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京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水质
  • 3篇水质评价
  • 2篇水质标识指数
  • 2篇聚类分析
  • 2篇层次聚类分析
  • 1篇指数法
  • 1篇输水
  • 1篇水质标识指数...
  • 1篇水质监测
  • 1篇水质评价方法
  • 1篇综合水质标识...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
  • 1篇标识指数法

机构

  • 4篇南开大学
  • 1篇山东轻工业学...

作者

  • 4篇王启山
  • 4篇吴京
  • 4篇于淼
  • 4篇张旋

传媒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在天津引滦输水沿线水质评价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运用,并进行了改进。引入斜率的概念消除传统方法对关联度序列的影响,并确保关联度的保序性,并且根据天津市引滦输水沿线氮、磷污染严重的水质特点,调整水质指标的权重,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不仅比单因子评价、综合指数评价等常用简易方法更合理,也比传统灰色关联度方法的评价结果体现出更好的关联度差异性。
吴京王启山张旋于淼
关键词:水质评价
基于聚类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的水质评价方法被引量:53
2010年
为探讨一种适用于大尺度、多断面和长时间的水质评价方法,用层次聚类分析将2006~2008年海河5个监测断面的165个水质样本分为20组,并用方差分析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表示水质样本的综合特征,与单因子评价法相比,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最差水质因子的影响,避免了单因子评价法以偏概全的缺陷,且分辨率高。将评价结果分解到各断面,结果表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和于桥水库的水质处于II^III类水之间,可满足作为饮用水水源水的要求,三岔口断面大部分时间为IV^V类水,张家口八号桥断面全年有6个月以上水质属于劣V类。
张旋王启山于淼吴京
关键词:层次聚类分析水质评价
基于指标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提出基于指标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旨在表达河流综合水质信息,做出合理的定量评价。其主要程序为:首先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然后以水质目标为基础,采用超标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用各指标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的加权和求得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以此作为依据来进行水质评价。以2007—2008年海河4个监测断面的96组水质监测数据为例,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水质污染严重,水质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变化。1—2月各断面水质最差,多为劣Ⅴ类标准;4月和9月的上游调水使水质得到改善;7—8月以及10—11月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质大幅下降。由于下游污染物的排放,二道闸断面水质劣于前3个断面。
于淼王启山张旋吴京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水质评价层次聚类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基于聚类分析(CA)和判别分析(DA)探讨了水质空间差异的分析方法,旨在为水质监测网络优化提供参考。以香港新界西南部和九龙的五条河溪为例,对2000年—2007年的16个监测点的23个水质监测指标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层次聚类分析进行空间相似性分析,将16个采样点分为3类,分别代表水质良好、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类型。采用判别分析方法证明了聚类分析结果是可靠和有效的,逐渐筛选变量模式具有良好的指标降维能力,仅需考虑10个显著差异性指标,即可达到96.1%的判断正确率。因此可从3类采样点中分别选择1个或多个典型的采样点,监测10个显著性污染指标即可全面反映该地区的水质特征,从而优化了水质监测网络。
张旋王启山于淼吴京
关键词:水质监测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