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癌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亚砷酸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定位
  • 1篇三期增强
  • 1篇三期增强扫描
  • 1篇双期增强
  • 1篇双期增强扫描
  • 1篇肿瘤
  • 1篇转移性肝癌
  • 1篇胃癌
  • 1篇胃癌诊断
  • 1篇胃镜
  • 1篇胃镜检查
  • 1篇胃肿瘤
  • 1篇小肝癌
  • 1篇螺旋CT双期...
  • 1篇脑脊液

机构

  • 4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4篇刘院生
  • 1篇赵庆和
  • 1篇葛文松
  • 1篇王宝东
  • 1篇王要军
  • 1篇李灵君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4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探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分析小肝癌在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46例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25s、门脉期70s、延迟期5min,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推注,速率为3ml/s,剂量为1.5ml/kg。结果46个病灶中,35个病灶呈典型增强形式,即动脉期呈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门脉期迅速变为低或等密度,延迟期仍呈低密度。11个病灶呈不典型表现,其中3个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均呈高密度,延迟期则均呈等密度;4个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均呈低密度;4个病灶在动脉期呈等密度,而其它各期为低密度。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三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综合三期扫描的表现可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刘院生赵庆和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小肝癌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胃镜检查对胃癌诊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胃镜检查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分别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和电子胃镜检查,比较二者在判断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及术前分期方面的差异。结果:胃镜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面优于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价值两者相近,判断术前分期CT有较大优势。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电子胃镜对胃癌的诊断各具优劣,只有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完善胃癌病变的检查。
刘院生李灵君葛文松
关键词:胃肿瘤胃镜检查
脑脊液鼻漏41例影像学定位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刘院生赵庆和王宝东
亚砷酸在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刘院生赵庆和王要军
关键词:亚砷酸肝癌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