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淼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的西安市清水河两岸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2014年
- 文章分析了清水河生态环境基础及航空基地的城市发展诉求,借鉴城市地域结构理论中的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及多中心理论的相关发展模式,提出了阎良区清水河两岸宏观横向带状、纵向串珠发展,中观城市单元发展;微观邻里、细胞发展的发展的布局模式,并在清水河两岸空间布局规划中加以应用。
- 吴淼田涛
- 关键词:多中心理论
- 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
- 吴淼
- 关键词:生态导向城乡空间
- 生态导向下城市空间优化实证研究——以西安中心城市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从生态视角切入,基于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关系的目标诉求,剖析了生态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频度统计、专家打分等方法架构了空间生态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法对西安中心城市的空间生态效能进行了系统性评价,得出:西安中心城市空间生态效能水平一般,特别在非生态空间生态友好性方面表现较差;为此,针对制约生态效能的空间问题,提出了西安中心城市的空间总体优化框架和优化策略。
- 张沛车志晖吴淼
- 关键词:生态导向生态效能
- 基于生态资源特征的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 2015年
- 贵阳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是其城市发展显著优势之一,如何凭借资源特征,打造人城乐居的城市环境,是贵阳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山体、水体、林带资源的现状情况进行分级评定,对生态资源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总结,从图底关系、场所——文脉、城市活力等理论出发,提出以下策略:(1)针对生态资源的分级,提出分级分类空间控制方式,在保护生态资源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2)尊重生态资源的形态、分布、功能,打造"山、水、林、城"相融的空间体系;(3)对临山、滨水、绿地周边重要城市节点提出具体控制措施,最终实现"山城绿映,水城交融"的贵阳城市空间形象。
- 吴淼楚雅静
- 关键词:生态资源控制策略
- 西安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
——以户县蔡家坡村为例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于2006年起,西安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坚决贯彻执行着中央的号召,在市域范围内针对3159个行政村深入开展了规划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将城乡统筹做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
- 吴淼
-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
- 文献传递
- 自我造血 规划助力--乡村规划在袁家村应用的启示与思考被引量:3
- 2017年
- 以袁家村乡村发展为例,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出发,坚持就地城镇化发展理念,从袁家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转型、民俗文化展示等多元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自我造血、自我更新、可持续发展路径。
- 和红星吴淼
- 关键词:乡村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建设
- 文化复兴时代小城镇兴奋点体系构建——以山西阳城县城为例
- 2015年
- 文化是小城镇的生命和灵魂。以小城镇文化建设为指导,分析文化复兴时代城市兴奋点与总体城市构架的关系,得出兴奋点是小城镇特色的直接体现。在总体城市构架中,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小城镇兴奋点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解读和表达。同时,以阳城县城为例,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把控、城市轴线的串联、城市兴奋点的选择,建立城市文化与总体城市构架的关联体系,即城市兴奋点体系,从而总结出利用城市设计要素表现城市文化、构建小城镇兴奋点体系的途径,塑造地域性、包容性、多样性、可视性的特色小城镇。
- 吴淼李会会李建华
- 关键词:文化复兴小城镇
- 社会资本视域下城市更新可持续推进策略被引量:13
- 2017年
- 社会资本的多学科综合解释力,为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文章借助社会资本理论中的信任、规范与网络三要素,架构了"社会信任—合作机制、关系网络—沟通机制、互惠规范—约束机制"三位一体的城市更新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多元共治"三种典型的城市更新模式进行分析解构,探讨了社会资本增量下更新可持续的应对策略。
- 车志晖张沛吴淼吴淼
- 关键词:社会资本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