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觅佳 作品数:33 被引量:9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3 2007年 卢觅佳 李峰 王湛 周国亮 周玲 宣尧仙关键词:小鼠急性毒性 急性炎症 鸡白细胞介素2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0 2003年 鸡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本研究将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获得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b-IL-2,将此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萧山鸡IL-2。SDS-PAGE结果表明,萧山鸡IL-2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以此表达产物制成油乳剂苗免疫家兔,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兔血中的多克隆抗体,结果均为阳性。因而为进一步开展鸡IL-2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于涟 谢荣辉 卢觅佳 黄耀伟 李建荣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免疫增强剂 香丹注射剂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香丹注射剂的免疫调节功能,扩大该药物临床应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胸腺淋巴细胞,用高、中、低3个浓度香丹注射剂处理,血细胞仪和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接种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通过MTT法检测香丹注射剂对细胞增殖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的拮抗作用。结果:香丹注射剂对大鼠胸腺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并能有效拮抗Ara-C对细胞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香丹注射剂并用Ara-C组与Ara-C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P<0.05)。且在淋巴细胞上的拮抗Ara-C作用明显强于L929细胞。结论:香丹注射剂对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提示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吴友苹 卢觅佳 谢方 张升 宣尧仙关键词:淋巴细胞增殖 免疫调节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恒河猴体内的安全性 2013年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CT-18)在恒河猴体内的安全性。方法将恒河猴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RCT-18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RCT-18组分别经皮下注射4.6、16.1、57.5 mg/(kg.次)RCT-18,对照组经皮下注射0.7 ml/(kg.次)0.9%氯化钠注射液,每3 d上午同一时间给药1次,共给药91次。每天上午观察记录恒河猴的一般体征,每周常规监测体温1次,并在第1、2、3、13、14、15、28、29和30次给药前、给药后0.5、1、2、4和24 h增加测量动物体温次数。给药0.5、1.5、3、4.5、6、7.5、9个月(停药次日)及停药48 d(恢复期结束),分别对心电图、眼科、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尿常规、血清抗RCT-18抗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类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和IgM)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给药3、6、9个月和恢复期结束,每组各解剖2只猴,进行脏器大体观察,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临床反应主要表现为给药后的体温升高;血液学指标出现具有一定剂量-反应关系的单核细胞(monocyte,MONO)数和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IC)升高或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reticulocyte volume,MCVr)降低;3个剂量RCT-18组恒河猴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且未见明显的脏器大体病变;3个剂量RCT-18组均出现无明显剂量相关但可逆的脾小结和淋巴滤泡萎缩;在整个试验期内未检测出血清中的抗RCT-18抗体;3个剂量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gD+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比率均略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IgA和IgM从给药0.5~1.5个月后开始明显下降,恢复期结束时,除了中剂量的IgA水平,其他3个剂量RCT-18组的IgG、IgA和IgM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结论 RCT-18对恒河猴具有明显的但可恢复的免疫抑制作用。 陈智勤 陈云祥 卢觅佳 辛艳飞 陈浩 张丽丽 黄敏 王文祥 房健民 宣尧仙关键词:安全性评价 免疫抑制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以该实验组已克隆的IBDV JD1株(细胞弱化株)基因组A节段为模板,用PCR分别扩增出多聚蛋白(VP2/4/3)的cDNA和VP2蛋白的cDNA,将两者分别克隆入基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转移载体pBacP... 卢觅佳关键词:免疫原性 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研究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的应用。方法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对健康SD大鼠造模,55 mg/kg,计算6个月后的存活率。取模型大鼠,分高、中、低剂量(30、12、5 U/kg)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辅料空白液,均经大鼠皮下注射,1次/d,连续4周,进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给药4周后,经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胰岛素含量、C肽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液生化学和血液细胞学相关指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大鼠血糖均高于16.7 mmol/L,建模成功率为91.7%,6个月存活率为82%,确定建模成功。重复给药毒性试验高剂量组大鼠死亡4只。与其他剂量组相比,给药结束后和恢复期结束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结束后,胰岛素、C肽含量升高(P<0.05),恢复期结束后,高、中剂量组胰岛素、C肽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结束后,高剂量组雄鼠和雌鼠血清中白蛋白、血小板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降低(P<0.05),而雌鼠红细胞、白细胞减少(P<0.05),其余血液细胞学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恢复期结束后,各剂量组血液生化学和血液细胞学指标均无差异,建模成功大鼠主要脏器均出现病理变化,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各主要脏器在给药结束后和恢复期结束后也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结论用STZ造模的Ⅰ型糖尿病大鼠对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产生的低血糖反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接近于临床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在使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进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高永亮 杨红忠 黄敏聪 陈云祥 李磊 卢觅佳 宣尧仙关键词:模型大鼠 毒性试验 胰岛素 牛血清白蛋白免疫耐受大鼠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2009年 卢觅佳 吴友苹 陈颖 杨红忠 陈云祥 宣尧仙关键词:免疫耐受 牛血清白蛋白 胚胎期 抗体 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浙江分离株JD1的多聚蛋白(VP2/4/3)基因克隆到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重组载体与杆状病毒Bm-BacPAK6的线性化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后,将获得的重组病毒BacPAK-A感染家蚕5龄起幼虫进行虫体内表达.用感染后第5日的蚕血淋巴作抗原制备油佐剂苗免疫14日龄非免疫鸡,安全性试验表明,接种1倍和5倍免疫剂量的试验鸡在临床反应和剖检中均无异常变化;在免疫-攻毒试验中设杆状病毒表达的IBDVVP2蛋白和正常蚕血淋巴免疫对照组,并于28日龄加强免疫,25d后用IBDV强毒BC6/85攻击.通过临床保护率、病理保护率及血清学试验表明,基于多聚蛋白制备的疫苗更成功地诱导了体液免疫应答,比VP2蛋白对IBDV强毒的攻击具有更高的保护力,更适于作为IBD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抗原成分. 卢觅佳 于涟 谢荣辉 张朝政关键词:免疫原性 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对1型糖尿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1型糖尿病大鼠发病机制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数量和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对健康SD大鼠造模,分别选取造模成功大鼠和健康大鼠各12只,各项体征均符合成模标准后,分别选取模型和健康大鼠各6只(雌雄各半)解剖,取脾脏、胸腺和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regs)水平状况,剩余大鼠解剖取脾脏分选CD4+CD25+细胞后检测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两组大鼠脾脏、胸腺和外周血CD4+CD25+Foxp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和异体大鼠CD4+CD25-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的1型糖尿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显著变化,其发病机制与Tregs无直接关系。 高永亮 卢觅佳 杨红忠 黄敏聪 宣尧仙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毒性 2009年 陈云祥 卢觅佳 吴友苹 杨红忠 郭春娟 宣尧仙 王金福关键词:裸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