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励晶

作品数:11 被引量:100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4篇脂肪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预混胰岛素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内脂
  • 3篇甘精胰岛素
  • 3篇2型糖尿病患...
  • 3篇病患
  • 2篇血浆
  • 2篇血糖
  • 2篇脂肪肝
  • 2篇妊娠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机构

  • 9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励晶
  • 6篇王黎明
  • 4篇陈奋
  • 4篇夏东霞
  • 2篇毛玉山
  • 1篇苏敏敏
  • 1篇李成江
  • 1篇麦一峰
  • 1篇赵廷启
  • 1篇李春仙
  • 1篇张波华
  • 1篇陈敏
  • 1篇李美红
  • 1篇严海燕
  • 1篇陈曦
  • 1篇李成江
  • 1篇陈曦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_2DM伴NAFLD患者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变化
2011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伴NAFLD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单纯胰岛素(A组)和胰岛素+吡格列酮(B组)治疗,另择单纯T2DM患者60例作为T2DM组,并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观察三组人群Visfatin水平差异并T2DM伴NAFLD患者治疗前后Visfatin及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结果单纯T2DM组的Visfatin水平、HOMA-IRI、腰围(WC)、TG均高于正常体检组,而均低于T2DM伴NAFLD组(均<0.05)。FBG、WC、ALT及GGT为影响血浆Visfatin的独立危险因素。A、B两组较治疗前胰岛素抵抗(IR)明显减轻,血浆Visfatin水平下降,胰岛功能(HOMA-BI)改善(均<0.05)。A与B组相比:治疗前IR、血浆Visfatin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B组的IR及Visfatin水平显著低于A组(<0.05)。Visfatin与IR呈正相关。结论 Visfatin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机制与T2DM、腹型肥胖及NAFLD的进展有相关性。应用吡格列酮可能干预T2DM患者NAFLD的发生发展。
王黎明励晶
关键词:VISFATIN非酒精性脂肪肝吡格列酮
不同强度急性运动负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急性运动负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30例,在原有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不变的前提下,随机分成3组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负荷3 d,观察患者运动负荷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结果轻度强度急性运动对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强度的急性运动负荷对控制血糖有较好疗效,可减少餐后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重度强度运动相比,中度强度运动出现低血糖等不适症状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更好(P<0.05)。结论中度强度运动对血糖控制可达到满意效果,安全可靠。
王铁樵毛玉山王黎明励晶麦一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有氧运动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在2型糖尿病(T_(2)DM)肥胖和非肥胖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检测健康体检者(70例)、非肥胖初发T_(2)DM患者(75例)和肥胖初发T_(2)DM患者(72例)血清中Gal-3及胰岛素水平、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分析三组人群Gal-3、HOMA-IR及HbAlC水平、C反应蛋白的差异,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Gal-3的影响因素结果肥胖和非肥胖T_(2)DM组中Gal-3、HOMA-IR、FBG、HbA1C、血脂指标、血尿酸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肥胖T_(2)DM组Gal-3、BMI、HOMA-IR、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及血尿酸高于非肥胖T_(2)DM组(P<0.05)。非肥胖T_(2)DM与肥胖T_(2)DM组间FBG和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T_(2)DM患者中HOMA-IR、BMI与Gal-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抵抗、BMI与Gal-3密切相关。抑制Gal-3水平可能是治疗胰岛素抵抗和犯胖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励晶夏东霞陈奋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GALECTIN-3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内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Visfatin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以及Visfatin与2型糖...
