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华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冠状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冠状窦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术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导管
  • 1篇心导管术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形态学
  • 1篇腋动脉
  • 1篇造影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 1篇消融
  • 1篇消融术
  • 1篇解剖学

机构

  • 5篇山西医学院

作者

  • 5篇吕华
  • 3篇吕吉元
  • 3篇李毅斌
  • 2篇洛树东
  • 2篇马锋
  • 2篇王陆健
  • 1篇杜尉华
  • 1篇傅成钧
  • 1篇王陆建

传媒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5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有关冠状窦心导管术的应用解剖
1995年
对30例成人心标本进行解剖,测得冠状窦口的纵径为17.79±4.66mm,横径为8.75±3.39mm。发现冠状窦口朝向上或水平方向者占70.00%;向下者占30.00%,冠状窦瓣有新月状、半月状、网状、筛状和嵴状等五种形态。瓣高5.31±4.18mm,宽8.62±2.44mm。冠状窦的长度为31.33±10.22mm,最窄径为5.60±1.05mm;并有成角、缩窄和发育不良现象。其属支中有73.33%的心中静脉和10.00%的心小静脉开口于冠状窦口处。本文并就冠状窦心导管术插管的成败因素进行了讨论。
吕华李毅斌吕吉元马峰王陆健双卫兵
关键词:冠状窦导管术
拇收肌后间隙内独立肌束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解剖观察成人手标本94侧(左52,右42),在拇收肌后间隙内独立肌束的存在率为72.34%,肌束远端肌腱终止于拇收肌腱近侧及拇指指背腱膜。依肌束近端附着位置和状态分为第一掌骨型(57.35%,第二掌骨型(7.35%)、掌筋膜型(5.88%)及混合型(29.42%).肌束由尺神经支配,可视为拇内收肌的重要协同肌。
吕华洛树东傅成钧秦志祥
关键词:形态学
心脏冠状窦形态及其与二尖瓣环关系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为给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提供解剖学依据,对30例成人心标本进行了观测.发现冠状窦口的纵径为17.79±4.66mm,横径为8.75±3.39mm.冠状窦开口朝向上或朝向水平方向者占70.00%;开口朝下者占30.00%.冠状窦瓣的高度为5.31±4.18mm.冠状窦各点距二尖瓣环的距离可分为递减型、稳定型及不规则型三种类型.并就有关的临床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吕华李毅斌杜尉华吕吉元马锋王陆健
关键词:冠状窦二尖瓣环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造影的解剖学基础被引量:1
1995年
为给临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提供参考数据,利用30例正常成人心脏标本,观测了冠状动脉口的形态、位置、数目、内径、开口方向、左右冠状动脉口中心距各自窦底的距离及距窦中线的水平距离和冠状动脉主干的长度,并就造影成败的解剖学因素进行了讨论。
吕华李毅斌程步荣吕吉元马锋王陆建
关键词:心脏解剖学冠状动脉造影
腋动脉分支的畸变
1995年
腋动脉分支的畸变山西医学院局部解剖学教研室吕华,洛树东随着临床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和导管治疗的开展,血管的经皮穿刺插管方法容易掌握、损伤小,成为一种有用的检查方法及手术与药物治疗之外的有效治疗手段,应用日益广泛。腋动脉是可供选择的常用血管之一。腋动脉位...
吕华洛树东
关键词:腋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