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 作品数:60 被引量:66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消费者努力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12
- 2015年
- 努力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有限的资源投入,既是消费者目标追求不可或缺的要素,又意味着成本。包括信息搜寻、备选方案比较、实际购买行为、购后消费和评价在内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努力。虽然以往已有一些关于消费者努力的研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和零散。鉴于此,本文将营销领域已有的消费者努力研究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努力与目标的关系、努力与价值的关系、努力与奖赏的关系,并且指出了消费者努力研究的意义、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重点。
- 吴波李东进张初兵
- 关键词:奖赏
- 消费者回收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8
- 2019年
- 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破坏环境,回收可再利用的废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作为回收渠道的起点,消费者在回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成本的,通常,消费者回收可能产生经济、时间和心力三方面成本,而根据回收项目的不同,回收也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或心理上的利益。以往研究从消费者个人因素、他人因素和产品特征三个方面考察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前置因素。消费者回收行为的结果主要体现为情绪效应和行为效应两个方面。旨在促进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外部干预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事前干预和事后干预。事前干预主要有提示、信息诉求、环境改变和承诺四种类型。事后干预主要有反馈、奖励和惩罚三种类型。综合而言,现阶段关于消费者回收行为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不足。一是忽略了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没有对消费者回收行为进行分类;二是较少探究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心理机制,对消费者回收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究也不够充分;三是没有严格利用实验法考察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外部干预策略。未来研究可以根据消费者回收行为成本和利益差异对消费者回收行为进行分类,借助心理学相关理论,利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外部干预策略。这样可以更好地整合现有研究中的矛盾之处,有助于未来更充分地探究消费者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外部干预策略。
- 吴波李东进张初兵
- 关键词:绿色消费
- 中国农民消费者对下乡家电产品的购买意向分析被引量:39
- 2010年
- 为了考查农民消费者购买下乡家电的意向,本文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消费者购买意向模型。研究显示,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农民消费者对下乡家电的购买意向。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民消费者购买下乡家电有重要影响。此外,研究还进一步将农民消费者对购买下乡家电的行为态度区分为对购买行为本身的态度和响应政府政策的态度,并且响应政策的态度对购买意向有重要影响。
- 武瑞娟李东进吴波
- 关键词:下乡家电主观规范计划行为理论
- 中国情景下社会责任消费教育的内涵、动因及其实现路径
- 2016年
- 中国情景下社会责任消费教育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当前我国国情的消费模式,其目标是要培养消费者在市场上做出对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以及民族复兴具有责任感的消费选择,从而促进俭约中国、绿色中国以及昌盛中国的实现,最终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国视域下社会责任消费教育实施的动因包括消费主义文化的道德缺失、社会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人类幸福真谛的现代诠释以及健康人格培养的内在需求等因素。社会责任消费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 王财玉吴波
- 关键词:中国梦伦理规范
- 时间参照对绿色创新消费“不作为惰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随着环境问题恶化,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即在传统产品基础上制造出环境友好程度更高的新产品。创新型绿色产品虽然环保价值较高,但由于属于新款产品其流行度也一般较低,所以表现为高环保-低流行的特点。根据解释水平理论,我们认为,在远期购买情境下消费者更关注目标价值(产品环保度),属于道德驱动;而在近期购买情境下更关注目标可行性(产品流行度),更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属于人际驱动。所以,人们更倾向于在将来而不是在现在购买,从而导致绿色创新消费的不作为惰性。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将围绕时间参照对绿色创新消费不作为惰性影响的表现形式、过程与机制展开,以期为市场干预提供启发。
- 王财玉雷雳吴波
- 基于道德认同理论的绿色消费心理机制被引量:20
- 2016年
- 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得人们广泛关注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消费者在环保事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绿色消费的研究,但是,对绿色消费心理机制的探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借助社会认知视角下的道德认同理论探讨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探索道德认同与绿色消费的中间机制,以及这一中间机制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2)考察调节道德认同与绿色消费关系的变量;(3)检验道德认同表征与道德认同内化对绿色消费影响有何差异。基于社会认知视角下道德认同理论探讨绿色消费心理机制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道德认同和绿色消费相关理论体系,而且为政府和企业如何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吴波李东进王财玉
- 关键词:道德认同绿色消费利他
- 爱环保还是爱流行? 时间参照的作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个体是如何根据时间参照的变化来权衡产品环保度和流行度的,从而揭示绿色消费究竟是环保驱动还是人际驱动。方法:实验1采用被试间设计,实验2采用混合设计。结果:实验1研究发现,低流行属性会严重降低近期购买情景下的产品评价,而高环保属性则能更好提升远期产品评价。这种心理偏好导致个体在近期购买情境下(相对于远期购买情境)对高环保-低流行产品评价更低(实验2)。结论:个体会策略性地在产品环保度和流行度间进行权衡,导致个体更倾向于在将来而不是现在实施绿色消费,从而出现绿色消费的不作为。
- 王财玉雷雳吴波
- 基于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消费者购买奢侈品这一行为的态度与奢侈品的优质性、自我延伸、享乐性三个变量显著相关,而炫耀性、稀缺性这两个度量与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这一行为上的面子意识显著相关。奢侈品企业据此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消费者购买意向。
- 吴波
- 关键词:奢侈品购买动机
- 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3
- 2014年
- 基于已有文献,提出了一个影响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整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因素可以归为个人因素(道德认同中心性和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因素(规范信念和印象管理动机)两类,这两类因素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担当对消费者的绿色产品偏好产生影响。
- 吴波李东进谢宗晓
- 关键词:道德认同自我效能感印象管理绿色产品
- 消费权益驱使心对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食品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命脉,其中维权意识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台湾省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因此以台湾省民众为研究对象,消费权益驱使心为自变量,消费者正确信息的追求及累积为中介变量,食品安全消费意识为因变量,探讨消费权益驱使心的强弱对食品安全正确信息追求的影响及正确信息的累积对加强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的影响。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其影响显着。
- 陈佩瑜吴波
- 关键词:食品安全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