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位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贺国丽吴秀荣杨舒盈
- 关键词: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间质部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腹腔妊娠
- STAT1表达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STAT1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106例HGSC患者病理活检组织标本构建组织微阵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所有活检组织标本中STAT1的表达情况,分析STAT1表达对HGSC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在HGSC中STAT1的高表达与高OS显著相关(P=0.01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STAT1表达、FIGO分期和细胞减灭术状态对HGSC患者OS均有独立影响。结论:STAT1高表达与HGSC患者更高的OS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 李玮张静朱根海吴秀荣
- 关键词:STAT1预后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 宫腔镜对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诊治
- 2002年
- 目的 通过对 5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 ,诊断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方法 应用宫腔镜观察宫内节育器的位置 ,并取出嵌顿、迷失的节育器 ,同时了解子宫内膜情况。结果 通过 52例宫腔镜检查 ,发现IUD位置下移 ,倾斜、变形、断裂、残留 2 1例 ,嵌顿 1 0例 ,迷失 2例 ,位置正常 1 9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IUD的并发症 ,同时对IUD取出困难者无疑是一个最佳有效的方法 ,其损伤小、安全、操作方便 ,值得推广 。
- 杨舒盈吴秀荣包珊王雁陈春英
- 关键词:宫腔镜IUD并发症妇科疾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242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1991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手术治疗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242例,发病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8.5岁,如表.
- 吴秀荣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 子宫核分裂活跃型平滑肌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电镜下子宫核分裂活跃型平滑肌瘤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择光镜诊断的7例子宫核分裂活跃型平滑肌瘤的组织标本,在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瘤细胞大而形态不规则,细胞器丰富,但肌丝、密斑、密体明显减少。细胞核有很深的切迹,核膜凹陷,出现假包涵体。结论:子宫核分裂活跃型平滑肌瘤仍起源于平滑肌细胞,但细胞的合成功能较高,呈一定程度的不成熟分化。
- 贺国丽谢瑶芸杨舒盈吴秀荣郑碧娟
- 关键词:子宫超微结构
- 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在子宫颈癌的研究
- 贺国丽黄光琦梁茱杨舒盈符生苗陈春英王雪吴秀荣郑碧娟纪武
- 细胞的黏附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黏附功能的丧失有利于肿瘤细胞从其原发灶脱离,迁移至其它部位。钙黏附素是最为重要细胞黏附分子,在组织的形态学发生、信号传导、细胞极性、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维持中发挥重大作用,它们表达程...
- 关键词:
- 关键词:E-钙黏附素Β-连环素子宫颈癌肿瘤转移
- 59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情况
-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的转移问题。方法收集近5年来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切除的FIGo Ⅰ期和Ⅱ期宫颈癌59例,其中57例术前进行了间接法盆腔淋巴结造影。切除的淋巴结全部分装送检。结果有淋巴结转移18例,...
- 贺国丽吴秀荣
- 文献传递
- 宫颈癌59例淋巴结转移情况简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后腹膜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方法 5年来进行广泛性子宫和盆腔淋巴结切除的FIGOⅠ期和Ⅱ期患者 59例 ,其中 57例术前进行了间接法盆腔淋巴结造影。切除的淋巴结分装标记送病检。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者 1 8例 ,转移率 30 %。切除的淋巴结数目 1 3~ 35个 ,平均 2 2个。转移部位以髂内最多 ,其余依次为闭孔、髂外、髂总、腹股沟深淋巴结 ,右侧多于左侧 ,但P >0 .0 5。临床Ⅰ期淋巴结阳性 2 4 .3 % ;Ⅱ期 40 .9% ,P >0 .0 5。术前淋巴造影与术后病理相符 2例 ,不符 2 8例 ,二者无相关关系 ,P >0 .0 5。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采用的临床分期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盆腔淋巴结切除对临床Ⅰ期宫颈癌是必要的。淋巴结的转移部位无特殊性。
- 贺国丽吴秀荣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解剖分期和预后评分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FIGO解剖分期和预后评分在GTT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比较完整临床资料的已治GTT患者90例,根据2000年FIGO分期和评分标准,进行解剖分期和预后评分,并据此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绒癌组高危比例37.8%,侵蚀性葡萄胎组高危比例17.3%。解剖分期为Ⅰ期和Ⅲ期的低危组患者疗效好于同期高危组患者(P<0.05)。在复发的6例患者中,1例为低危,5例属高危者。给予综合治疗的17例疗效满意。结论绒癌患者存在高危因素者多于侵蚀性葡萄胎。在同期别中,低危患者疗效要好于高危者。治疗时应同时参考解剖分期和预后评分并有效利用综合治疗。
- 贺国丽吴秀荣
- 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预后评分
- 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电镜下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择光镜诊断的4例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组织标本,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的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核大、核的形态极不规则、核切迹很深;核内染色质明显、可见核小体;核仁粗大明显、部分呈网状或同心圆层状分布;胞质内的细胞器较丰富、粗细肌丝排列紊乱、无明显密斑密体。结论子宫不典型平滑肌瘤起源于平滑肌细胞,是平滑肌瘤的异常表型,呈现细胞分化不成熟和合成功能增强的恶性超微病理特点。
- 贺国丽谢瑶芸王雪吴秀荣郑碧娟
- 关键词:子宫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