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江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安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防御机制
  • 2篇分裂症
  • 1篇大学生
  • 1篇心理防御
  • 1篇心理防御机制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卫生
  • 1篇养育方式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伤残程度
  • 1篇司法
  • 1篇司法精神
  • 1篇司法精神医学
  • 1篇酸钠
  • 1篇女性
  • 1篇女性精神分裂...
  • 1篇女性精神分裂...

机构

  • 7篇天津市安定医...

作者

  • 7篇吴志江
  • 2篇王蔓娜
  • 2篇刘金凤
  • 1篇杜长军
  • 1篇梁海翔
  • 1篇韩凤玲
  • 1篇高昕
  • 1篇杨春强
  • 1篇杜建艳
  • 1篇刘金风

传媒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以医科大学生为对象探讨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自我和谐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106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自我和谐量表评分分为低自我和谐程度组和高自我和谐程度组,对两组应付方式进行比较,并对自我和谐各因子与各应付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低自我和谐程度大学生组的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方式显著低于高自我和谐程度大学生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方式则显著高于高自我和谐组(P<0.05或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各应付方式均有显著相关(P<0.05或<0.01),自我的灵活性与解决问题方式成正相关(P<0.01),自我的刻板性与合理化方式成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与所采用的应付方式之间密切相关。
刘金凤王蔓娜吴志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和谐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5年
刘金凤吴志江
关键词: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司法精神医学常见病种伤残程度精神科
恶劣心境和抑郁症的防御机制的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恶劣心境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采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的MMPI及其附加的防御机制量表,对33例恶劣心境和3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3例正常人相对照。结果:恶劣心境和抑郁症较正常对照组更多...
吴志江刘金风
关键词:恶劣心境抑郁症MMPI心理防御机制
文献传递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方法 :对 4 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加用丙戊酸钠 (合用组 ) ,另一组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单用组 ) ,治疗 4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两组精神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 结果 :合用组治疗 1周后及治疗结束时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的评分比单用组明显为低。 结论 :伴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起效快 ,可增加疗效。
梁海翔杜建艳吴志江
关键词:丙戊酸钠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
恶劣心境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了解恶劣心境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 采用海斯曼心理 CT系统的 MMPI及其附加的防御机制量表 ,对 3 3例恶劣心境患者和 3 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 ,并与 3 3例正常人对照研究。结果  1恶劣心境组和抑郁症组较正常对照组更多地使用退行、否认、转移、投射的防御机制 ( P<0 .0 5或 P<0 .0 1 ) ,而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2恶劣心境组和抑郁症组的 MMPI结果中的疑病量表、抑郁量表、癔病量表和社会内向量表分值与退行、否认、转移方式显著相关 (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恶劣心境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模式相似 ,均较多地使用退行、否认。
吴志江刘金风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防御机制心理卫生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运动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运动 (EEM)异常的特点以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测查 2 6例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2 2例女性心境障碍患者以及 2 5名正常女性对照的EEM ,记录眼凝视点 (NEF)和探索性反应分 (RSS)。同时测查精神分裂症组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 ,记录持续性错误数 (Rpe)和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1st)。 结果 :3组间NEF和RSS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精神分裂症组分别与心境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NEF和RSS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心境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RSS差异显著 ,而NEF则无显著差异。EEM与WCST之间无显著相关。 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运动异常与女性心境障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RSS能更好地反映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特质。
杜长军杨春强吴志江高昕
关键词:女性精神分裂症
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文版 )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中文版 )对 10 0名儿童进行测查 ,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分为低自我意识组( 5 1)、正常范围组及高自我意识组 ( 6 3)进行比较 ,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低自我意识组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另外两组 (P <0 0 5或P <0 0 1) ;父母惩罚严厉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分明显高于另外两组 (P <0 0 5或P <0 0 1)。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母亲偏爱被试因子与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和部分因子均呈显著相关 (P <0 0 5或P <0 0 1) ;父母惩罚严厉因子、拒绝否认因子与自我意识总分和部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或P <0 0 1)。
韩凤玲吴志江王蔓娜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儿童自我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