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5篇关节
  • 4篇外科
  • 4篇疗效
  • 4篇固定术
  • 4篇复位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微创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脊柱
  • 3篇骨折固定
  • 3篇骨折固定术
  • 3篇股骨
  • 2篇胸腰段
  • 2篇腰段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机构

  • 21篇开封市第二人...

作者

  • 21篇吴威
  • 16篇孟双全
  • 16篇朱贤友
  • 9篇郭自斌
  • 8篇韩中伟
  • 8篇尚志恒
  • 8篇路绪超
  • 4篇王磊
  • 2篇许杰
  • 1篇轩俊丽
  • 1篇路续超
  • 1篇石志伟
  • 1篇韩忠伟

传媒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医正骨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的临床处理及治疗疗效。方法 19例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患者均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患者VAS评分、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0±0.5)分,低于术前的(9.0±1.1)分(P<0.05)。全组19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2%,肢体功能优良率为89.5%。结论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接受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吴威朱贤友韩忠伟尚志恒郭自斌
关键词:骨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生活质量
负压引流装置结合负载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治疗慢性骨髓炎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装置结合负载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使用负压引流装置结合负载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病例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17~64岁(32.4±11.9);病程2~12个月。股骨9例,胫骨17例,跟骨11例。术前常规行伤口及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手术行伤口彻底清创,窦道切除,按照术前定位开骨窗,清除死骨和感染可能受累的骨组织。向两端打通髓腔,放置负压封闭引流敷料。术后7~10d拆除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若创面内的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有鲜红的肉芽组织生长,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万古霉素以5∶1的比例调制后植入。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30例一次清创、16例二次清创、1例胫骨骨髓炎经三次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二期予以负载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植骨治疗。以二期术后计算,拆线时间14~21d(16.7±3.6).WBC 2周降至正常34例,3周降至正常36例。CRP 2周降至正常30例,3周降至正常34例。3个月拍片复查无骨膜增厚或者骨质溶解的X线表现35例。伤口甲类愈合21例,乙类愈合14例,丙类愈合2例。随访6~12个月(8.4±4.1)。复发1例,复发率为2.7%.结论:负压引流装置结合负载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能有效的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可靠,是临床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朱贤友幸超峰吴威王磊路绪超孟双全
关键词:负压引流装置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慢性骨髓炎
手术复位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手术复位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源于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8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随访12个月,以X线Leeds评分评估患者骨折愈合优良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恢复时间52.3±5.4周和住院天数12.3±5.2天均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Ⅱ型损伤者骨折愈合优良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Ⅲ、Ⅳ型损伤者骨折愈合优良率76.5%、63.6%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尽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Ⅱ型损伤者使用保守治疗或手术复位均能取得良好效果,Ⅲ、Ⅳ型损伤则以手术复位效果更佳。
吴威孟双全朱贤友尚志恒
关键词:手术复位保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10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而对照组54例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止痛效果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04%,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明显提高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的控制和缓解,且并未增加药物毒副反应。
吴威朱贤友尚志恒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复方苦参注射液唑来膦酸
封闭加小针刀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封闭加小针刀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18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采用封闭加小针刀治疗,在压痛最明显的胸锁乳突肌后缘颈椎横突结节处及喙突内下做小幅度的切割和挑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术后10 min肌力均较前增加,12例针刺痛觉减退者明显改善,18例均无血肿。随访2个月~4 a,根据Wood等提出的标准评价,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封闭加小针刀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创伤少,切口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孟双全郭自斌吴威韩中伟朱贤友
关键词:小刀针
骨水泥在多椎体成形术中对血压的影响96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骨水泥在多椎体成形术中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96例均在有创动脉监测下行多椎体成形术,术中监测血压变化。结果在注入骨水泥即刻,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第一椎体注入后,血压1~2min内迅速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第二椎体注入后,血压在2~4min达最低水平后渐回升,下降幅度较第一次小;第三椎体注入后,血压基本变化不大。结论在多椎体成形术时,骨水泥会致明显的血压下降,当超过三个椎体以后对血压基本没有影响。
孟双全郭自斌吴威朱贤友
关键词:血压
PFN钉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孟双全郭自斌吴威朱贤友路绪超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微创钛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疗效观察
2014年
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多由于严重外伤引发,治疗多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及处理不当,容易致畸、预后影响正常功能活动、导致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本院对此类骨折多选择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现将钛板内固定治疗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疗效分析如下。
吴威朱贤友许杰尚志恒王磊
关键词:植骨
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Wil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03—2014—03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52例。术前脊髓损伤分级均为E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均大于4分。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26例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B组26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治疗,余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影像学测量X线侧位片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2.7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随访两组后凸角矫形及椎体前缘高度矫正、术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固定方便,与后正中入路相比,不影响固定效果,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与出血。
朱贤友王家胜吴威韩中伟路绪超孟双全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内固定
射频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颈椎过伸伤14例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射频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颈椎过伸伤的效果。方法对14例颈椎过伸伤的患者采用射频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5 a,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颈椎过伸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佳、花费低等优点。其有效性需大样本病例进一步验证,适应证选择需进一步探讨。
郭自斌孟双全王磊吴威韩中伟朱贤友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