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东 作品数:18 被引量:1,15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学习任务能影响词汇附带习得吗?--“投入量假设”再探 被引量:141 2010年 为进一步检验Laufer & Hulstijn(2001)提出的"投入量假设",本研究采用"使用者行为跟踪技术"(Collentine 2000)记录了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完成不同"投入量"任务时的在线学习行为,并通过一项即时后测和两项延迟后测分别考察了任务类型和学习行为与词汇习得效果之间的关系。81名受试被随机分配到"投入量"不同(从0到4),但都包含9个目标词的4个学习任务中。受试完成任务过程中点击目标词的个数、每个词的点击次数、花在每个词上的时间和被重复点击的目标词同时被电脑程序记录。统计分析显示:(1)受试的在线学习行为似乎更多是受任务性质,而不是投入量大小的影响;(2)学习行为与词汇的初始学习有一定的关系,但与记忆保持无关;(3)投入量的大小对词汇的初始学习和记忆保持均不产生明显效果。假设没有得到证实。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考察发现,"投入量"这一构念的某些方面难以操作化,学习者的注意力难以通过任务来操纵是假设得不到证实的根本原因。 吴旭东关键词:投入量假设 词汇附带习得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环境下的口头交际能力自评与交际意愿 被引量:73 2008年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与半开放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意愿和影响交际意愿的因素。主要发现有:(1)总体来说,受试对自己的交际能力评价较低,交际意愿不高;(2)虽然交际能力自评与交际意愿显著相关,但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交际意愿显著高于能力自评,而在课堂交际情境中能力自评显著高于交际意愿;(3)长期负面的课堂学习经历造成受试外语交际自信低下,并逐步成为其个性特质;(4)具体课堂交际场合中影响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交谈者、交谈话题和交谈情景,而确定交际意愿的心理前因则是安全感和兴奋感。此外,本文还在考察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我国外语课堂环境下交际意愿形成模式。 吴旭东关键词:口头交际 外语学习环境 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 吴旭东中国学生对英语存现动词的习得 被引量:11 2002年 本文采用语义和句法并重的方法对没有交替形式的英语存现动词重新进行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习得路径提出了假设。通过实验 ,所提的假设基本上得到了证实。结果表明 :英语存现动词独特的语义和句法表征与汉语相关的特征共同作用 ,对不同动词习得的认知过程产生了不同性质的影响 ,是造成动词die→发生动词→存在 出现动词这一习得路径的主要原因。 吴旭东 刘丽关键词:存现动词 英语学习 非宾格动词 语言环境 汉英会话自我修补的重复和替换策略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采用汉语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Corpus of Native Chinese Conversation)和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Conversation),探讨了汉语和英语本族语者在自我修补的两种常用策略——重复和替换使用上的异同,重点分析在功能词和实义词各词类上重复起始词和替换词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二者对策略的使用共性与差异并存。共性主要表现在:汉英本族语者均倾向于将限定词作为重复起始词;倾向于将名词和限定词作为替换词。差异性则主要体现在:英语本族语者比汉语本族语者使用更多的功能词(如主格人称代词)作为重复起始词;而汉语本族语者比英语本族语者使用更多的实义词(尤其是动词和副词)作为重复起始词和替换词。本文从语序松紧度、句法投射性以及词组内部结构复杂度等视角对研究发现进行了讨论。 权立宏 吴旭东关键词:自我修补 语料库 跨语言研究 外语课堂环境下的口语非语言方面的发展 被引量:82 1999年 作者对我国20名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口头叙述能力发展进行了近一年的跟踪调查,与此同时,还观察了这些学生所处的课堂教学环境,并调查了他们课外与英语接触的情况。调查表明:(1)外语课堂环境下的口语能力发展有其非语言的一面,即受试越来越意识到所表达的概念、逐渐追求叙述的生动性、逐渐追求概念表达和语言形式两者准确性的兼顾,采用越来越多类型的交际策略来解决交际中的困难。(2)外语专业课堂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受试很少有运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3)外语专业课堂环境不利于培养受试课外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而这反过来又阻碍了口语表达流畅性的提高。以上结果在口语产出模式(Levelt,1989;deBot,1992)和一语口语发展模式的框架内得到解释,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非语言方面的发展可能是外语课堂环境下口语能力发展的必经阶段。 吴旭东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我国外语教学实验研究质量调查 被引量:61 2002年 本文通过建立实验研究分析框架 ,对近五年来发表在我国七种主要外语教学研究学术期刊上的 2 8篇实验报告进行了质量调查。结果发现 :( 1 )半数以上的报告未能提供实验研究中的关键信息 ,如理论框架、研究假设、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等 ;( 2 )半数以上的研究未能显示实验各阶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两类信息的缺损降低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从而削弱了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重要手段的作用。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 1 )多数研究者缺乏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意识 ;( 2 )不少研究者对实验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和严谨还缺乏认识 。 吴旭东 张文忠关键词:外语教学研究 中国学生对英语习语的理解:习语类型与二语水平的作用 被引量:56 2006年 本文以习语的概念基础/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方式两个因素为基础,分别建立跨概念和跨文化的英汉习语对比分类框架,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别调查了我国英语专业中级和高级学生对包含隐喻和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理解。结果显示:习语类型对理解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外语水平的影响则不一贯,不明显。本文的结论是:二语习语理解实质上是概念或文化迁移的过程,但由于我国外语课堂环境不利于二语语言形式与其相关的概念体系和文化内涵之间关系的建立,学习者通常只能靠与母语相关的概念体系和文化内涵的迁移来理解二语习语,导致理解成功率低下。 吴旭东 陈斌 黄丽辉关键词:文化内涵 中国学习者创造力、准备时间与口头叙事任务表现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通过受试在创造力测试的表现和3种不同准备时间条件下口头叙事产出的数据收集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1)准备时间的不同长度对创造力与口头叙事表现的关系产生影响,准备时间越短,影响越大;2)在创造力的5个因素中,只有流畅性和独创性是口头叙事产出较好的预测变量,且预测能力随着准备时间的变短而增强。这些发现对外语教学任务的设计和选择有启示作用。 谢元花 蒋丽群 吴旭东关键词:创造力 口头叙事 中国学习者 外语课堂口语发展理论模式(下) 被引量:42 1997年 外语课堂口语发展理论模式(下)吴旭东4.外语课堂环境下第二语言口语发展模式在上节里,我们通过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综述与本研究调查因素有关的文献,确定了与调查因素有关的第二语言学习主要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某些调查因素相关的概念及其之间... 吴旭东关键词:目的语 课堂口语 过渡语 第二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