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翻转课堂模式在心理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 2022年
- 探讨心理科护理带教过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实习生40名进行教学管理,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分组比较观察组实施翻转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翻转教学后工作能力、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心理科护理带教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考核成绩以及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 吴振霞李爱华
- 关键词:心理科护理带教满意度
-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学校恐怖症1例
- 2010年
- 吴振霞韩艳宾秦瑞丽
-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学校恐怖症儿童生物反馈治疗行为症状躯体症状
- 短程情境游戏疗法改善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方法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王岩王红梅吴振霞
-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小学生短程反社会行为生活节奏社会因素
- 心电向量图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的诊断优势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VCG)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的诊断优势。方法对20例平静心电图(ECG)Ⅱ、Ⅲ、aVF导联呈rS型和QS型不能确诊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者行心电向量检查。结果 20例心电图可疑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中平静心电图(ECG)10例(20%)符合,心电向量18例(90%)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向量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及其他异常有鉴别诊断意义,是对心电图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 秦瑞丽董志强吴振霞
- 关键词:心电向量图心电图左前分支阻滞下壁心梗
- 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的效果,为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提供新途径。【方法】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抚触组在出生后12 h给予抚触,直至出院。对照组不给予早期干预,如出现病理性黄疸,均给予静滴白蛋白与蓝光照射等。【结果】抚触组和对照组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33.3%、62.9%,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抚触组和对照组的黄疸持续时间为(3.5±1.6)d,(6.8±2.8)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抚触早期干预能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 韩艳宾吴振霞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干预抚触
-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心理护理在训练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儿童对各种受刺激信息在大脑中枢中不能进行和谐有效的组合,造成整个身体不能协调运作而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儿童行为和人格发展障碍的根本性因素。任桂英、王玉风等人研究发现: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0.3%,其中男孩占14.6%,明显高于女孩的6.4%,各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我院自2000年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以来,共收治感觉统合失调儿童485例,通过对失调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和心理护理,深刻体会到正确的心理护理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干预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吴振霞秦瑞丽
- 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护理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大脑中枢儿童行为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已经确诊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普通心电图正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上都具有典型心绞痛的ST-T改变,均符合典型心绞痛3个1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10例患者中8例患者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例无异常,可能为吸烟导致的冠状动脉痉挛。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时间长可记录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及停止的全过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秦瑞丽董志强吴振霞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变异型心绞痛
-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ADHD儿童进行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60次,每次90~120 min。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瑞文推理能力测试、划消字测验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注意力测试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瑞文推理能力、空间知觉、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在治疗前、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ADHD儿童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 吴振霞韩艳宾
-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
- 6~11岁87例学业不良儿童智力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心理咨询科儿童心理门诊6~11岁学业不良儿童的智商特点。方法: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87例学业不良儿童进行智力测试。结果:学业不良儿童总智商(FIQ)79.28±13.21,操作智商(PIQ)86.98±12.55,言语智商(VIQ)76.65±11.82;︱VIQ-PIQ︱≥15有22例,占25.28%;︱PIQ-IQ︱≥15有43例,占49.42%,以智力缺损者为主(37.9%)。男生FIQ、VIQ、PIQ均高于女生(P〈0.05),且男女儿童都存在智力不平衡现象。结论:综合医院就诊的学业不良儿童的智力水平总体偏低,提示智力水平偏低、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的不均衡、智力结构模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阶段的儿童智力处于发展期,需注意它们的智力开发,并有针对性地通过矫治训练来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
- 吴振霞王霞
- 关键词:学业不良智力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