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乐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摆位误差对食管癌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利用锥形束CT(CBCT)影像系统测量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并研究摆位误差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中上段食管癌患者15例,每例患者扫描5次CBCT,得到75个摆位误差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而后将摆位误差引入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分析摆位误差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 15例患者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前后方向(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18)cm,(0.25±0.22)cm,(0.18±0.14)cm。将摆位误差引入放疗计划后,计划靶区(PTV)95%体积剂量,最大剂量,最小剂量,脊髓的最大剂量与原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20 Gy剂量体积,平均剂量,心脏40 Gy剂量体积与原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图像系统校正摆位误差,可以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提高PTV的照射剂量,保护脊髓。摆位误差对正常组织肺和心脏的剂量分布没有影响。
- 李小阳叶景乐
- 关键词:食管癌摆位误差
- 胸壁野与区域淋巴结野混合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野与区域淋巴结野混合调强放疗技术对比传统放疗结束的剂量学分布特点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就诊的6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野和区域淋巴结野均需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切线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加锁骨上区电子线照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胸壁野与区域淋巴结野混合调强放疗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IMRT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性、均匀性及危及器官的受量。结果:两组靶区D_(min)、D_(me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靶区的Dmax、V95、V105、V110、HI均小于对照组,CI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乳腺癌中,两组心脏V20、D_(me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V10、V30、V40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乳腺癌中,两组心脏V_(10)、V_(20)、V_(30)、V_(40)、D_(me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V_(10)、V_(20)、V_(30)、V_(40)、D_(mean)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侧乳房和对侧肺D_(mean)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胸壁野与区域淋巴结野混合调强放疗解决了剂量不均匀、提高靶区剂量适形性和射野间衔接问题,能够更好地保护心、肺等器官,值得临床推广。
- 郑维奇李瑞锋李小阳叶景乐
- 关键词:胸壁区域淋巴结乳腺癌根治术
- 改进激光标志对真空垫固定体位食管癌放疗摆位误差和摆位时间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改进激光标志对于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的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和摆位时间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真空垫体位固定的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激光标志方法,一组采用改进的标识方法。通过治疗机的电子影像装置(EPID)拍摄位置验证图像,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分析两组病人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前后方向)摆位误差的大小,用秒表记录两组患者的摆位时间。结果:改进组与传统组相比,X轴方向和Z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减小,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轴方向摆位误差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时间,改进组明显小于传统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激光标志可以减小真空垫固定体位的食管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重复性,缩短了摆位时间,推荐临床使用。
- 徐坚邹云云李瑞峰胡燕华潘腾升郑文全叶景乐黄宏阅
- 关键词:食管癌真空垫摆位误差
- Pinnnacle系统中不同最小子野限值对逆向调强计划验证通过率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Pinnacle计划系统在不同最小子野限值的条件下逆向优化结果对调强治疗计划验证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两例在Pinncale系统设计的治疗计划。一例鼻咽癌有7个大野,一例食管癌有5个大野。共计12个大野。分别设置优化最小子野面积为1,2,3,4,5,6,7,8cm2。生成八组治疗野。在治疗机下使用Map Check进行每野的剂量验证。采用DTA方法对相对和绝对通过率进行分析。分析阈值选用3%,3mm,10%。在Excel中以最小子野限值为8cm2标准,与其他组在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配对t检验的结果每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小子野阈值越大治疗计划验证通过率越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越高。
- 徐建颜红兵李瑞峰叶景乐王焕文施乐毅
- 关键词:阈值
- 应用每周1次的CBCT研究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分析胸段食管癌在调强放射治疗周期中的摆位误差,总结经验,引导放疗技术组的日常摆位工作。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对4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过程中的位置验证,每周行1次CBCT扫描,每例患者整个疗程中连续各行5次,48例患者共行240次。每次扫描时的摆位均由1名物理师、1名临床主治医师及2名放射治疗技师共同参与完成。每次采集的X线容积图像(XVI)与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进行骨匹配,分别获得患者在X轴、Y轴、Z轴3个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和绕X、Y、Z的旋转误差,然后分析患者治疗时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及分次间摆位误差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40次的扫描结果中,X轴、Y轴、Z轴3个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分别为(0.044 3±0.204 43)、(-0.123 32±0.219 04)、(0.000 1±0.176 06)cm,绕X、Y、Z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890 1±1.064 36)、(-0.364 2±1.383 11)、(0.143 8±0.867 23)°。同一患者在治疗周期中分次间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变化较大(P=0.047),具体为首次摆位[(-0.496 7±0.242 87)cm]和其余几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X轴、Z轴及3个旋转误差均变化不大。结论每周1次的CBCT扫描能够对肿瘤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的摆位精确度进行直接验证,从而引导放疗技师的日常摆位工作,以达到肿瘤的精确放疗,提高放疗疗效。
- 叶景乐李瑞锋徐建李彬彬张麟
- 关键词:CBCT胸段食管癌摆位误差调强放疗
- 食管癌患者X轴、Y轴、Z轴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对剂量通过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放疗加速器上治疗时,X轴、Y轴、Z轴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对Mapcheck调强剂量验证通过率影响之间的差异,旨在更好地减少食管癌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精度,实现精确放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5例分为A组、B组、C组3组,每组5例。采用Elekta 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模拟放疗,通过床的移动将3组患者分别在X轴、Y轴、Z轴方向人为加入1 cm左右误差,在未加入摆位误差和加入摆位误差的条件下用Mapcheck进行剂量验证。分析三个方向上在加入误差后的剂量通过率的影响的差异。结果相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变化在X轴、Y轴、Z轴3个方向都有正相关性,X轴、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对通过率影响较大,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对通过率影响相对较小。结论摆位误差在3个方向上的验证通过率的影响都不相同,X轴、Y轴方向上的影响比Z轴上的影响更大,临床实际放疗中要密切关注头脚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
- 颜红兵徐建叶景乐郑维奇
- 关键词:摆位误差精确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