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蕾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失业者工作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失业者的工作意愿描述了失业者打算再就业的愿望。在综述国外对失业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失业者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体系,并通过对北京36个社区再就业者失业期间情况的回顾性研究,使该体系得到初步验证。定性访谈资料描述了失业者的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失业者的工作意愿由正、负两个方向的工作意愿组成,它们最终合力形成工作意愿。影响正向工作意愿的因素包括财务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工作价值和规范因素以及社会生活因素。影响负向工作意愿的因素包括个人资本因素、健康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劳动力市场因素。根据这些发现和结论,发展出关于失业者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意义。
- 吴蕾
- 关键词:失业者影响因素
- 农业流动人口社区就业意愿研究
- 2015年
- 中国大规模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改变。相关政策希望促进农业流动人口在社区层面的就业,但现有研究对农业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就业问题,特别是他们从事社区就业的意愿缺乏说明。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在北京社区层面就业的农业流动人口进行了访谈,意欲说明这一群体的社区就业意愿,进而探索影响他们这一意愿的因素。通过应用工作障碍研究框架分析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这一群体打算继续从事社区就业,但考虑到影响这一意愿的个体、家庭、社会网络、社区就业本身和歧视等因素,从事社区就业只是他们无奈的选择。文章呼吁改变农业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倡议通过社会服务为他们的社区就业提供支持。
- 吴蕾张昕
- 关键词:就业意愿社区就业农业流动人口劳动力市场
- 预期悲伤理论视域中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结案经历与挑战被引量:1
- 2022年
-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务教育注重专业实习,而结案是微观社会工作实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结案中实习生和案主都要面对专业关系结束可能带来的预期悲伤,而实习生需要处理案主和自身的结案反应,由此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在预期悲伤理论指导下,本文探寻社工硕士学生在个案工作实习中的结案经历,试图说明他们在结案中面对的挑战。通过对十名社工硕士学生实习经历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社工硕士学生在自然结案、案主发起的结案和强制结案的经历中体验到案主和自身的多种结案反应,他们运用回顾和肯定、澄清身份等多项结案技巧结束了专业服务关系。在此过程中,他们面对了专业技能需要提升、案主依赖、结案后联络、学校教育和机构督导有待调整等方面的挑战。根据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了结案实务和研究方面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实习收获和成长。
- 吴蕾李雯娟
- 关键词:结案个案工作
- “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育儿选择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来看,留守生命事件曾显著提升被访者物质生活水平,但也使其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疏离,形成自立且自卑的人格,并使其在学业和身心成长上受阻。这种生命历程影响到被访者后来的育儿选择,他们均倾向于采取以高质量亲子陪伴、兼顾子女身心成长为重的流动抚育方式。这种育儿选择策略彰显出社会变迁作用于个体成长轨迹的结果,说明"留守"这一特殊生命事件对个体生命历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刘凌吴蕾
- 关键词:留守儿童新生代农民工
- 留守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历时性影响研究——以湘赣两省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对有留守经历的“80后”青年进行访谈,发现该群体童年的亲子分离感知基本延续至其青年和成年早期,童年的亲子分离感知强化了其与父母的低频沟通模式,塑造了低亲密度的亲子关系;在成年期,受访者与父母的日常互动增多,亲子距离感被弱化,但亲子关系并未大幅改观。因此,要以构建积极的亲子分离感知为重点,兼顾亲子沟通的深度和频率,以增进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
- 刘凌吴蕾
- 关键词:留守经历生命历程
- 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
- 本研究聚焦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以SAFE模型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21名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的面对面、半结构的深度访谈描述和分析返乡工伤致残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其生存发展的风险性因素.研究发现,...
- 何欣吴蕾
- 关键词:权利保障社会环境
- 文献传递
- 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文章聚焦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以SAFE模型为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21名返乡工伤致残农民工进行面对面、半结构的深度访谈,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以及影响其生存发展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工伤、残障与户籍的叠加效应致使这一群体处于极端弱势地位,返乡是其迫不得已的生存策略。医疗康复资源严重不足、社会连接及支持系统的脆弱与单一、以及单纯自我依赖的经济保障构成了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三大风险性因素。返乡工伤致残群体处于极端弱势地位且带有强烈的隐蔽性,而提供基本的、整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相关服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注重个案管理的制度设计是有益的政策方向。
- 何欣吴蕾
-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