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炬甫
- 作品数:3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黑洞:上下求索
- 1992年
- 自奥本海默等人预言宇宙存在黑洞之后,人类为寻找黑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茫茫宇宙是否真正存在着黑洞? 黑洞是奥本海默[Oppenheimer,J.R.]等人于1939年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天体。
- 卢炬甫
-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黑洞X射线双星星系核
- 活动星系核的结构与能源机制
- 1991年
- 本文分三部分。首先列举活动星系核的各项基本观测特征;其次是关于这类活动天体的结构,着重讨论宽线区和窄线区的物理性质以及光致电离过程,然后评述能源机制的主流模型即黑洞吸积盘模型,包括星系活动的起因和维持等问题上的最新进展。
- 卢炬甫
-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能源机制
- 恒星级黑洞视界的观测证据
- 已知唯一可能证认恒星级黑洞的场所是有吸积过程的双星系统.证认工作大体遵循一定思路。本文介绍了恒星级黑洞视界的观测证据.
- 卢炬甫
- 关键词:黑洞双星系统
- 文献传递
- SSD向ADAF的转变
- 本文研究了标准薄盘(Shakura-Sunyaev盘,简称:SSD)向径移主导吸积流(ADAF)转变的机制.结果表明在只考虑韧致辐射的情况下,这种转变是可能实现的.
- 林一清卢炬甫
- 关键词:黑洞吸积吸积盘
- 文献传递
- 为什么喷流只见于一部分活动星系?
- 1994年
- 本文提出,原则上所有活动星系核都能产生喷流,但是星系核心区域介质的渗入可能使得一部分喷流被减速以至于消失。这为喷流只见于一部分活动星系的事实提供了一种可能解释,也可能是建立活动星系核结构统一模型的一个有意义的步骤。
- 卢炬甫方陶陶
-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喷流星际介质
- 黑洞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作用(上)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回顾了黑洞概念建立的历史,指出这一概念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联合应用于恒星晚期演化研究的结果,然后介绍了黑洞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最重要的两种类型。即Schwarzschild黑洞和Kerr黑洞。
- 卢炬甫
- 关键词:黑洞广义相对论恒星演化
- 天体物理中的吸积盘
- 1989年
- 天体对尘埃、气体的吸积,可能在各种尺度的天体物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吸积盘的研究。
- 卢炬甫
- 关键词:天体物理吸积盘天体吸积
- 相对论性喷流的压强准直机制
- 1989年
- 黑洞周围的高度时空弯曲是使从其附近发出的喷流趋于弥散的一种机制。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流体自身的压强能够克服引力效应,从而导致喷流的准直。当喷流在远离黑洞的空间传播时,为了保持其准直性,外部媒质的压强随径向距离r增大必须下降得不比r^(-3)更快。
- 卢炬甫叶忠国
- 关键词:星系核喷流流体力学相对论
- 扭曲气体盘的演化与星系薄盘的形成
- 1991年
- 本文研究扭曲的原星系盘的粘滞演化和盘中气体形成恒星的过程。结果表明,气体盘会在粘滞时间尺度上变成平展,而恒星形成也应在同一时间尺度上完成。这个结果可以用来比较完整地解释旋涡星系和透镜状星系中薄盘的基本观测特征。
- 卢炬甫程富华
- 关键词:恒星
- α吸积盘与河外喷流的进动
- 1992年
- 本文考虑黑洞在其周围吸积盘驱使下进动的机制,得出进动周期对吸积率的依赖关系。这个结果与河外喷流的观测资料符合较好。
- 卢炬甫
- 关键词:吸积盘喷流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