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鹏威

作品数:56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乳腺
  • 30篇乳腺癌
  • 30篇腺癌
  • 21篇乳房
  • 16篇手术
  • 11篇乳头
  • 10篇乳晕
  • 10篇机器人辅助
  • 9篇乳房重建
  • 9篇乳头乳晕
  • 9篇切除
  • 9篇保留乳头
  • 9篇保留乳头乳晕
  • 8篇细胞
  • 8篇淋巴
  • 7篇化疗
  • 7篇假体
  • 6篇乳房重建术
  • 6篇重建术
  • 6篇淋巴结

机构

  • 55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焦作市人民医...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56篇吕鹏威
  • 20篇谷元廷
  • 8篇李林
  • 7篇王芳
  • 4篇韩明利
  • 4篇邱新光
  • 4篇王楠
  • 3篇朱明智
  • 3篇郭广成
  • 3篇杨雪
  • 2篇葛新
  • 2篇裴新红
  • 2篇余娜
  • 2篇李靖若
  • 2篇王留兴
  • 2篇杨方方
  • 2篇李红涛
  • 2篇陈卓
  • 1篇宋达疆
  • 1篇王娇娇

传媒

  • 9篇机器人外科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甘肃医药

年份

  • 10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术前瘤体体积及病理分型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术前瘤体体积及病理分型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术前均接受乳腺MRI、钼靶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瘤体体积及病理分型情况。结果 MRI在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检查(P<0.05),对瘤体体积评估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于钼靶X线检查(P<0.05),对于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及粘液腺癌病理分型的符合率高于钼靶X线检查(P<0.05)。结论 MRI在术前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病例分型也较准确,对瘤体体积的评估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
韩明利吕鹏威杨雪杨云卿韩娜
关键词:乳腺癌MRI钼靶X线
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对比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中的不同之处。方法收集9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35岁、初潮年龄<12岁、未绝经、肿瘤直径≥5 cm、低分化、中晚期、存在淋巴结转移及器官转移的患者更多(均P<0.05),治疗方案中内分泌治疗者更少(P<0.05)。但两者在乳腺癌家族史和组织学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4.4%vs 65.1%,P=0.038)。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直径是否≥5 cm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器官转移相关。
牟广华吕鹏威薛宝军程海军
关键词:预后
机器人辅助单通道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腺体单纯切除即刻假体乳房重建术
2025年
吕鹏威
人参皂苷Rg3抑制乳腺癌大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长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抑制乳腺癌大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长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乳腺癌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另取健康2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灌胃含有人参皂苷Rg3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检测各组大鼠瘤体的体积、质量、抑瘤率、微血管密度(MVD)、VEGF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VEGF和MMP-9水平。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肿瘤体积分别为(4.83±0.66)、(3.48±0.51)、(1.58±0.23)cm3,肿瘤质量分别为(5.17±0.59)、(4.00±0.42)、(2.09±0.26)g,抑瘤率分别为0.00%、22.43%、53.8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模型组(t=7.238、20.795、7.225、21.364,P<0.05),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低剂量组(t=15.188、17.292,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χ2=12.324,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肿瘤或乳腺组织中的MVD分别为(7.53±1.53)、(23.52±4.21)、(17.32±3.52)、(12.20±2.19)个,血清中VEGF水平分别为(218.42±46.37)、(435.67±83.21)、(350.13±45.26)、(278.58±30.56)mg/L,血清中MMP-9水平分别为(230.52±32.56)、(460.22±60.36)、(330.73±51.57)、(255.72±41.73)mg/L,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3±0.09)、(0.58±0.14)、(0.46±0.12)、(0.25±0.09),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4±0.11)、(0.82±0.22)、(0.63±0.19)、(0.46±0.20),模型组大鼠肿瘤组织中MVD、VEGF和MMP-9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t=15.964、9.405、12.364,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MVD、VEGF和MMP-9均显著小于模型组(t=5.053、10.668、2.910、8.867、2.923、5.415,P<0.05),高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中MVD、VEGF和MMP-9显著小于
李红涛余娜杨方方吕鹏威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血管生长基质金属蛋白酶-9
纳米炭序贯微量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序贯微量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一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08例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例,根据注射染料的类型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组(A组,128例),纳米炭组(B组,44例)以及亚甲蓝组(C组,36例)。序贯组又根据亚甲蓝剂量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A1组,48例)、中剂量组(A2组,42例)、高剂量组(A3组,38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哨淋巴结阴性不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统计五组的检出率、淋巴管示踪状况、局部皮肤明显刺激发生率等数据。结果(1)A、B、C组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淋巴管示踪不理想的发生率B组高于A、C两组,局部皮肤明显刺激发生率C组高于A、B两组;(2)A1、A2、A3三组检出率及淋巴管示踪情况无明显差异,局部皮肤明显刺激发生率A3组高于A1、A2两组;(3)五组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与患者年龄、BMI、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分子分型因素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纳米炭序贯微量亚甲蓝检出率与两者单独应用时相当,但能减少单独使用纳米炭时出现淋巴管不显影的情况,又能减少大剂量亚甲蓝局部刺激问题,故可以作为临床上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良好洗择。
