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玲玲

作品数:47 被引量:24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中医
  • 11篇腺癌
  • 9篇抑郁
  • 8篇肠癌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6篇血府
  • 6篇血府逐瘀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肿瘤
  • 6篇逐瘀
  • 6篇细胞
  • 6篇扶正
  • 5篇疗效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癌
  • 5篇恶性

机构

  • 46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和记黄埔医药...
  • 1篇中央研究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7篇吕玲玲
  • 31篇郑岚
  • 28篇陈敬贤
  • 25篇沈小珩
  • 17篇朱伟嵘
  • 10篇应海峰
  • 10篇阮铭
  • 9篇张惟郁
  • 9篇郭元彪
  • 3篇赵维莅
  • 3篇杨克
  • 2篇赵夏
  • 2篇刘嘉琳
  • 2篇王黎
  • 2篇陆聆韵
  • 2篇郑炜华
  • 1篇卞晓岚
  • 1篇楼谷音
  • 1篇宁光
  • 1篇李磊

传媒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内科理论与实...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中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成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筛选肺癌/乳腺癌伴情绪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手术、放化疗等标...
沈小珩陈敬贤吕玲玲郑岚朱伟嵘
关键词:情绪障碍肺癌乳腺癌血府逐瘀汤
文献传递
芩黄方对DLBCL患者R-CHOP方案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中药芩黄方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使用R-CHOP方案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R-CHOP方案化疗的DLBCL患者300例,根据化疗后是否接受芩黄方治疗分为中药治疗组(150例,至少接受过6个月的芩黄方治疗)和对照组(150例,未行中药治疗)。分别检测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化疗3个月、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3个月、化疗结束后6个月、化疗结束后1年、化疗结束后2年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和IgG、IgA、IgM水平。结果DLBCL患者化疗后CD3^(+)T细胞绝对值、CD4^(+)T细胞绝对值、CD4/CD8比值及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与化疗3个月比较,化疗结束后6个月的CD4^(+)T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P<0.05),化疗结束后2年的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CD3^(+)T细胞及CD4/CD8比值在化疗结束后1~2年恢复至化疗前水平,而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2年仍低于化疗前(P<0.05);中药治疗组化疗结束后2年较化疗3个月CD3^(+)T细胞、CD4^(+)T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结束后各时间点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CD8^(+)T细胞绝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结束后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IgA在化疗结束后1年、IgG在化疗结束后2年恢复至化疗前水平;化疗结束后2年IgM水平仍低于化疗前(P<0.05)。中药治疗组化疗结束后2年较化疗3个月IgG、IgA、IgM水平的升高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BCL患者经R-CHOP方案化疗后会出现长期免疫抑制;芩黄方可促进DLBCL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重建。
阮铭林瀚王剑飚吕玲玲朱文华徐佳悦李维丽朱伟嵘
关键词: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厚朴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为建立厚朴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标准化工艺制备标准汤剂,制备15批次不同产地的厚朴饮片标准汤剂,以厚朴酚和和厚朴酚作为定量检测指标,并进行转移率、出膏率计算及指纹图谱研究,并建立其分析方法。结果:15批次厚朴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厚朴饮片的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在7.13%~12.60%之间,平均值为10.65%;厚朴酚的转移率在2.75%~4.44%之间,平均值为3.47%;和厚朴酚的转移率在6.09%~9.62%之间,平均值为7.25%。采用软件《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厚朴样品的特征图谱进行分析,对15批厚朴饮片及标准汤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本研究中的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厚朴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吕玲玲谢松张凯媛郑岚
关键词:厚朴酚
内功推拿结合倒走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内功推拿结合倒走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90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推拿组(A组)、内功推拿组(B组)、内功结合倒走组(C组)各30例,用视觉类比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观察患者疼痛、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C组VAS评分改善优于A组和B组(P<0.01);B组疗效优于A组(P<0.05),C组疗效优于A组和B组(P<0.01);C组ODI评分改善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常规推拿、内功推拿、内功推拿结合倒走3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NLBP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以及生活质量,但内功推拿结合倒走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推拿和内功推拿。
吴哲王勇沈峥嵘曹前吕玲玲
关键词:非特异性腰痛内功推拿练功倒走
