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世铖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脾虚
  • 4篇脾虚型
  • 4篇便秘
  • 3篇术后
  • 3篇小鼠
  • 3篇疗效
  • 3篇慢传输型
  • 3篇慢传输型便秘
  • 3篇混合痔
  • 2篇三黄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术后换药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美沙拉嗪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灸治
  • 2篇苦参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机构

  • 13篇甘肃省中医院
  • 5篇甘肃省中医药...
  • 4篇甘肃省康复中...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吴世铖
  • 9篇左进
  • 6篇甄熙奎
  • 5篇贺彩东
  • 4篇王忠兰
  • 4篇王炯
  • 3篇郭有雷
  • 2篇于牧
  • 2篇李立
  • 1篇唐志鹏
  • 1篇魏玉香
  • 1篇井小会
  • 1篇高建德
  • 1篇杨宏武
  • 1篇马英
  • 1篇杨恂
  • 1篇郑烈
  • 1篇陈璇

传媒

  • 5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甘肃科技
  • 2篇甘肃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甘肃中医
  • 1篇甘肃省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取穴:天枢、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肾俞、命门)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1次/d。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measure,IBS-QOL)量表评分、炎症指标和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6.47%(26/3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IBS-QOL评分及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有较好疗效,能减轻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值得肯定。
王忠兰井小会吴世铖杨恂
关键词:腹泻型脾肾阳虚证针刺神阙穴隔姜灸
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SP和VIP含量的影响
2013年
为观察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探讨运脾颗粒治疗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与机制,为该药治疗便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小鼠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麻仁对照组(c组)、运脾颗粒大剂量组(D组)、运脾颗粒中剂量组(E组)、运脾颗粒小剂量组(F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末次灌胃后测量肠道墨汁推进率;按放射免疫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出结肠组织匀浆中SP、VIP的含量。结果显示,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D组效果优于C组(P〈0.05)。运脾颗粒可明显增加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SP及VIP的含量,D、E、F组均优于c组(P〈O.05),D组最明显(P〈0.01)。结果表明,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且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0.05),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中SP及VIP的含量来提高肠道传输功能。
左进甄熙奎王炯吴世铖邢瑞林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血管活性肠肽
三黄栓的临床研究及工艺改造
左进马英王炯甄熙奎吴世铖郭有雷李立贺彩东
三黄栓采用黄连、黄芩、黄柏等单味水煮浓缩烘干,粉碎,过80目筛,混匀后加入基质而成,主要应用于肛周常见疾病的治疗,如痔疮发作期、肛窦炎等。三黄栓在肠温的作用下融化,经直肠粘膜直接吸收,作用于病变局部,避免首过效应,充分发...
关键词:
关键词:直肠粘膜
PPH治疗混合痔32例临床体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分析单纯采用PPH治疗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8min,32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无术后出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结论:PPH治疗Ⅲ~Ⅳ期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简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
甄熙奎左进郭有雷贺彩东吴世铖
关键词:PPH混合痔
半夏泻心汤联合美沙拉嗪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分析半夏泻心汤联合美沙拉嗪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将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接收的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单药组与联合组。单药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肠黏膜病变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用药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48%较单药组的73.91%高(P<0.05);两组Geboes指数及血清TNF-α、CRP、IL-8等炎症因子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较单药组低(P<0.05);两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与用药前相比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较单药组高(P<0.05)。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半夏泻心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肠黏膜损伤,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贺彩东左进吴世铖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硝硼散坐浴在混合痔术后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由于肛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特殊性,肛门术后多采用开放式伤口,熏洗坐浴便成为肛门术后重要的治疗措施。国外多采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而国内多采用中药熏洗坐浴,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就本人于甘肃省中医院肛肠科实习期间观察混合痔术后用硝硼散坐浴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吴世铖左进王忠兰
关键词:坐浴硝硼散
复方苦参喷雾剂治疗肛门瘙痒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喷雾剂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喷雾剂外喷患部,对照组采用尿素软膏肛门局部外涂,观察两组的皮损消退、症状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复方苦参喷雾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复方苦参喷雾剂治疗肛门瘙痒症具有使用方便,治愈率高的优点。
吴世铖王忠兰
关键词:苦参肛门瘙痒症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肠炎活动指数(UCAI)、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4.44%,治疗组97.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UCAI、CRP、ESR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等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明显,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吴世铖陈璇郑烈唐志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中药灌肠脾虚湿热型
三黄栓治疗炎性痔的实验研究
本文首先对历代医家相关著作及各种资料进行了论述,简要回顾传统医学认识痔的发展历史,然后分别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论述痔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并整理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治疗痔疮药物的实验研究进展。 原甘肃省中医院痔瘘科金...
吴世铖
关键词:炎性痔消肿镇痛止血痔疮栓
文献传递
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及MTL和NO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通过观察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血浆和结肠组织中胃动素(MTL)含量以及结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麻仁对照组(C组)、运脾颗粒大剂量组(D组)、运脾颗粒中剂量组(E组)和运脾颗粒小剂量组(F组)进行实验。A组正常饲养,B~F组均应用复合造模法建立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第15天开始,分别为各组小鼠灌服相应药物(A、B组为生理盐水,c组为0.73g/kg麻仁软胶囊液,D~F组分别为7.28g/kg、3.64g/kg、1.82g/kg运脾颗粒),每天1次,连续14d。末次灌胃后,测定小鼠肠道墨汁推进率,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中MTL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小鼠结肠组织中N0的含量。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小鼠肠道墨汁推进率及其血浆和结肠组织中MTL含量明显降低,结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P〈O.01;与B组比较,c~F组小鼠肠道墨汁推进率及其血浆和结肠组织中MTL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N0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c组比较,D、E组小鼠肠道墨汁推进率及其血浆和结肠组织中MTL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N0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C组与F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果表明,运脾颗粒能增强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浆和结肠组织中MLT含量及降低结肠组织中NO含量而增强肠道传输功能。
甄熙奎左进王炯于牧吴世铖邢瑞林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胃动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