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继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鞍山市长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出血
  • 6篇脑出血
  • 3篇术后
  • 3篇脑出血术后
  • 3篇脑梗
  • 3篇脑梗塞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性
  • 3篇梗塞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手术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自发性蛛网膜...
  • 2篇网膜
  • 2篇微创

机构

  • 7篇鞍山市长大医...
  • 3篇鞍钢长甸医院
  • 2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单继东
  • 7篇宋守智
  • 6篇唐涛
  • 3篇石新刚
  • 2篇王智勇
  • 2篇陈铎
  • 2篇王晓勇
  • 2篇王智勇
  • 1篇许友松
  • 1篇张艳霞
  • 1篇芦奕
  • 1篇魏学忠
  • 1篇孙丕通
  • 1篇白景阳
  • 1篇高云鹤
  • 1篇李彦钊
  • 1篇沙丽娟
  • 1篇戴鑫
  • 1篇戴新
  • 1篇王智勇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冶金工业...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损伤术中远隔血肿的诊治(附36例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术中出现远隔血肿的检查及处理方法。方法研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36例颅脑损伤出现术中远隔血肿患者既往病例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预后效果:术后患者死亡4例,存活32例,出院后进行9个月的随访,其中恢复良好17例,轻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5例。结论术中清除颅内占位、充分减压、降低颅内压及术后减少脑缺血、缺氧等是预防及治疗术中远隔血肿的有效方法。
唐涛高云鹤单继东宋守智陈铎
关键词:颅脑损伤
外伤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临床分析
2003年
戴鑫王晓勇王智勇单继东
关键词:外伤性脑出血脑梗塞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夹闭及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1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取手术及介入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出院时格拉斯哥量表(GOS)进行评价。结果手术组和介入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9.6%和89.7%;预后不良率分别为8.8%和7.7%;病死率分别为1.6%和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2%和15.4%。结论手术及介入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临床效果相仿,各有优缺点。
唐涛李彦钊陈铎单继东宋守智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介入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14例分析
2001年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的原因。方法 :分别采用骨窗血肿清除术、骨瓣血肿清除术、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术后逐级降血压、应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解除脑血管痉挛的药物、短期应用止血药。结果 :预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Ⅰ级 4例 ,Ⅱ级 3例 ,Ⅲ级1例 ,Ⅳ级 2例 ,Ⅴ级 2例 ,死亡 2例。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的发生与预防与高血压病。
芦奕孙丕通白景阳许友松沙丽娟单继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86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在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供血血管血流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相对于药物治疗可有效患者患者颈内、颈外血管压力和血流量,保护脑组织功能,减缓疾病进展。
唐涛赵博单继东宋守智
人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与VEGF相关性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星形细胞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起的作用 ,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不同恶性程度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VEGF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FⅧRAg)进行检测 ,同时行电镜观察 ,找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与VEGF分泌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 )不同恶性程度肿瘤之间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肿瘤级别高脑水肿程度重 (F =1 5 95 ,P <0 0 5)。(2 )正常脑组织、血管及神经胶质细胞均无VEGF表达 ,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VEGF表达逐渐增强 ,Ⅲ、Ⅳ级最为显著 (F =1 2 0 8,P <0 0 5)。 (3)不同恶性程度肿瘤微血管密度均有差异 (F =1 6 65 ,P <0 0 5)。 (4)电镜下见星形细胞瘤Ⅰ、Ⅱ级胶质细胞核异型性不大 ,血管内皮细胞均匀 ;Ⅲ级以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扩张、形状不规则、核大 ,有的变性坏死、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基膜肿胀疏松、部分中断缺损 ,血管壁厚薄不均 ,血管周围间质水肿明显。结论 :VEGF通过刺激肿瘤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来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 ,引起肿瘤周围脑水肿 ;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与VEGF呈正相关。
王晓勇石新刚戴新单继东谢振海魏学忠张艳霞
关键词:人脑星形细胞瘤肿瘤恶性程度VEGF免疫组化S-P法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22例被引量:3
2005年
王智勇单继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塞
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诱因多为情绪剧烈变化、排便、咳嗽(34.9%),起病隐匿、诱因不明显发病者次之(25.6%),中、青年患者以剧烈活动或大量饮酒后发病多见(P<0.01);临床症状不典型,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程度轻或缺如,其发生率分别为60.5%、30.2%、55.8%,与中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常见,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心脏病变、肾功能损害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7.9%、41.9%、58.1%、44.2%、18.6%,与中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不典型,对起病急骤、血压显著增高、伴有意识障碍时,即使没有头痛或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也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同时应注意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防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王智勇石新刚单继东宋守智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年龄
脑出血轻微肢体瘫痪的早期诊断被引量:1
2005年
王智勇单继东石新刚
关键词:脑出血肢体瘫痪
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60例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法,观察组予以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微创手术对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
唐涛单继东宋守智
关键词:微创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