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明 作品数:41 被引量:14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p53基因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患者的手术标本为研究对象,实验组60份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依据CIN的级别分成3组,对照组40份标本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成阳性组(宫颈癌)和阴性组(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分析5组间的p53阳性表达率。结果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的p53蛋白表达率为0,而宫颈癌p53蛋白表达率为40%,且CIN分级越高,p53阳性表达率也越高,且+++的概率也越高;宫颈癌的细胞分级越高,p53蛋白表达率也越高,即癌细胞的分化率越差,p53蛋白表达率越高,CINⅠ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基因蛋白表达与CI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王永莉 刘琛姝 吴又明关键词:P53基因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免疫组化法 一种用于组织脱水篮搬运与除蜡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组织脱水篮搬运与除蜡的辅助装置,包括框体,所述的框体上设有供手抓握的抓握装置,所述的框体内设有容装脱水篮的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内可拆卸地设有将脱水篮与框体内底壁隔开的分隔支撑件,所述的脱水篮上设有... 吴又明文献传递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探讨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要点。方法:分析近几年本院临床术中所送卵巢肿瘤标本209例,其中39例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将之与常规石蜡切片对比,探讨其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39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中冰冻和石蜡切片同样诊断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有33例,占84.6%,冰冻切片过诊断率为0,低诊断率为15.4%,冰冻切片诊断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9.7%。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术中冰冻诊断较为困难,准确性较一般标本低,这是临床和病理医生均需注意的问题,病理医生必须在准确取材及积累诊断经验上下功夫。 吴又明 郭周庆 黄东 麦柏华 王金生关键词: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气道恶性狭窄的内支架介入治疗 2001年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置入国产镍钛记忆支架(NT) ,在气道恶性狭窄中姑息治疗作用及内支架的置留技术。方法 :12例患者均为中晚期肺癌 ,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采用纤支镜X线检查 ,确定病变范围、气道狭窄程度、确定支架型号 ,置入NiTi支架并确定放置时期。结果 :全部病例气道内支架留置均获得成功。狭窄气道被不同程度撑开 ,患者呼吸困难、喘鸣、窒息感等在支架留置后即刻改善。随访中1例术后72小时死于恶性心包填塞 ,余11例随访1~8月生存质量良好。随访复查 ,X线或纤支镜检查 ,支架无移位或阻塞现象。结论 :经纤支镜放置国产NiTi支架治疗气道狭窄安全有效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袁国奇 冯起校 吴又明关键词:气道狭窄 纤支镜 介入治疗 气管肿瘤 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部分腺体移植术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部分腺体前臂移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8月经此方法治疗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病灶定位、手术技巧、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6~205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量5~40 m L,平均20 m L,术后创面引流1~3 d。全部病例经术中、术后病理确诊。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5~8 d,平均6.5 d。前臂移植腺体成活,临床症状改善,主要生化指标逐渐正常。随访1~34个月,其中1例术后22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其余4例良好。结论: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部分腺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安全、可行、有效,技术细节尚待进一步规范、优化。 张伟耀 邓惠玲 吴又明 程志坚 梁海毛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除 自体移植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误诊2例分析 2001年 苏振坤 张绍玲 吴又明关键词: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 误诊 直肠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2001年 苏振坤 吴又明 张绍玲注射治疗急性嵌顿性内痔 2000年 苏振坤 张绍玲 吴又明关键词:注射疗法 小榄镇146例恶性血液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旨在了解小榄镇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通过血细胞学涂片骨髓穿刺及相关的细胞化学染色、生化辅助检查,并按国内外通用的细胞学诊断标准分型。结果:146例恶性血液病中,以急性白血病为主(68%),慢性白血病占16%,其他(淋巴瘤、恶组、多发性骨髓瘤)占15%。结论:恶性血液病有各自的特点,其发病率与工业及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相关性。近年来由于镇政府对环保及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视与大力投入,恶性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郭周庆 莫和国 吴又明关键词:白血病 转移瘤 骨髓瘤 细胞学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传统腺瘤及结直肠癌中端粒酶、p53及Ki-67的表达比较 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SA)是2000年被WHO正式命名为独立的一种疾病,与传统腺瘤(traditional adenoma,TA)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比较有其独特的性质。本研究通过对锯齿状腺瘤、传统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端粒酶、p53及Ki-67的免疫组化表达比较,探讨锯齿状腺瘤与普通腺瘤的恶性潜能异同及与大肠腺癌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对37例锯齿状腺瘤、36例传统腺瘤,34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p53及Ki-67检测。结果:端粒酶在锯齿状腺瘤、传统腺瘤和结直肠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阳性率高于锯齿状腺瘤组(P<0.05),锯齿状腺瘤组高于传统腺瘤组(P<0.01);Ki-67在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的阳性率则明显高于锯齿状腺瘤和传统腺瘤组(P<0.01);结直肠癌组p53阳性率高于传统腺瘤组(P<0.01),传统腺瘤组高于锯齿状腺瘤组(P<0.01)。结论:端粒酶、p53及Ki-67检测显示:锯齿状腺瘤是一种具有较强活性的腺瘤,端粒酶的激活可能在其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吴又明 丁彦青 李纳 王金生 郭周庆 冷雷 黄东关键词:锯齿状腺瘤 端粒酶 P53 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