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跃跃

作品数:28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老年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6篇女性
  • 6篇腺瘤
  • 5篇育龄
  • 5篇育龄期女性
  • 5篇糖尿病患者
  • 5篇细胞
  • 5篇病患
  • 5篇垂体
  • 5篇垂体腺瘤
  • 4篇白细胞
  • 3篇血糖
  • 3篇血压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糖耐量
  • 3篇细胞计数

机构

  • 28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嵩明县人民医...

作者

  • 28篇吴跃跃
  • 27篇刘军
  • 23篇徐炯
  • 23篇盛励
  • 21篇黄新梅
  • 20篇陈灶萍
  • 17篇杨敏
  • 15篇查兵兵
  • 12篇王芳
  • 11篇丁和远
  • 10篇孙田歌
  • 7篇顾勇
  • 7篇张瑞
  • 5篇洪洋
  • 4篇韩晓洁
  • 2篇李士其
  • 2篇韩小洁
  • 2篇于志艳
  • 1篇李悦
  • 1篇李小静

传媒

  • 8篇临床内科杂志
  • 7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血红蛋白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红蛋白(Hb)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2101例60岁以上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臀围(H)和血压,检测 Hb、血脂、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根据血压水平将其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120/80 mmHg,477例)、高血压前期组(120~139/80~89 mmHg,773例)、高血压组(≥140/90 mmHg,851例)。结果随着 Hb 含量逐渐升高,血压水平随之升高(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Hb 含量与体重、W、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LT、甘油三酯(TG)、FBG 及体重指数(BMI)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Hb 最高四分位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最低四分位组的2.461倍(P <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Hb 是 SBP 和 DBP 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老年人群中随着 Hb 含量升高其血压水平随之升高,Hb 含量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王坤伟刘军徐炯丁和远盛励查兵兵吴跃跃黄新梅王芳陈灶萍孙田歌韩晓洁洪洋顾勇
关键词:老年人血红蛋白高血压
老年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以明确老年糖尿病人群铁代谢的特点。方法入选T2DM 316例,IGT 133例,正常组228例;基线检测了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SF),采用稳态模式(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3年后进行了相同的随访,并比较随访前后各组间血清SF水平的差异。结果基线时和3年后,IGT组和T2DM组血清SF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T2DM组3年后血清SF水平较基线时有所下降(P<0.01)。基线时SF与空腹胰岛素和2 hBG独立相关,3年后SF与FBG、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独立相关。结论基线时和3年后老年IGT组和T2DM组血清SF均高于正常组,SF与胰岛素抵抗正相关,老年T2DM人群3年后SF水平较基线时有所下降。
张瑞刘军徐炯吴跃跃盛励陈灶萍查兵兵杨敏黄新梅
关键词:老年血清铁蛋白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男,汉族,34岁。患者6年前因臀部脓肿就诊,多次检测空腹血糖(FPG)18—19mmol/L,查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为“2型糖尿病”,当时予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FPG水平在5~6mmol/L,后改为格列美脲片2mg每天1次,FPG稳定在5~6mmol/L,查糖化血红蛋白6.01%。
何永俊黄新梅吴跃跃查兵兵杨敏张瑞于志艳刘军
关键词: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耳聋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血细胞计数比值及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白细胞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存在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老年人(年龄≥65岁)2322例。采集一般资料,测量腰围、身高、体质量、血压,测定血常规、血糖、胰岛素、血脂、肝肾功能,计算体质指数(BMI)、NLR、PLR、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β细胞功能(HOMA-β),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中对代谢综合征定义分成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NLR1.7(1.3,2.2)比1.7(1.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PLRE84.0(67.0,105.7)比89.0(67.2,112.0)3显著降低(P=0.006),且随着异常代谢组分的增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P〈0.05);白细胞[6.3(5.4,7.3)比5.8(5.0,6.7)]明显升高(P=0.000),且随着异常代谢组分的增加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按三分位数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成3组,HOMA—IR在NL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R组间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在白细胞组间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是代谢综合征独立危险因素[OR=1.24(1.15~1.33)],亦是代谢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MS2:OR=1.12(1.01~1.24),MS3:OR=1.40(1.04~1.89)]。结论白细胞预测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优于NLR和PLR。
