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衰竭
  • 2篇通气
  • 2篇呼吸衰竭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机械通气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胸壁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优质护理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模式
  • 1篇原因分析及护...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镜检
  • 1篇支气管镜检查
  • 1篇肢体

机构

  • 4篇无锡市第四人...
  • 2篇江南大学附属...
  • 2篇无锡市惠山区...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叶惠芳
  • 2篇唐静华
  • 2篇周春香
  • 1篇蒋瑞芬
  • 1篇丁叶霞
  • 1篇张芳
  • 1篇廉海容
  • 1篇周永超
  • 1篇朱晓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长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并发症预警模式的优质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胸壁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并发症预警模式的优质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胸壁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4年2月1日接受胸壁输液港植入的恶性肿瘤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并发症预警模式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时间、化疗完成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管维护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化疗完成率、护理满意度、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基于并发症预警模式的优质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胸壁输液港护理中,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化疗完成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叶惠芳周永超朱晓
关键词:优质护理恶性肿瘤
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喘息、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病情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周春香唐静华叶惠芳卢峰
关键词:睡眠障碍营养状况肺功能指标
舒适护理在无创机械通气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叶惠芳
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舒适化心理护理被引量:55
2017年
目的探究舒适化心理护理对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心理、生理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舒适化心理护理,包括冥想式情感安抚、肢体抚触式干预、情感交互式沟通。测评两组干预前24h以及干预后第7天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心率、血压、PaCO2、PaO2和呼吸频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值、PaCO2、PaO2、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均P<0.01。结论对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引入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平稳,且对其肺功能改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周春香唐静华叶惠芳卢峰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冥想
超细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护理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超细支气管镜检查中护理配合对检查成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8至2011年5月间超细支气管镜诊断肺周围性病变检查中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气道局部麻醉准备,术中与操作者密切配合,术后密切监护,积极预防严重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术后恢复良好,无大咯血及窒息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超细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肺周围性病变的检出率,患者痛苦较小,但检查视野小,操作精细,难度大,检查时间长,对护理要求较高,科学的护理配合,能提高检查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叶惠芳丁叶霞廉海容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护理
无创面鼻罩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8例的护理
2010年
叶惠芳杭亚秀
肺栓塞16例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性别及术中、术后因素对肺栓塞的影响,识别肺栓塞高危人群,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重症监护、休息与活动指导、饮食指导、保证气道合理湿化和温化。结论:积极预防,早期发现肺栓塞征象,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救治并精心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蒋瑞芬叶惠芳张芳
关键词:肺栓塞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