究
- 张声生赵鲁卿吴兵吴震宇汪正芳陶琳汪红兵李乾
- 关键词: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