吴跃跃徐炯刘军黄新梅杨敏陈灶萍盛励王芳孙田歌顾勇洪洋查英韩小洁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血细胞计数白细胞
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黄新梅刘军陈灶萍徐炯査兵兵盛励孙田歌杨敏丁和远张瑞吴跃跃
老年高血压患者白细胞计数与血压控制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与其血压控制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入选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的1919例60岁以上服用≥1种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脂、空腹血糖、血肌酐.根据血压控制水平将其分为4组: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组218例、120-139/80-89 mmHg组632例、140-159/90-99mmHg组754例、≥160/100mmHg组315例. 结果 随着血压水平升高,白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高血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与收缩压、脉压、体质指数、体质量、腰围、腰臀比、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0.12、0.14、0.13、0.13、0.15、0.12和0.17,均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血压≥160/100 mmHg组白细胞计数(>7.1×10^9/L)升高是<120/80mmHg组的1.518倍(95%CI:1.003-2.298,P<0.05);白细胞计数是收缩压及脉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以血压140/90 mmHg为分界值,白细胞与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所得白细胞的切点值为5.25×10^9/L.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越差,其白细胞计数越高.白细胞计数可能是血压控制水平的预测指标之一.
王坤伟刘军徐炯丁和远盛励查兵兵吴跃跃黄新梅王芳陈灶萍孙田歌韩晓洁顾勇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g糖耐量试验血糖水平与大于胎龄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在孕24~28周利用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比较妊娠期糖尿病人群大于胎龄儿组与适于胎龄儿组的一般资料、糖代谢指标及胎盘情况,并分析预测大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大于胎龄儿的重要预测因子,其切点值为5.55mmol/L。
孙田歌杨敏黄新梅盛励吴跃跃于志艳张瑞刘军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大于胎龄儿血糖
老年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白细胞计数与其血压水平的关系
王坤伟徐炯丁和远盛励查兵兵吴跃跃黄新梅王芳陈灶萍孙田歌韩晓洁顾勇刘军
老年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小板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T2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血小板功能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型糖尿病组患者769例,IFG组患者856例和正常组(NGT) 764例,比较各组间血小板参数差异.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Stepwise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血小板参数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CV)为(11.0±1.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4.6±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CV:10.8±1.0;PDW:14.0±2.2)和IFG组(MCV:10.9±1.0;PDW:14.2±2.3)(P<0.01);所有入组患者HOMA-IR四分位分组,PDW及MCV随着HOMA-IR的水平升高而逐步升高;MCV及PDW四分位组,第二分组(Q2)的HOMA-IR水平最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PLT)(r=0.04)、PDW(r=0.073)、MCV(r =0.061)与HOAM-IR呈正相关;Stepwise多元逐步分析显示,PDW与HOMA-IR独立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体积增大,体积变异度增大,胰岛素抵抗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独立相关.
杨敏丁和远徐炯盛励黄新梅吴跃跃刘军顾勇
关键词:糖尿病血小板功能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
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报道1例因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男性患者,因肾功能异常伴全身多关节疼痛就诊。入院完善常规检查提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并肾病、慢性肾脏病Ⅳ期、PTH升高、高钙低磷血症,临床高度怀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超声未见明显占位,^(18)F-FDG全身代谢显像和^(99)mTc-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提示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伴功能亢进。患者垂体前叶功能、胰腺、内分泌相关激素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可能,结合患者症状和既往病史,排除三发性甲旁亢可能,诊断为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致PHPT。予补液、利尿、降钙素促进尿钙排泄、唑来膦酸抑制骨吸收治疗后血钙降至正常,进一步行胸腔镜下纵隔内肿物切除术,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随访各项指标正常,未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复发。对于PHPT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影像学表现综合考虑从而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尤其需要关注是否有异位腺瘤和多内分泌腺瘤存在的可能,减少漏诊率和复发率。
李悦李悦刘军查兵兵李晓莹刘军
关键词:高钙血症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