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琼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实验组A(重型乙型肝炎)和实验组B(慢性乙型肝炎),各50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组(54例)和非改善组(46例)。比较三组受检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同时比较改善组和非改善组患者IgM、IgA、Ig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实验组A患者IgM、IgA、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患者IgM(2.13±0.36)g/L、IgA(2.31±0.66)g/L、IgG(13.97±2.75)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7±0.16)、(1.71±0.31)、(11.35±2.1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组患者IgM、IgA、IgG、PTA和TBIL水平明显优于非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对其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
- 史琼英陈春华何梅芳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江苏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06-01/2013-07-31期间江苏省常州三院住院的PBC患者122例和198例相匹配的无血缘关系健康人群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R基因多态性,分析KIR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2组人群间的差异。结果 PBC患者KIR2DL2和2DS2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与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有关。共检测出55种KIR基因型,其中PBC组24种,对照组47种。最常见的基因型为AA1,其次为BX2、BX8、BX4、BX14。对存在于5个或以上个体的11个基因型进行分析,未发现PBC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KIR2DL2和2DS2的缺失可能是江苏地区汉族人群PBC发病潜在的保护因子。
- 郑立明许联红何梅芳史琼英李欣王永忠
-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AFP-L3和PIVKA-Ⅱ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AFP-L3和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检测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_L3百分含量(AFP-L3%),PIVKA-Ⅱ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结果:肿瘤标志物的判断标准为:AFP-L3%≥10%为阳性,AFP>10ng/ml为阳性,PIVKA-Ⅱ>40mAU/ml为阳性。在慢性肝病组中,AFP》20ng/mL占10.2%,HCC组中则占64.8%。AFP、AFP-L3和PIVKA-Ⅱ在HCC组都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测定AFP-L3和PIVKA-Ⅱ可有效提高HCC的诊断价值。
- 赵红霞郑国军史琼英樊燕王永忠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