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大章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效应面法
  • 2篇糊精
  • 2篇Β-环糊精包...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2篇纯化
  • 2篇纯化工艺
  • 2篇纯化工艺研究
  • 1篇丹参
  • 1篇氮含量
  • 1篇氮量
  • 1篇党参
  • 1篇性状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学成
  • 1篇药材
  • 1篇药材质量
  • 1篇药用
  • 1篇优化控制

机构

  • 12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太极集团有限...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吴大章
  • 5篇吴品江
  • 4篇杨明
  • 3篇刘世琪
  • 2篇魏萍
  • 2篇谢兴亮
  • 1篇李隆云
  • 1篇李智
  • 1篇卢先明
  • 1篇邱雪兰
  • 1篇朱宁
  • 1篇苏柘童
  • 1篇蒋巧梅
  • 1篇庚玲
  • 1篇马鹏
  • 1篇岳鹏飞
  • 1篇卫莹芳
  • 1篇廖正根
  • 1篇曾俊超
  • 1篇彭锐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草药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优化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木犀草素,以包合率、收率和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考察β-环糊精-木犀草素投料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相关系数上看,各项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制备工艺制得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平均包合率为75%,收率为66%。结论优化的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和收率同时都高,可用于生产。
伍永富吴品江魏萍吴大章
关键词:木犀草素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
川党参药材质量化学成分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建立川党参药材质量的化学成分多指标评价方法。方法:权重分配按客观赋权法计算。TOPSIS评价川党参多指标的质量。结果:四种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多指标综合评价与主成分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一致,并具有可量化的优点,可用于药材质量多指标评价。
彭锐吴大章卫莹芳马鹏李隆云
关键词:川党参化学成分TOPSIS法
黄芪补血颗粒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考察吸附澄清剂在黄芪补血颗粒纯化工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黄芪甲苷的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比较了乙醇沉淀与加澄清剂的除杂效果;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ZTC1+Ⅰ~Ⅱ型吸附澄清剂加入量、加入顺序、药液浓度等除杂的工艺参数。结果:ZTC1+Ⅰ~Ⅱ型吸附澄清剂处理对黄芪甲苷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明显降低出膏率。结论:以ZTC1+Ⅰ~Ⅱ型吸附澄清剂除杂较乙醇沉淀法能较好的保留黄芪甲苷,而且除杂效果明显。
刘世琪吴大章吴品江
关键词:纯化工艺黄芪甲苷
赶黄草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杨明谢兴亮邱雪兰吴大章
关键词:赶黄草没食子酸槲皮素
凯氏定氮法测定小儿智力糖浆中总氮含量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测定小儿智力糖浆总氮含量。方法:采用常量凯氏定氮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测定10批小儿智力糖浆总氮含量。结果: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关系标准差(RSD)为0.66%;10批样品含测结果平均为2.84 mg/ml,初步拟定小儿智力糖浆每毫升含总氮量不得少于2.0 mg。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控制小儿智力糖浆含氮量稳定可靠的方法,从而对本品中动物药进行质量控制。
刘世琪吴大章肖礼娥伍永富
关键词:凯氏定氮法小儿智力糖浆含氮量
丹参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优选丹参水提液纯化工艺。方法以丹参提取液的浊度、鞣质以及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优选两种絮凝澄清剂的用量和絮凝搅拌速度,筛选出较佳参数;对比研究醇水沉淀、絮凝结合乙醇沉淀、絮凝结合膜过滤3种纯化方法。结果使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澄清处理后的丹参水提液上清液浊度低于用ZTC1+1Ⅱ型絮凝剂处理后的浊度,并能够更好地减轻膜污染程度;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对丹参水提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较高,收膏率相对较高,浊度和鞣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壳聚糖作为丹参水提液絮凝澄剂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纯化丹参水提液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吴大章刘世琪吴品江蒋巧梅朱宁
关键词:丹参纯化工艺壳聚糖膜分离
鳖甲的品种与鉴别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对所收集到的 8种样品中能够定种的中华鳖、平鳖、斑鳖和缘板鳖等 4种鳖的背甲进行了性状、薄层、紫外鉴别 ,为鉴别鳖甲的品种状况提供了依据 ,也为其它品种的药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卢先明刘咏松曾俊超吴大章庚玲
关键词:鳖甲药用薄层性状
中药制造过程链的信息传递规律与控制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对中医药传统理论思想,整体观、辨证施治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在本质上的共通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防治疾病过程进行了诠释,然后探讨了过程学思想与现代科学理论以及中医药基本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过程学思想是沟通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中医药理论之间的桥梁,符合二者的思想精髓,将其引入到中药制造过程中,指导实践活动,是中医药基本理论与时俱进的需要,是中医药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之间交叉发展的必然,最后基于过程学思想构建了中药制造过程研究实践模式,并对该实践模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了叙述。
吴大章苏柘童谢兴亮岳鹏飞廖正根杨明
关键词:整体观辨证施治系统论耗散结构论
眼轻松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建立眼轻松颗粒 (葛根 ,川芎 ,白芍 ,白芷等 )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葛根、川芎、白芍、白芷进行了定性鉴别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葛根素的含量。结果 :在TLC图谱中可检出葛根、川芎、白芍、白芷的特征斑点 ;葛根素在 0 .1716~ 0 .8580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 97.49% ,(RSD =1.77% ,n =6)。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复性好 。
杨明李智吴大章杨荣平汪飞
关键词:川芎白芍白芷葛根素
正交实验法优选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确定黄芩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逆相蒸发法制备黄芩苷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黄芩苷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确定黄芩苷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为:水相与有机相比例为1∶4、黄芩苷投入量(药物浓度)为5mg.mL-1、磷脂用量为200g、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1∶6,制得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78nm,包封率为50.3%。结论逆相蒸发法制备的黄芩苷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条件易掌握,可作为黄芩苷脂质体的常规制备方法。
肖礼娥吴品江魏萍吴大章
关键词:黄芩苷脂质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