调肝补肾消积法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观察调肝补肾消积法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5例术后第1次进展或首次发病的一线患者,以是否接受调肝补肾消积法分为综合治疗组49例和单纯西医组56例。单纯西医组按病情需要进行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双膦酸盐治疗,观察终点为疾病第2次进展;综合治疗组在单纯西医组基础上联用调肝补肾消积法,治疗时间从开始服中药至观察结束,或疾病第2次进展,或死亡等终点事件而停止服药。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OS、PFS及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结果 综合治疗组OS[58.2(50.7~65.8)个月比43.8(30.6~51.6)个月,P=0.040]、PFS[30.7(23.8~37.7)个月比15.2(11.3~19.1)个月,P=0.001]、KPS评分[(88.6±10.0)分比(80.5±19.0)分,t=2.654]均高于单纯西医组。综合治疗组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PFS[25.1(12.1~38.0)个月比9.9(4.7~15.0)个月,P=0.038]高于单纯西医组(P<0.05)。结论 调肝补肾消积法可延长晚期一线乳腺癌患者OS、PFS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FS,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张惟郁沈小珩郑岚应海峰楼谷音郭元彪朱伟嵘吕玲玲
关键词:乳腺肿瘤三阴性乳腺癌
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干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
2025年
目的:观察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干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Ⅳ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消积颗粒加减口服。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中、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卡诺夫斯凯计分(Ka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分,并比较2组的肠道菌群。结果:治疗前,2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和KP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抑郁焦虑、乏力症状均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抑郁焦虑,乏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各症状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肠道菌群丰度稍有增加,2组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值>2的差异性菌群为对照组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弯曲菌(Campylobacteris)、营养缺陷菌属(Abiotrophia)、叶绿体(Chlotoplast)、假单胞菌属(Pseudobutyrivibrio),治疗组的气单胞菌目(Aeromonadales)。结论:扶正消积颗粒联合一线化疗能够改善瘀毒内阻证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中医症状。
吕玲玲徐玉敏许赪郑岚
关键词:中医药肠道菌群结直肠癌名中医经验
基于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扶正消积方的疗效与转录组学特征
2025年
目的:基于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扶正消积方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构建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应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扶正消积方治疗后,通过Ensembl数据库、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基因注释,对比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法观察中药扶正消积方对小鼠肝、肾组织的影响。结果:扶正消积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肿瘤大小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扶正消积方治疗后小鼠肿瘤组织中上调基因166个,下调基因328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P<0.05条件下前20条代谢通路富集在钙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等。HE染色结果显示,扶正消积方处理后的小鼠组织并未观察到明显肝肾毒性。结论:扶正消积方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T26皮下移植瘤生长,且未表现明显肝肾毒性,其可能通过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肿瘤迁移和侵袭相关。
吕玲玲吴志远王申捷黄雨晴李宇熙郑岚宁光
关键词:中医药结直肠癌
扶正通利法对胰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医扶正通利(FZTL)法对胰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胰腺癌患者46例,其中对照组26例,采用规范化疗、放疗、营养支持等西医方法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FZTL法治疗,随访观察2组病例生存率,中位生存期,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Cox回归多影响因子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8%,随访时间2~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治疗组6、12、18、24、36个月累计相对生存率分别为69%、43%、43%、43%、29%,而对照组分别为44%、20%、15%、8%、8%,2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治疗组为14个月,对照组为7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FZTL法与肿瘤分期是影响因子,其中前者是保护因子,而后者是危险因子,FZTL法降低死亡风险61%。[结论]中医FZTL法可以延长未经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科研价值。
朱伟嵘吕玲玲郑岚郭元彪张惟郁陈敬贤应海峰沈小珩
关键词:胰腺癌中医疗法
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建立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和川芎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并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Diamnosil C_(18)柱(460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34∶66)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此方法线性为0.35~7.0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结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葛芪颗粒的质量标准。
吕玲玲郑岚谢松
关键词:黄芪甲苷川芎黄芩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
中医扶正通利法对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治法扶正通利治法对胰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胰腺癌患者46例,其中治疗组2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扶正通利法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规范化疗、放疗...
沈小珩郑岚朱伟嵘吕玲玲陈敬贤应海峰
关键词:胰腺癌中医疗法队列研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