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霞

作品数:15 被引量:14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透皮
  • 4篇透皮特性
  • 3篇穴位
  • 3篇药学
  • 3篇皮肤
  • 2篇地塞米松
  • 2篇血性
  • 2篇药师
  • 2篇药师参与
  • 2篇药学监护
  • 2篇用药
  • 2篇托烷司琼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芥子
  • 2篇芥子碱
  • 2篇化疗
  • 2篇教学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7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霞
  • 5篇徐月红
  • 5篇郭秀彩
  • 4篇吴传斌
  • 2篇高红飞
  • 2篇叶卉
  • 2篇吴海鹰
  • 2篇张东生
  • 2篇周宁宁
  • 2篇梁颖
  • 2篇刘克军
  • 1篇焦杨
  • 1篇林媛媛
  • 1篇张丽娟
  • 1篇俞娟
  • 1篇易华丽
  • 1篇刘婷智
  • 1篇余自成
  • 1篇韦敏燕
  • 1篇徐锦霞

传媒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第七届全国癌...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药理学”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5
2021年
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以采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2018级不同方向和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以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2017级同类型学生为对照组,分析考试成绩,并就学生对SPOC的教学模式、效果等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其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高分区段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效果等方面满意。因此,与传统教学相比,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理论考试成绩,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王有琼杨斌焦杨刘霞曹思思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药理学
NK-1抑制剂对顺铂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在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止呕失效后的挽救治疗
目的对于接受含多天顺铂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NCCN指南推荐的止呕方案是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但是该方案有效率只有51%-55%,同时国内外很多研究显示它的止呕疗效在多程化疗中会逐渐下降。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接受...
高红飞吴海鹰梁颖张东生周宁宁刘克军刘婷智刘霞
关键词:肺癌患者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抑制剂
文献传递
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药动学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在体贴敷白芥子涂方后,以方中君药白芥子的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透析液的药物质量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并利用Kinetica 4.4软件对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矩参数。以相对累积吸收量对时间做图,计算稳态的吸收速率。结果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芥子碱硫氰酸盐达峰时间为1.5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22 h,半衰期(t1/2)约15 h,稳态吸收速率为13.65μg/h。结论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研究白芥子涂方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行为与其临床作用特点相一致,可为阐明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手段。
徐月红叶卉郭秀彩刘霞韦敏燕吴传斌
关键词:微透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药动学透皮特性
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皮肤渗透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7
2012年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给药的渗透特性,为其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白芥子涂方中延胡索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冰冻切片法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中各层药物的分布,并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24 h内,离体试验中延胡索乙素经穴位皮肤的累积透过量为(13.53±3.92)μg.cm-2,是经非穴位皮肤的4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0.659 1μg.cm-2.h-1)是非穴位(0.147 2μg.cm-2.h-1)的4.5倍;离体透皮试验和在体渗透试验中,24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切片显示皮肤各层的药物含量为角质层>活性表皮>真皮层>皮下层。结论:白芥子涂方浸膏在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非穴位皮肤,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郭秀彩刘霞徐月红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穴位透皮特性
缺血性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联合欧洲医药保健网(Pharmaceutical Care Network Europe,PCNE)分类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后重症肺炎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可行性。方法制定CIS后重症肺炎患者MTM流程,采用9.0版PCNE分类系统,对36例CIS后重症肺炎患者存在的药物相关问题(drug-related problems,DRPs)进行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管理计划,临床药师与医生协作面向患者执行监护计划。结果 36例CIS后重症肺炎患者DRPs主要是治疗有效性(63.41%)和安全性(36.59%)问题,导致DRPs原因主要与药物选择有关(95.12%)。临床药师和医疗团队协作,从医生、患者和药物方面进行了干预,医生层面通过告知医生(19.51%)、请临床药师提供咨询(31.70%)或讨论介入方案(46.34%),患者层面与家属会谈(43.90%),药物层面停用(19.52%)或启用新药物(78.02%)。大部分干预被医生或患者接受(90.24%),DRPs多数被全部解决(41.46%)或部分解决(39.02%)。结论引入PCNE分类系统对CIS后重症肺炎患者药物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协助医疗团队明确了DRPs的真实性,并能规范地进行分类及介入,使MTM工作更加同质化和准确化,提高了全程化药学监护的效率。
张敏杰余自成胡亮刘霞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重症肺炎
临床药师参与1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刘霞王亮余自成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随着卫生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临床药学服务成为我国未来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的重点,临床药师成为医院紧缺的药学服务型人才。但是,国内院校对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与医生和患者沟通的能力,对培养更加符合临床实践需求的临床药学本科生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状、实施策略及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王有琼刘霞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
临床护士产后返岗面临工作家庭冲突积极调试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产后返岗护士工作家庭角色冲突感受与有效应对方式的体验,挖掘产后返岗护士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及采取的积极调试方法,为未来构建科学群体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回顾,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产后返岗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七步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产后返岗护士面临工作家庭冲突的积极调试体验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主题:提前身心调适,协调角色适应(形体恢复、增加自信;心理支持、减轻焦虑;角色融入、早期适应);家庭事务管理,平衡时间冲突(育儿角色授权、降低自身压力;增进家庭沟通、提高家庭协作);社会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理解护理工作;经济和其他社会支持);组织支持(提高护理安全,降低工作压力;增加多维培训,提升应对能力;排班个性支持,满足个体需求)。结论:产后返岗护士面临工作家庭冲突问题,为保障临床护理安全,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案。做好产后返岗护士的评估和预沟通是应对基础,综合培训是应对产后返岗工作家庭冲突的有效手段,心理辅导和支持协助产后返岗护士应对角色冲突,进而为工作家庭角色增益提供更多的组织管理学依据。
李娜刘霞黄婉维张丽娟
关键词:工作家庭冲突
白芥子涂方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及透皮特性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和透皮特性,为开发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分别以透析膜和大鼠皮肤为屏障,以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释放和透皮实验,以方中君药白芥子的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白芥子涂方凝胶膏剂释放介质和透皮接收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以累积释放量和透皮量对时间做图,计算释放和透皮速率。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自凝胶膏剂中体外释放的方程为QR=45.65t+3.193,r2=0.994 6,释放速率为45.65μg/(cm2.h);其透皮特性方程为QT=0.502 1t+0.178 0,r2=0.997 1;透皮速率0.502 1μg/(cm2.h)。结论芥子碱硫氰酸盐的释放速率远大于透皮速率,释放速率可保证其稳定透皮的动力,其透皮过程不受其释放的限制,限速步骤主要是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导致,寻找合适的透皮促进剂对白芥子涂方凝胶膏剂发挥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徐月红叶卉官素桃郭秀彩刘霞吴传斌
关键词:凝胶膏剂体外释放透皮特性
颈动脉长“斑”莫慌张合理用药远离脑中风
2023年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将近有2亿人存在颈动脉长“斑”的情况,40岁以上成人检出率达40%,60岁以上老人检出率高达90%。颈动脉长“斑”是怎么回事人体的颈动脉就像厨房里的水管一样,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水垢垃圾”堆积,再加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诸多危险因素的存在,造成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使内膜中层变厚而形成斑块。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机体老化的正常生理现象。大多数颈动脉斑块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是在体检中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
刘霞
关键词:正常生理现象机体老化脂质沉积血管内皮损伤合理用药脑中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