陈艳丽吕鹏威何娟娟杨雪邱新光谷元廷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纳米炭混悬液亚甲蓝注射液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联合背阔肌组织瓣乳房重建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联合背阔肌组织瓣(LDMF)乳房重建手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单一医疗机构自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完成的14例机器人辅助的背阔肌组织瓣乳房重建。其中有皮岛组5例、无皮岛组9例。统计各组病例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在全部14例手术中,8例进行了对侧乳房的整形手术,1例患者没有使用假体。有皮岛组和无皮岛组的平均手术总时间分别为(392.1±61.2)min和(351.6±67.4)min,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分别为(11.2±0.7)d和(9.0±1.1)d,住院时间分别为(18.4±1.5)d和(11.3±1.1)d。由于样本量有限及两组患者的手术因含有对侧手术和腋窝手术从而导致偏差,研究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意义。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在平均(3±1)个月的随访期间内没有发生复发或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的美学效果表示满意。结论机器人辅助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联合背阔肌组织瓣乳房重建手术是安全的,在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无皮岛术式更具优势,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然而,这项技术仍具有挑战性,需要术者有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
陈阔吕鹏威
关键词:乳房重建背阔肌肌瓣
表达mIL-21的溶瘤痘苗病毒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溶瘤痘苗病毒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JC、TUBO和4T1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比较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用TCID_(50)法检测病毒在三株乳腺癌细胞株中的复制能力,用ELISA法检测两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上清液中m IL-21的水平。建立三阴性乳腺癌4T1和Her-2扩增型乳腺癌TUBO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两种病毒的治疗作用。结果: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乳腺癌JC、TUBO和4T1细胞中均具有复制能力,低剂量的病毒就对乳腺癌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VVΔTKΔN1L-m IL-21感染的细胞上清中检测到高表达的m IL-21蛋白。在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中,病毒治疗无明显效果(P>0.05);在TUBO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中,两种病毒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或P<0.01),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P<0.01)。结论:VVΔTKΔN1L-RFP和VVΔTKΔN1L-m IL-21两种病毒在乳腺癌细胞中具有特异性增殖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在体内两种病毒对Her-2扩增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刘超王继伟王鹏举张忠献褚永超吕鹏威谷元廷王尧河
关键词:痘苗病毒乳腺癌白细胞介素-21
超声定位下安珂微创旋切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超声定位下安珂微创旋切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我院PCM患者86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超声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43例。传统手术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超声微创手术组接受超声定位下的安珂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围术期指标:与传统手术组对比,超声微创手术组肿块清除率较高,术中失血量较少,手术时长、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较短,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低,且超声微创手术组VAS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超声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手术组低(P<0.05);(4)乳房美观度:术后6个月,超声微创手术组乳房的形状、切口的瘢痕大小、乳头和乳晕的感觉状况、色素沉着情况评分均较传统手术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术后6个月,超声微创手术组复发率较传统手术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下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PCM,效果显著,不仅能优化围术期指标水平,还可减少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复发率,且乳房美观度高。
宋勇吕鹏威付利军于洋黑虎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开放手术复发
组织工程技术在淋巴水肿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022年
淋巴水肿发病率高,但缺少可持续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及跨学科治疗方案的普及,淋巴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结合细胞支架重建淋巴网络,治疗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近期已在实验中获得初步成功,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作者查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治疗淋巴水肿的研究文献,从淋巴管的生理特性、淋巴水肿的病理机制、干细胞技术在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淋巴组织工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随着对淋巴再生医学技术和淋巴组织工程的深入研究,通过淋巴再生医学技术和组织工程来实现治疗和预防淋巴水肿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陈阔吕鹏威穆籣
关键词:淋巴水肿干细胞
乳腺癌子宫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好发于骨、肺、肝,乳腺癌子宫转移则非常少见,这给临床鉴别诊断子宫原发肿瘤及乳腺转移癌带来了困难。本文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1月收治的1例乳腺癌子宫转移,从病理及免疫组化方面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
米海龙谷元廷王冠男吕鹏威
关键词:乳腺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