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雷 作品数:28 被引量:189 H指数:9 供职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miR-208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miR-208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ST端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各50例;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入院即刻、4 h、12 h、24 h血清中miR-208a、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ROC曲线分析入院即刻上述血清指标分别在诊断NSTEMI和UA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miR-208a水平与cTnT、CK-MB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入院即刻及对照组空腹状态下,三组血清miR-208a、cTnT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测时间点NSTEMI组和UA组患者血清miR-208a、cTnT和CK-MB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经多重比较,结果发现:(1)两组患者入院即刻血清miR-208a和cTnT水平比较,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K-M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入院后4、12、24 h,组间上述三种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08a在ACS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P=0.004),其中最佳诊断参数为9.278;cTnT在诊断中具有中等诊断价值(0.70.05)。结论血清miR-208a在ACS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优于cTnT和CK-MB,对NSTEMI的鉴别能力优于UA。 耿国英 刘恒亮 赵玉洁 巴宁 毛磊 吴雷 陈文山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至2010年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身体指标的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等。结果经比较得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2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治疗效果明显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吴雷关键词: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美托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86例D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则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81.4%);治疗后实验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HF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能有效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采用。 毛磊 耿国英 吴雷关键词:美托洛尔 舒张性心力衰竭 脉搏波传导速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方法:30例首次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血压、血糖、血脂和脉搏波速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周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前后对比分析血压和脉搏波速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3.2±8.2mmHg vs 120.3±15.7mmHg)、舒张压(101.3±7.2mmHg vs 69.9±9.7mmHg)总胆固醇(5.16±0.68mmol/L vs 4.02±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9±0.58mmol/Lvs2.52±0.47mmol/L)和脉搏波速度(1993.3±223.5cm/s vs1219.2±168.3cm/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周后,患者收缩压(153.2±8.2mmHg vs 126.6±8.1mmHg)、舒张压(1O1.3±7.2mmHg vs78.6±4.5mmHg)和脉搏波速度(1993.3±223.5cm/s vs 1421.6±158.2cm/s)显著下降(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改善动脉顺应性。 刘恒亮 刘洋 刘灵芝 耿国英 毛磊 吴雷关键词:高血压 脉搏波速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培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培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方法观察36例首次确诊的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培多普利不同剂量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和脉搏波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脉搏波速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培多普利治疗12周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波速度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培多普利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改善大动脉顺应性,增加大动脉缓冲功能。 刘恒亮 刘洋 刘灵芝 耿国英 毛磊 吴雷关键词:培多普利 高血压 脉搏波速度 阿齐沙坦与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阿齐沙坦与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9月—2017年2月从全国多家研究中心筛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304例,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组和阿齐沙坦组。受试者从起始剂量开始,阿齐沙坦片20 mg/次和奥美沙坦酯片模拟剂,1次/d,或奥美沙坦酯片20 mg/次和阿齐沙坦片模拟剂,1次/d,开始治疗。用药后第8周末对受试者进行血压评价,如果服药前(药物浓度谷值时)坐位收缩压≥140 mmHg(1 mmHg=133 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则试验药物剂量加倍(阿齐沙坦片40 mg/次口服或奥美沙坦酯片40 mg/次,1次/d)继续治疗8周,如果服药前(药物浓度谷值时)坐位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则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8周。治疗总周期16周。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和达标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12、16周收缩压、舒张压,血压与治疗前差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8、16周,奥美沙坦酯组有效率分别是66.89%、69.59%;阿齐沙坦组有效率分别是59.60%、58.9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用药8、16周,奥美沙坦酯组达标率分别是62.16%、61.49%;阿齐沙坦组达标率分别是56.95%、56.29%,两组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12、16周,两组受试者的坐位收缩压、舒张压逐渐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受试者的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逐渐降低,至16周末时,两组间坐位舒张压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末时两组收缩压下降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性方面,阿齐沙坦组疗效未达非劣效于奥美沙坦酯组,但阿齐沙坦自身的降压效果显著并具临床意义;安全性方面,阿齐沙坦组与奥美沙坦酯组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安全性良好。 徐国防 吴雷 赖耀文 李广辉 赵岳 高盼 刘平 张永玲 李晓苏 安松涛关键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比索洛尔及氯沙坦钾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使用比索洛尔和(或)氯沙坦钾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进行治疗,观察其脑钠肽(BNP)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变化。方法以2013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入院DHF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A组)50例,氯沙坦钾治疗组(B组)50例,比索洛尔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组(C组)50例,3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入院时分别检测PWV,心脏彩超(LVEF,E/A),脑钠肽(BNP)。服药半年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三组间PWV,LVEF,E/A,BN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间PWV,BNP、E/A均明显改变(P<0.05),且C组改善更为明显,LVE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或氯沙坦钾可显著改善DHF患者心功能及动脉硬化,联合使用会取得更显著的变化。 吴雷 刘恒亮 耿国英 赵明虎 毛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心脏内科收治的76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随访1年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测定手术前后MPO差值(ΔMPO)对冠脉支架置入术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ΔMPO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心脏不良事件间的相关性。结果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清MPO、hs-CRP、IL-6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ΔMPO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86,95%可信区间为0.471~1.000,ΔMPO用于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ΔMPO仅与年龄存在明显相关性,且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着ΔMPO水平的升高而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ΔMPO水平可以初步诊断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心血管风险,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独立的预测作用。结论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PO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血清ΔMPO水平可以初步诊断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可以作为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标志物。 耿国英 赵玉洁 巴宁 毛磊 吴雷 陈文山 刘恒亮关键词:冠心病 过氧化物酶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 目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月收入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72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吴雷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血糖控制方式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方式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冠心病并T2DM患者30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14例与预后不良组89例,根据血糖控制方式分为单纯饮食控制组42例、胰岛素治疗组75例、口服药物治疗组186例。比较不同血糖控制方式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纯饮食控制组、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饮食控制组、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C反应蛋白(CRP)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OR=5.119,95%CI(1.256,6.428)]、TG[OR=2.257,95%CI(1.055,4.828)]、空腹血糖[OR=3.074,95%CI(1.521,6.213)]、HbA_(1c)[OR=5.376,95%CI(2.777,10.407)]、CRP[OR=5.853,95%CI(2.442,14.029)]、血糖控制方式[OR=5.830,95%CI(2.564,13.253)]是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糖控制方式是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姬劲锐 刘静 韩文杰 吴雷 刘恒亮关键词:冠心病 血糖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