励晶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肝功能脂肪性肝炎
文献传递
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良T2DM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原预混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与对照组40例(在原方案基础上调整剂量)。两组均予阿卡波糖片100 mg每晚餐中口服及二甲双胍片0.5 g三餐后口服,同时根据血糖调整各组胰岛素用量。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3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血浆OX-LD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FBG、三餐2 h PG、晚餐前血糖、日血糖差值、Hb A1c、OX-LDL均下降(均<0.05);治疗后对照组日胰岛素剂量及BMI明显增加(均<0.05),而观察组无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BG、3餐后2 h PG、晚餐前血糖、日血糖差值,Hb A1c、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OX-LDL均下降(均<0.05)。结论用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欠佳的T2DM患者,改为早餐前甘精和预混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改善血糖谱及低血糖风险的同时,能降低血浆OX-LDL水平,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进展。
励晶赵廷启王黎明毛玉山王铁樵严海燕
关键词:胰岛素OX-LDL
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早餐前注射方案对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予原预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晚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片)和对照组(35例,继续原方案),各组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3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及低血糖事件。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FBG、3餐2hPG、HbA1C均下降(均<0.01);而试验组FBG、午餐2hPG、HbA1C、日胰岛素量及低血糖事件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0.01)。对照组胰岛素量和BMI增加(<0.01),试验组BMI无改变(>0.05)。结论用预混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改为早餐前甘精和预混胰岛素注射并晚餐前瑞格列奈治疗,可进一步改善FBG、午餐2hPG和HbA1C,并减少低血糖及体质量增长风险。
励晶王黎明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疗法与预混胰岛素对长病程T2DM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甘精+预混胰岛素早餐前联合注射方案与2次/d预混胰岛素治疗对长病程2型糖尿病(T,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6例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单中心随机并连续纳入观察组(128例,原门冬胰岛素30zk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与对照组(128例,在原方案基础上调整剂量)。各组均予阿卡波糖片及二甲双胍片口服。同时根据血糖调整各组胰岛素用量。26周后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FBG)、三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达标率、体重指数(BMI)、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结果与基线时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FBG、三餐2hPG、HbA1C均下降,HbA1C迭标率提高(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日胰岛素剂量及BMI增加(P均〈0.05),而观察组无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FBG、早午餐2hPG、HbA1C、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均更低,NHbA1C达标率更高(P均〈0.05)。两组晚餐2hPG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晚餐前门冬胰岛素30注射但血糖欠佳的长病程T2DM患者,改为早餐前甘精+门冬胰岛素30联合注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谱和HbA1C,且晚餐2hPG未受明显影响,低血糖风险更小,而其注射模式也更方便。
励晶王黎明陈奋夏东霞陈曦张波华
妊娠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5
2015年
目的 评估妊娠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治疗后妊娠结局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1 786名早期妊娠妇女,于妊娠早、中、晚期测定其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对妊娠早期检出的123例SCH孕妇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非治疗组(81例).治疗组参照美国甲状腺学会推荐的方案给予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复查甲状腺功能.追踪随访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SCH组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早期SCH妇女自发性流产发生率升高(20.99%对8.45%,x2=12.96,P=0.00);妊娠中期SCH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升高(24.69%对10.45%,x2=14.11,P=0.00);而在妊娠期高血压、早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低体重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自发性流产发生率(7.14%对20.99%,x2=3.89,P=0.05)、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9.52%对24.69%,x2 =4.05,P=0.04)均下降,而在妊娠期高血压、早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低体重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早期SCH是自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妊娠中期SCH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妊娠期SCH经L-T4干预治疗可使临床获益.
李春仙陈敏李美红苏敏敏励晶
关键词:妊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内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肝功能的关系
2011年
文献报道,普通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率为1%~9%,而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NAFI。D发病率约为40%,远高于普通人群。脂肪细胞因子在肥胖、胰岛素抵抗(IR)和T2DM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励晶李成江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脂肪肝患者2型糖尿病肝功能内脂脂肪细胞因子
比较单次步行与三餐后步行模式对T2DM患者餐后2h血糖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比较三餐后步行和每日单次步行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稳定使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片治疗的长病程T2DM患者,随机分为每日单次步行组(45min)和每日三餐后步行组(三餐后各15min),两组均为中等运动强度且总运动时间一致。1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3餐后2h-&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BMI、日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事件无明显差异(P均〉0.05);每日三餐后步行组的三餐2hPG均低于每日单次步行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均提高,但每日三餐后步行组对治疗的方便灵活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每日单次步行组(P〈0.05)。结论每日三餐后步行模式较单次步行模式更能改善长病程T,DM患者的三餐后2hPG,且前者对长期静坐的患者在治疗上更方便和灵活,有利于长期坚持。
励晶李成江王黎明陈奋夏东霞陈曦
关键词:餐后2H血糖2型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