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蕴琦

作品数:30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麻醉
  • 9篇胃镜
  • 8篇芬太尼
  • 7篇胃镜检查
  • 6篇手术
  • 6篇阿芬太尼
  • 5篇异丙酚
  • 5篇无痛胃镜
  • 5篇无痛胃镜检查
  • 5篇镜检
  • 5篇丙酚
  • 4篇镇痛
  • 4篇胃镜检查术
  • 4篇氯胺酮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术后
  • 3篇术后镇痛
  • 3篇气道
  • 3篇全麻

机构

  • 2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30篇吕蕴琦
  • 8篇马君志
  • 8篇张卫
  • 8篇李璐
  • 7篇李莉
  • 7篇周俊飞
  • 5篇张文霞
  • 5篇赵二贤
  • 5篇张乐
  • 4篇艾艳秋
  • 4篇韩雪萍
  • 3篇王莉霞
  • 2篇冉菊红
  • 2篇李兰芳
  • 2篇何龙
  • 1篇郭海明
  • 1篇马民玉
  • 1篇魏华
  • 1篇吕勇
  • 1篇康鑫鑫

传媒

  • 6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原医刊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8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肌肉注射戊乙奎醚复合咪达唑仑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全髋置换术患者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术前肌肉注射的效果。方法ASAI-Ⅱ级拟行全髋置换术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戊乙奎醚组,n=11例)和B组(阿托品组,n=11例)。A组肌肉注射戊乙奎醚0.5mg+咪达唑仑0.06—0.07mg/kg,B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0.06—0.07mg/kg,于肌肉注射40min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HR、MAP、SpO:的变化、镇静及遗忘程度评价。结果与B组比较,A组HR给药后20—40min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镇静程度比较:A组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遗忘程度比较:A组完全遗忘率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肌肉注射戊乙奎醚复合咪达唑仑优于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
吕蕴琦冉菊红王莉霞韩雪萍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术前用药法咪达唑仑戊乙奎醚
盐酸格拉司琼在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盐酸格拉司琼在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盐酸格拉司琼组(n=16)和对照组(n=16)。术毕全部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为:盐酸格拉司琼组芬太尼0.4mg+0.75%罗哌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盐酸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对照组芬太尼0.4mg+0.75%罗哌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均以2ml/h匀速给药。连续观察24h记录恶心、呕吐发生率、疼痛评分。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AS)。结果:盐酸格拉司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68.75)。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及下肢麻木、运动受影响的情况。结论:盐酸格拉司琼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吕蕴琦马君志
关键词:格拉司琼术后镇痛恶心
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研究不同给药方法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镇静作用及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异丙酚2mg/kg),B组(咪达唑仑0.08mg/kg),C组(咪达唑仑0.04mg/kg+异丙酚1~2mg/kg),每组10例,观察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镇静分级、苏醒时间、术中不适、记忆缺失及自我感觉等情况。结果 A组MAP、SpO2下降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AP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镇静分级、苏醒时间、术中不适、记忆缺失及自我感觉A、C两组优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用于胃镜检查术是安全有效的。
吕蕴琦张文霞张卫
关键词:异丙酚咪达唑仑胃镜
诊疗性操作的镇静与麻醉方案指导意见(二)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消化内镜诊疗性操作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1,2,3]。消化内镜诊疗性操作的镇静与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及相关技术,为消化内镜医师提供最佳的诊疗条件[3],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操作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常见的消化内镜诊疗性操作包括胃镜、结肠镜、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口内镜下肌离断术(POEM)、食管异物取出术等。鉴于消化内镜诊疗病种、术式、体位、并发症、气道管理的特殊性,制订消化内镜诊疗性操作镇静与麻醉管理专家指导意见,以利于我国镇静与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安全普及和推广。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诊疗性操作的镇静与麻醉方案指导意见工作组杨建军吕蕴琦徐畅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麻醉管理麻醉方案气道管理离断术内镜医师
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优化效应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评价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优化效应。方法 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术的DM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组(C组)和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组(P组),每组44例。C组依次静脉注射阿芬太尼、环泊酚,P组依次静脉注射阿芬太尼、丙泊酚。记录镇静成功率、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麻醉医师、内镜医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P组较C组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发生率低(22.73%vs 9.09%,56.89%vs 20.45%,38.64%vs 6.82%,59.09%vs 4.55%)(P <0.05),麻醉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升高[(6.82±0.80)分vs (8.03±0.60)分;(8.82±0.70)分vs (9.44±1.20)分](P <0.05)。两组镇静成功率、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常规麻醉相比,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DM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时,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有一定优化效应。
赫阳森赵二贤李莉周俊飞李璐吕蕴琦徐畅
关键词:阿芬太尼糖尿病胃镜检查
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评估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无痛EBUS检查的96例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方案为丙泊酚1.5 mg/kg+阿芬太尼30μg/kg+米库氯铵0.15 mg/kg,艾司氯胺酮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司氯胺酮0.25 mg/kg;术中根据患者反应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5~4.00μg/(kg·min)和丙泊酚4~6 mg/(kg·h)。记录苏醒期呛咳程度和发生率,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超声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穿刺时和苏醒即刻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艾司氯胺酮组苏醒期呛咳程度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心动过速、头晕、躁动、视力模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能降低无痛EBUS检查苏醒期呛咳的发生,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李璐周俊飞张乐赫阳森吕蕴琦
关键词:呛咳
全麻苏醒期应用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预防心血管副反应10例
2005年
吕蕴琦李新锋马民玉张卫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尼卡地平艾司洛尔药物预防
小儿斜视手术氯胺酮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观察
2006年
目的比较氯胺酮(Ke tamine)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与氯胺酮分次静脉给药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斜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氯胺酮微量泵给药组:B组,氯胺酮分次静脉给药组,每组30例。A组静脉微量泵输注氯胺酮20—100μg/kg·min^-1,B组静脉间断推注氯胺酮每次0.5—1.0mg/kg,维持麻醉。结果A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氯胺酮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优于氯胺酮分次静脉给药。
吕蕴琦张卫马君志
关键词:氯胺酮微量泵麻醉斜视
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5岁,ASAⅡ或Ⅲ级)186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组(RA组)和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组(PA组),每组93例。所有患者给予7μg/kg的阿芬太尼后,RA组给予0.2 mg/kg的瑞马唑仑,PA组给予1.5 mg/kg的丙泊酚。当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3分时开始胃镜检查。给予瑞马唑仑或者丙泊酚3 min MOAA/S评分>3分,则记为镇静失败。检查期间发生体动反应时,RA组单次追加瑞马唑仑2.5 mg/次,PA组追加丙泊酚0.5 mg/kg,维持MOAA/S≤3分。15 min内追加药物超过3次,更换镇静药物,记为镇静失败。记录镇静成功率、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记录诱导前1~3 min、诱导后1、2、3、5 min及进镜时、检查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中体动、呛咳、呼吸抑制、低血压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对内镜操作及检查的满意度。结果:RA组与PA组的镇静成功率分别为97.85%和100.00%,按非劣性效应边际值-10%比较,RA非劣于PA。RA组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PA组(P<0.05)。诱导后2、3 min RA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小于PA组,进镜时、诱导后2、3、5 min RA组的心率下降幅度小于PA组(P<0.05)。术中体动、呛咳、呼吸抑制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乏力、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对内镜操作及检查的满意度高于PA组(P<0.001)。结论: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可能更适合ASAⅡ或Ⅲ级老年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
张乐何龙赵二贤李莉李璐吕蕴琦
关键词:阿芬太尼老年患者胃镜检查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吕蕴琦韩雪萍马君志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髋置换术老年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